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进而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对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有着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科学而精确的教学目标,还要“以生为本”,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根据学情选择教学资源,制定教学方法,搭建课文文本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一、以融通民族文化生发趣味
当代学者庞朴以哲学、史学家闻名,其文章多以学术性见长,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文明的对话”中第一篇就选了他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单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深度,以在校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较难弄懂文意。正如作者自己在文章中所说:“我们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说法,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因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尽管作者用了不少篇幅专门阐述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如传统文化,“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有着“民族性”和“时代性”。而文化传统,“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復实践,形成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像这种专业的学术概念,很多同学甚至有些老师也是云里雾里,无法厘清二者之间的差别。
这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将学生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认知结构和将要面对的认知对象沟通起来,借助已有的认知结构来认识将要认知的对象。这样,既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可以减轻学生心存畏惧知难而退的心理。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选取几幅少数民族人物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图片上所表现的各个民族之间有什么差异,同学们很容易就指出各个民族的服饰不同。接着,我选取几张展现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如傣族的泼水节,布依族的查白歌节,汉族的端午节、春节等。这时,让学生概括这些民族间的服饰差异和传承下来的民俗的差异是什么,学生们自然会明白这些差异是由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不同所导致的。
在学生明白了“传统文化”的概念之后,我又问道:“在你们的心目中,中国人和西方人有什么差异,尤其是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有了之前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中国人一般表现得较为含蓄、内敛,而西方人表现得则很豁达、开放。当你夸赞一位西方女子时,她会很高兴地说“谢谢”,而你要是夸赞一位中国女子,她通常会略带羞涩,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在颁奖典礼上,如果是西方明星的话,他可能就会说“我是最好的”,而中国人往往会说一大堆感谢的话,最后还会谦虚一下,说自己是运气好,碰巧获得这个奖项……知道这些之后,同学们就很容易明白这都是因为“文化传统”不同,所以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同样的情境下却有如此不同的表现。
二、以扩充相关知识激发趣味
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一“祖国土”中,节选自其《长江三日》一文,写于20世纪6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抒发的不是个人的小体验、小感触,而是借自然景物的秀美与崇高来隐喻时代的美好与崇高。《长江三峡》以刘白羽的游踪为线索,描写了他在长江三峡乘船游览时看到的瑰丽景象,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三峡的波涛汹涌、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但是,高中学生里能亲历三峡的人毕竟太少,大多数同学也只是在书籍或者网络上看过几张图片。而且即使有人去过,估计也只是走马观花,对三峡景致的雄美缺乏深入的欣赏、体会。
为此,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扩充关于三峡的知识。于是我在课上播放了《长江三峡》纪录片,让学生在没有接触到课本之前,对三峡有个整体上的感性认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手段来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充分运用幻灯片、投影仪等多媒体工具,以其声、光、色、形象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让学生们在长期与“死”的文字打交道之后,对新形式的课堂兴趣倍增,将注意力聚集在视屏上。
长江三峡那秀丽旖旎的风光、独具特色的风情伴随着声情并茂的解说款款而出,学生感受到了三峡景色的雄伟瑰丽,看到了瞿塘峡的激流澎湃、巫峡的神奇秀美、神女峰的隽秀婀娜、西陵峡的奇险……他们留恋、向往,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
在同学们熟读文章后,我又让学生以旅行社的身份,对外宣传三峡旅游项目,每人选择一处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名胜,将它的风景特色描绘出来,以此吸引游客。同学们兴趣盎然,各展才艺。有同学描写瞿塘峡道:“朝辞白帝,彩云间霞光万丈,一叶轻舟,过山万重;白帝托孤,成就诸葛武侯;两岸如削,岩壁高耸,悬崖绝壁处,大江汹涌奔流;‘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群山拔地而起,巨峰直指苍穹。最好处,摩崖石刻,绵延绝壁。”有的写巫峡道:“青山不断,群峰如屏,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山如斧削,隽秀婀娜,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横亘在祖国的母亲河上。”有的同学描写秭归县道:“这里,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这里,孕育了我国古典四大美女中的王昭君;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里奇峰突起,礁石铁青;这里,至今让我们记忆,端午的龙舟,粽香四溢。”
三、以丰富生活体验加强趣味
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识记,还要有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真正融入其中,才是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关键。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的《鸿门宴》一文时,由于课文语言较为晓畅、平易,学生阅读难度不大,很容易就能概括出鸿门宴的起因、过程、结果等内容。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文言知识,还要让他们体味、学习司马迁所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以及在情节矛盾中通过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方法等。
此时恰逢班级筹办话剧节,我就和班长、课代表商议,是不是可以以鸿门宴为题材,让大家演一演,当作校园话剧节的热身。班里很快确定好演员,在准备时,我告诉他们,在尊重原著同时,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适当对原文语言做一些调整。两天后,孩子们就在教室里为我们呈现了一幕鸿门宴,虽然道具、服饰等不能达到要求,准备时间仓促,但是孩子们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惟妙惟肖,基本把文本中的 “死”人物给演“活”了。
在排演过程中,孩子们更精确地把握了文言实词的意思,比如“目”等;同时搜索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也正得益于大家的努力,我们才能更鲜明地感受到项羽的优柔寡断、自矜功伐,刘邦的能屈能伸、狡猾奸诈;同为谋士,张良冷静老练、善于辞令,而范增虽然足智多谋,却多了些妄自尊大、急躁易怒;而同为勇士,樊哙粗中有细、果敢勇猛,而项庄却少了些谋略……
不仅如此,学生们在排演的过程中,对于文中的座次安排也有争议。有同学认为原文中的座次有问题,“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也就是说项羽和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侍奉、陪席。但君王不是坐北朝南的吗?对此,我趁机给学生上了节“古代座次文化常识课”,因为古代居室分堂和室,在堂上是南向为尊,故称君王为“南面”,称臣为“北面”;而室内则是坐西面东为尊,故让宾客和老师坐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示尊敬。举行宴会当是在室内,因此项羽、项伯朝东而坐,范增朝南坐,次位;刘邦北向称臣,卑于范增;张良面西而侍,为最卑。樊哙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却仍然只能“西向”站立,位次次于张良。这样一来,同学们在排演的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就更多了。
其实,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伴随着求知和求趣两种愿望,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竭力挖掘教材中的认知和情感要素,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