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果酒:助力产业扶贫

2018-12-04 10:30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果酒百香果沙棘

2018年10月25日,在第五届中国果酒科技峰会成果发布会上,果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了15个《全国果酒产业精准扶贫示范案例》。本刊梳理了7个优秀扶贫案例,期望为果酒产业进一步发展发挥作用。

果酒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突出,十分适合进行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因此,果酒产业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农村的环境,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助力精准扶贫,稳边固边,农民脱贫致富,以及助力乡村振兴都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果酒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果酒的品牌。在我国果酒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果酒企业助力产业扶贫,涌现出大批扶贫典型。

红枣酒:循环经济 绿色发展

陕西省佳县王宁山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有贫困人口89户、234人,耕地面积5000多亩,其中枣树面积4500亩。在王宁山村,红枣产业面临着在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夹缝中求生存的窘境:村民收入不足千元,红枣收入甚至不抵农资化肥费用,枣农信心受挫,疏于对枣树进行管理投入,红枣品质和产量持续下滑,陷入了效益一年比一年差、投入一年比一年少的恶性循环。

面对如此困境,王宁山村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立足红枣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引领、开拓创新、研发系列深加工产品,形成了“有机红枣—红枣原浆酒—酒糟—原生态土猪—发酵有机肥—有机红枣”的高效生态生物循环经济,并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全面土地流转,让红枣变成了“金蛋蛋”“钱串串”,走出一条红枣产业带动脱贫致富、开启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佳县油枣有10多种营养物质要优于其他红枣,非常适宜酿制枣酒。在驻村工作队邀请大学教授共同成功研制的基础上,村民开始尝试酿制红枣原浆酒,20斤红枣可产出红枣原浆酒8-10斤,除去成本,经济效益高达120-150元,极大提高了红枣升值的空间。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驻村工作队着力追求红枣产业的持续可循环发展,帮扶王宁山村成立了“佳县金龙养猪专业合作社”,低价回收农户家的酒糟作为饲料,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又降低了饲养猪的成本。同时,还提高了猪肉的品质。猪场的粪便,经过腐熟形成有机肥,免费送给枣农,追施枣树,生产有机红枣。如此一来,“有机红枣—红枣原浆酒—酒糟—原生态土猪—发酵有机肥—有机红枣”的高效生态生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就建立起来了。

农户可以通过在合作社劳动、股金分红,以及每年向合作社销售红枣原浆酒或有机红枣等方式,获取资金收入,每户建档立卡户每年最低收入为6000元。

沙棘酒:建设沙棘资源基地 生态林变成致富林

沙棘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在政府实施的退耕还林和防护林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中,沙棘成为青海当地农民首选栽植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根据青海省森林资源调查结果,青海沙棘资源面积达 230万亩。

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沙棘、枸杞、白刺等高原生态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深加工,长期收购沙棘原料。由于交通不便、单产过低、采摘困难等原因,沙棘供应量远不能满足深加工企业需要。

2006 年,清华博众开始在青海省沙棘产区建立基地,使沙棘产区农户致富奔小康,带动周边地区的非项目区农户发展致富。沙棘资源基地建设由公司统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与农户签订合同,无偿提供种苗、技术,保证了沙棘林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了防沙固土的初衷,对生态环境有利无害。

清华博众通过发展沙棘产业,将原本作为生态林的沙棘林发展成为经济林,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为农民实现了增收。沙棘采收从传统采收模式发展为合作社模式,使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化农业迈进。

2006 至今,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共建沙棘基地 10 万亩,带动农户建设沙棘基地 12万亩。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2014 年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增收 1500 元/月,给农户直接增收 11952 万元,户均年增收达 30000 元。对沙棘产区乃至全省的经济结构变化,产生巨大影响。改善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也对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香果酒:分红模式让果农收益长久稳定

“全部到位了”,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的九里红酒业有限公司财务室传出了一片欢呼声,时间定格在2017年12月25日下午5时。这是九里红酒业有限公司给投资共建九里红产业精准扶贫百香果种植基地的贫困户发放的第一年分红款。28户贫困户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户平均分红收入4215元,人均1000元。这也是九里红酒业有限公司围绕产业发展,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

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挂果,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好项目,不少地区把种植百香果作为精准扶贫项目。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由连平县大湖镇人民政府、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九里红酒业公司共建百香果产业精准扶贫基地,首期面积20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将财政扶贫资金,深圳对口扶贫资金及企业筹措资金投资建设百香果产业种植基地,由公司负责建园及经营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农户获取“固定回报”到产业园务工获取劳务收入而实现精准脱贫,并在开展百香果采摘体验旅游中按比例提成。公司适时制定了与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种植百香果,并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合同规定若市场价高于保底价,种植户可自行销售,市场价低于保底价时企业则按合同保底价收购。

一年来,企业与贫困村等签订了种植合同26宗,带动农户约500户种植百香果2360亩,实现农业增收2360万元。此外,来到园区务工的农民收入近100万元,增加了贫困户和当地农民的收入,产业扶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小浆果酒:果酒企业将扶贫温暖送进大凉山

四川大凉山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由于交通闭塞,大山里的桑葚都腐烂在地里,造成资源的浪费。山东黑尚莓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开发小浆果的综合利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公司的壮大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赢。由公司牵头,与基地签订采收合同、基地与农民签订雇佣合同,进行标准化种植、采收,采收后统一包装、冷冻物流,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提高小浆果的种植品质,实现合作互赢。公司根据产业发展及现状增加了实际就业岗位。贫困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和企业签订种植回收协议,合作社带领下统一销售给合作企业,实现贫困村整体增收脱贫。通过“农民+合作社+企业”的合作模式,使大凉山基地成为公司优质果源输送地,实现了企业与大凉山果农的同富裕、共发展。

2014年起,公司与四川大凉山签订桑椹种植基地3000亩,良品率达到90%以上,每年采收3000吨以上,推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增加数千名农民就业机会,桑葚规模化种植,平均每年为当地农民每亩地增加1.2万元收入,充分保证了贫困山区林农收入的稳定性。同时,推动四川大凉山的桑葚种植基地成为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无公害产地,桑葚成为了当地具有代表性农产品,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苹果酒:自上而下 探索完善扶贫体系

陕西蓝海果业有限公司是以集基地建设、果品冷藏、贸易、苹果深加工、果业服务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公司便运用各类资源与措施,自上而下,探索建立扶贫体系。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下设产业精准扶贫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从组织上确保了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并制定了《产业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保障扶贫资金合理使用。

公司制订《陕西蓝海果业有限公司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506份,并且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现责任到人。

通过网络平台及自媒体平台,向社会推广企业和宣传产业精准扶贫政策,交流扶贫工作新动态。定期向贫困户发放产业技术、扶贫政策等相关资料,确保贫困户对精准扶贫认识都到位。

通过为贫困户解决工作岗位;定期举行果树管理培训;流转土地帮扶无地和缺少土地的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购买资金或者生产资料等方式解决实际困难。

采用“企业+联合社+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管理,目前公司已成立旬邑蓝海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下设6个专业合作社,将335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公司组织贫困户进行贷款,统筹带动合作社开展果品储藏及营销业务,保证年终合作社贫困户

社员每户不低于5% 的分红。

柿子酒:三产融合 打造田园综合体

在为响应关天经济区、西咸一体化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2011年陕西云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贫困县永寿县甘井镇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云集生态园,以打造柿子全产业链为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依托省级现代农业园、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近七年来,云集生态园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帮扶”的指导思想,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发展以柿子产业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生态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优质柿子品种引进、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大力发展以打造都市乡村田园式慢生活体验地为宗旨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长期以来,云集生态园将党建引领、园区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依托专业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实施“三变”产业扶贫模式,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好评。2015年被认定为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国家AAA旅游级景区。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2017年被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国家扶贫办认定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

猕猴桃酒:就业+基地建设+收购

恩施硒姑娘酒业有限公司立足猕猴桃深加工项目,坚持把扶持果酒产业发展作为实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切入点。

吸纳劳动力稳定就业,就近就业,长期就业。截至目前,公司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其中生产经营环节80多个、基地种植管理环节100多个,带动全县参与猕猴桃种植、采摘近600人;优先安排搬迁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困难职工30多个。

公司租用农户土地,自建猕猴桃科技示范基地,年租费12万多元,每户平均土地收入3500多元;带动农户参与猕猴桃基地建设,参与猕猴桃种植管理、收购采摘,基地常用务工人员全为土地租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个,年劳务工资6万多元,人均劳务收入5000多元。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基地农户,能在家门口务工,不仅有土地收入,还有劳务收入,增收脱贫效果良好。

企业开展扶贫式收购,在收购猕猴桃的同时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2017~2018年度猕猴桃扶贫收购协议》,不仅优先收购贫因户猕猴桃,还给予签约贫困户价外补贴每公斤0.40元。贫困户不仅可以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选择性销售猕猴桃,还可以得到公司价外补贴。2017年扶贫式收购猕猴桃50多万斤,涉及果农400多户,贫困户130多户,户平增收5000多元,仅猕猴桃小果就收入80多万元,价外补贴8万多元。

猜你喜欢
果酒百香果沙棘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第一届中国果酒大奖赛正式启动
沙棘颂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
沙棘丰收红艳艳
创新果酒营销新模式 扛鼎果酒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