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毓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语文教育关注的重点,引导学生在全语言情境下阅读书籍,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怎样给学生营造全语言的情境,并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呢?下面谈谈笔者的经验与感受。
一、自读自讲式教学
所谓自读自讲式教学,是说首先由学生自己在课外时间阅读规定篇目,然后教师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分组自讲,向其他学生展示其阅读成果。下面以《呐喊》为例,谈这种自讲式教学过程:
1.分组讲课。每组讲一课,由组长负责组织,每个组内成员均需要承担讲课任务。以抽签的方式选择所讲篇目。
2.讲课内容:①写作背景 (一般一个同学讲即可);②人物形象 (一个学生讲一个人物,若要选讲多个人物,则需要多名学生来讲);③作品主旨(内涵、意义等);④写作特色。注:小组每个成员负责其中一项内容,小组长在前一天下午将任务分工名单交给老师。
3.组长负责组织组员集中在一个时间商议上课事宜。讲课时可以提问,可以开展班级讨论,也可以组织其他可行的活动,具体方式由小组自行商定,可以灵活多样。
4.如需使用多媒体,或用到音乐、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可找老师商议安排。
5.每组讲课时间为40分钟,小组内按成员数目分配时间,大约每人5分钟。
6.小组内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同学,在该组讲课完成后向教师说明原因。
7.课前准备:第二天要讲课的同学,在当天晚自习自行要求全班学生预习该篇课文,提前做好准备。
8.成果展示:每组小组长在讲完课后将每个成员的讲课稿交给老师,写讲课小评,最后汇成学生讲课资料集。再由教师写一篇总结论文,留待汇入学校资料。如有可能,每班选出一个表现最佳的小组,在多媒体教室对两个班进行汇报表演。
虽然是由学生自讲,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在讲《呐喊》之前,笔者就先把《呐喊》里所有篇目重新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学生选讲内容。教师应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做读书笔记,写阅读反思和心得体会,并借助相关资料,对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比较难的句、段进行分析解读,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艺术性、思想主旨有—个全面的把握。只有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比较自如地应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有方向掌控,适时、适当地对学生所讲的内容进行点评、更正和补充。如此,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可以说,在这种教学模式里,教师付出的劳动丝毫不比学生少,有时会更多。
二、自读心得式教学
所谓自读心得式教学,是指学生自己阅读教师指定的名著书目,然后写读书心得。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在学期末使用,多用于学生假期时的长篇阅读,每篇心得字数无上限,但不得低于800字。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起到鞭策的作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在撰写阅读心得的过程中,学生势必要对作品内容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品读,如此也就深化了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在检查学生读书心得的过程中,我屡屡收获惊喜,有些学生的思考和见解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有些甚至是我们教师不能企及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此话一点不假。在这些或细腻或豪迈,或尖锐或嘲讽,或温婉或柔和的文字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作者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得到了充分展现。对这些优秀的习作,必须进行鼓励。我一般是把它们打印出来,给两个班的学生每人发一份,供大家欣赏,同时把这些作品贴在教室后面的“語文园地”里展示。
当然,学生写的东西不全都尽善尽美,在批阅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他们对作品会有许多理解上的偏差,这时候我就会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在班上进行探讨。通过大家一起探讨,终于能获得比较合理的认识,一部名著也就可以阅读完毕了。例如有好几个学生在谈《哈姆雷特》时就特別讨厌哈姆雷特,不能理解他那疯疯癫癫的行为;而且书中很多语言是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的,学生读起来很反感,读来读去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面对这种情况,我先带领学生了解这部作品所产生的文化背景:首先,它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古代英国的社会文化与我国有很大差异;其次,莎士比亚也是一个诗人,他喜欢用热情澎湃的诗行表达人物内心强烈的情感,所以那些“不知所云”的诗句是用来表达人物的某种情感的,读不太懂没关系,读懂人物当时的情感状态就行了;再次,哈姆雷特被莎士比亚定格为人文主义精神的代表,而在那个封建势力相当强大的时代,这样的人注定孤独而另类,他身上定然存在崇高与挣扎、勇敢与怯懦、坚毅与矛盾等互相纠缠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他心里不断碰撞、斗争,多多少少会使他的人格有些“分裂”,大家要理解这一点。通过这些铺垫,学生从情感上对哈姆雷特有了理解和包容,也逐渐对这个主人公有了悲悯和同情,下面的阅读和教学也就能够顺利进行了。
三、讲座式教学
关于名著导读教学,我一直在思考“教书本”与“用书本教”的问题。让学生学习与欣赏一部经典名著,仅凭教材后面那点介绍与解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讲解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当然,仅凭教师讲解也不够,学生要自己去读。可是,对于有些篇幅太长的书籍——比如《红楼梦》——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完整地阅读原文是有些困难的。一是学生学业繁重,课余时间不多,而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又有很多作业重重挤压,很难抽出时间来阅读这样的鸿篇巨著;二是即便学生能像鲁迅说从“海绵”里挤点时间的“水”出来阅读这样的名著,但《红楼梦》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琐碎,内涵十分深厚,学生很可能读到最后又忘了前面,读完之后对很多细节没多少印象,也无法理解曹雪芹的苦心经营和《红楼梦》的深刻内涵,事倍功半。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作品内容,对内容有深刻印象呢?那就要想法让学生抓住书中的经典细节进行品读。
基于此,我认为可以在学生初读原著的基础上,开展文学讲座,帮助学生梳理重要情节的相关线索,分析经典情节里丰富形象以及寄托在这些形象里的深刻内涵,挖掘典型细节里那些耐人寻味的深意,从而品味作者的奇妙构思与生花妙笔。虽然一个讲座就四十来分钟的时间,但教师准备起来却并不轻松,首先得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个预期,对学生的接受水平有个把握,还得思考如何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内容表达出来,这就不仅是知识的分享或是思考的传递,里面还掺杂了一些“表演”的成分。其次,讲什么内容也是一个难题。因为教师是带着教学目标来讲的,所以这种文学讲座不像一般的讲座那样可以随心选取讲谈内容。还以《红楼梦》讲座为例,读者一般对宝、黛、钗的“三角恋”比较感兴趣,但我不能把讲稿内容的重点放在这几个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上,我的侧重点在里面一个个经典情节上,例如“元妃省亲”“黛玉葬花”“宝玉挨打”这些情节。但讲座又得让学生喜欢听,因此要在“怎么讲”上花一番心思。在我看来,林黛玉在情感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她具备少女的一切爱与忧、悲与乐,“儿女情长”;而作为一个出众的人物形象,除了她柔美、孤高的外貌和性格外,她的才华也是作者着力展现之处,具体来说是敏捷的诗才。既然以“诗人”作为其的定位,自然得讲到她的诗歌,但讲诗歌容易陷入沉闷与枯燥,怎么办呢?我想到她心心念念的“情敌”薛宝钗,这两个人放到一起就是一个看点,更何况她们都有横溢的才华呢,她们很多诗歌都是在相同的题材和韵律要求下作的,两相对比便能彰显两个人的风格和气质的不同。很多学生听完讲座,对《红楼梦》的了解程度和兴趣指数都有了大幅提升,我们的教学目标初步达成。在随后的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学生中真正去读原著的达30多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教育潜移默化的功效得到初步显现。 另外我们留意了之后数次大型语文考试中“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这一小题的答题情况,发现学生在《红楼梦》这一选项的相关考题中出错率大大降低,这一收获让我们倍感欣慰。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最有效的途径,语文课应该承担起教会学生读什么、怎么读的责任。阅读应该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再由课堂外回到课堂内,如此,学生就能在有效的全语言情境下进行有效的阅读。
总之,要让学生多读好书,在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无疑是“育人”的有效途径。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提升阅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