校园迷你马拉松在昆明高校开展的现状调查

2018-12-04 09:25郭高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高校

郭高

摘要:本文运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校园迷你马拉松在昆明高校开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2015—2018年昆明市各大举办校园迷你马拉松高校的参赛运动员与策划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运动员问卷200份,有效182份;策划员问卷50份,有效39份;通过数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校园迷你马拉松的主要参与者为有一定体育爱好与基础的学生;2.参与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学生其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交友机会;3.学生对于学校迷你马拉松的认可度与参与度较高。

关键词:校园迷你马拉松 高校 现状调查

1. 前言

1.1选题依据

2014年“全国大学生迷你马拉松公益挑战16日”在国际关系学院启动。这项旨在鼓励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活动掀起了校园迷你马拉松的热潮,随后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相继展开了形式各类的校园迷你马拉松。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知名高等学府应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工作,落实具体的体育活动。为顺利开展云南农业大学校园迷你马拉松活动,笔者将对昆明四所高校的校园迷你马拉松活动展开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为未来的校园迷你马拉松活动的开展助力。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进一步完善云南农业大学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开展环境,提高赛道的质量;培养云南农业大学校园迷你马拉松的赛事运作团队;加强农大迷你马拉松的事宣传与推广力度,广泛吸引同学参与;加强云南农业大学校园迷你马拉松赛事与同学生活的融合,注重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效益;积累办赛经验,进一步提高办赛能力;加强与社会体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其他马拉松办赛经验;充分挖掘校园迷你马拉松赛事内涵,扩大赛事外延,将赛事拓展为节日盛会,提升赛事品牌价值。

本文以2015—2018年昆明各大高校校园迷你马拉松的组织策划员与参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涉及昆明各大高校校园迷你马拉松的相关组织方式与参赛运动员对赛事的相关看法;以校园迷你马拉松赛事开展现状、赛事运作模式与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为研究重点,探讨其中的利弊关系并找出相关对策,此研究对云南农业大学校园迷你马拉松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马拉松(Marathon)是国际上非常受欢迎的项目,它全长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1]马拉松又分为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马拉松赛以全程马拉松为主,一般提及马拉松,即表达全程马拉松。[2]1896年在顾拜旦的授意下男子马拉松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比赛的路线为当年Fede Pitts 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200米。随后,全程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在伦敦召开,为方便英国王室成员观看马拉松赛,组委会特意将马拉松赛的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测量为42.195公里,之后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则开展的时间相对较晚,1984年第23届奥运会才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3]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之后每年举行一届,至2018年已举办了118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马拉松赛的比赛形式多样,它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4]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

2.2国内研究现状

清末,近代体育传入中国,1910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六日)第一届马拉松在南京召开,中国比赛的赛道位于南京与镇江之间。南京的中山门到新模范马路这一路段为此次比赛的终点赛段;当时《时报》发出了一份比赛预告:“各报馆鉴:长距离竞走会从镇江金山顶起,至南京劝业会纪念塔止。十七(日)发足,十九(日)达会场”。清末民初,“竞走”是人们对于跑步比赛的通称。[5]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正逐渐兴起,从2010年起每年的马拉松赛事数量呈每年30%的速度递增;2017年全国各地共举办了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800人以上规模)约1100场,参赛人次近500万,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覆盖了全国234个城市,直接从业人口数72万,间接从业人口数200万,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6]1月25日,2017年度中国马拉松年會在上海召开,从年会公布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不难看出,中国马拉松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依旧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7]。在2017年由中国田协认证的256场比赛中,由特定主题串联起来的马拉松系列赛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比如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以马拉松为平台助推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上合组织马拉松系列赛、配合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以及弘扬地域文化为主体的“韵动中国”等。[8]马拉松作为一项富有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与观赏性的运动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9];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马拉松运动在人类的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关上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和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竞技的迅速发展[10]。2014年“全国大学生迷你马拉松公益挑战16日”在国际关系学院启动。这项旨在鼓励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活动掀起了校园迷你马拉松的热潮[11]。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以“校园迷你马拉松在昆明高校开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2015—2018年昆明市各大举办校园迷你马拉松高校的参赛运动员与策划员为调查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笔者对于文献的搜索主要通过中国知网(CKNI),EBSCO外文数据库和谷歌学术等相关数据库,以“马拉松”、“赛事策划”、“高校运动”等关键字进行检索,共查询2005-2017年间的文献32篇,其中引用5篇,从中获得对本文研究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也为本文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2.2问卷调查法

为获得相关数据,笔者对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所大学的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员发放问卷共200份(每所高校50份),策划员发放问卷共50份(每所高校10份)。

问卷回收情况为:运动员问卷发放200份,回收182份,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91%;策划员问卷发放50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有效率78%。

3.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WPS版),对问卷结果的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同时对所回收的问卷的相关问题进行数理统计,最后观察各项数据,得出结论。

3.2.4访谈法

为确保此次研究的可靠性和实效性,在不同的研究阶段,笔者将对赛事策划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联系体育界内具有代表意义的权威专家进行访谈,并对设计访谈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同时选择当前比较前沿的马拉松赛事策划团队,对其核心成员进行访谈获取相关信息,使之对论文的撰写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昆明市四所高校校园迷你马拉松参赛运动员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所大学的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参赛运动员发放问卷共200份(每所高校50份),共回问卷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91%。接受调查的昆明四所高校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参赛运动员,他们大部分平时都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仅有百分之八的运动员平时不参与体育运动,这些表明愿意参加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基础与爱好。

在参加锻炼的人中我们发现每天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的人群最多,达到了69%。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多数校园迷你马拉松的距离在3000-6000米,完成的时间大约在20-60分钟之间,这正好符合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在问题三中我们也发现对校园迷你马拉松感到不吃力的人群占大多数达到了76%,这也正是这一人群构成了校园迷你马拉松的主力军。关于参赛的动机,动机为交友的人群明显大于体育竞技与挑战自我,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我们知道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体验亲密感和孤独感也就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而大学生正是出于18-25岁这一阶段,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问卷的结果是符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

从问卷调查中对校园迷你马拉松的满意程度与期待程度的结果来说,大多的参赛学生对于活动的满意度和期待度很高,达到了95%以上,笔者查阅了相关高校的参赛照片,笔者发现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奖品、规模与环境并不优越。但是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对于迷你马拉松的满意度与期待度依然很高,这可能与校园迷你马拉松的交友程度有关,大多数的大学生能在校园迷你马拉松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物质方面的影响则小了许多。

4.2昆明市四所高校校园迷你马拉松策划员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对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所大学的校园迷你马拉松的策划员发放问卷共50份(每所高校10份),共回问卷39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有效率78%。从四所高校的校园迷你马拉松策划员所提供的数据可发现,一场校园迷你马拉松的活动经费大约在6000元左右,后经过详细询问,主要花费在活动场地布置、后勤服务与参赛纪念品的花费。其中后勤服务的花费最大占到总比的40%左右(主要为提供中途的饮料补给与参赛后矿泉水的发放);从表4-2所示一场校园迷你马拉松的活动人数约为587人(不包过临时参与的学生),维持一场人数约为587人的校园迷你马拉松需要约47人的志愿者团队;从完成报名的时长中可以发现,完成一场校园迷你马拉松的报名仅需要2.3天,这表明学生对于校园迷你马拉松的热情较高;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宣传方式主要有海报宣传,人流量大,地区搭建临时报名点宣传与班群通知,其中人流量大地区搭建临时报名点的宣传方式最为有效;一场校园迷你马拉松的距离应设置在4000米左右,活动持续的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校园迷你马拉松的主要参与者为有一定体育爱好与基础的学生。

5.1.2参与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学生其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交友机会。

5.1.3学生对于学校迷你马拉松的认可度与参与度较高。

5.2建议

5.2.1应将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参与对象面向运动较少的学生。

5.2.2校园迷你马拉松中的形式可设置关于运动员相互互动的方式(例彩虹跑)。

5.2.3可将校园迷你马拉松设置为校园系列活动。

参考文献:

[1]Tomoya Kinoshi; Hideharu Tanaka. The effectiveness of quick response roadside rescue team on the marathon race[J].Resuscitation,2016.12:4.

[2]https://baike.baidu.com/item/馬拉松赛/2869974

[3]王世和,胡荣,黄志.世界男子马拉松回顾[J].田径,2000,10:4.

[4]于奎龙,吴长稳,魏俊民.世界马拉松发展趋势[J].体育科研,1987.10:8.

[5] 陈奥娜,曲淑华,郭成根. 国内特色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趋势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3:2.

[6]刘雪丽,李鹏举,黄可可,吴鸿春.城市马拉松对城市综合水平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2,06:3.

[7]陶茜,缪佳,陈国强.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的推广策略[J].体育科研,2013,03:34

[8]王莉.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马拉松赛事旅游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12:3.

[9]祝梁,黄亚玲. 城市马拉松赛文化特点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2:3.

[10]魏霞,张俊斌.我国城市马拉松赛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1:2.

[11]刘乐.高校校园马拉松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7.3:13.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