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摘要:20世纪后期至今语言意识一直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引进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综合考察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的研究,详细介绍语言意识理论和实证研究,重点阐释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尝试提出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自由联想实验;民族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H3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124-03
引言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区别于欧美心理语言学。而语言意识正是其研究的焦点问题。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研究对我国心理语言学与俄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内俄语界借鉴引进俄罗斯心理語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进行了一系列语言意识理论研究,还开展了大量自由联想实验,对比中俄民族语言意识的异同,揭示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为心理语言学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综述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研究现状,揭示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尝试理清国内语言意识研究脉络,为心理语言学和俄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理论研究
国内俄语界早期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主要是引进、介绍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理论。在《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与俄语教学》(2003)一文中,赵秋野系统介绍了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在维果茨基活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赵秋野关注“人一语言一世界”的内在关系,她的言语活动研究将“人一语言一世界”融为一体,语言作为人和世界接触融合的中介,将人和外部世界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又反映了人的世界图景(Оброз мира)。可以说,莫斯科心理语言学派的活动论观点为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支撑。赵秋野在《试论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2003)一文中强调了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对于外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背景、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该民族团体对世界的认知图式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体现出来。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要求我们“更新外语教育观念、转变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最优化的外语教学模式”。在《论语言意识》(2006)一文中,杜桂枝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出发,对语言意识的形成机理、概念内涵、表现形式、研究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在揭示人的语言能力形成的内部规律的基础上探寻外语学习的方法论原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研究逐渐转向语言意识核心词研究。在《俄罗斯语言意识核心词研究综述》(2008)一文中,赵秋野系统介绍了俄罗斯人、斯拉夫人、英国人、西班牙人语言意识核心词的对比实验,揭示了不同民族语言意识的差异。赵秋野在《俄罗斯哲学家施别特对洪堡特语言意识观的阐释》(2012)一文中指出,洪堡特语言哲学观对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别特的语言哲学观不仅是对洪堡特语言哲学观的补充,也是对其独特的阐释。洪堡特很早就开始关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他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体系。”这种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思想碰撞对我们今天的研究不无启示。
语言意识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理论服务于实践,语言意识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提供指导作用。国内语言意识理论研究与俄语思维培养、翻译教学中的语言意识、言语交际等联系起来,针对实际问题和教育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零起点学生俄语思维能力的培养》(2012)一文中,刘恩帅、赵秋野针对俄语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略俄语思维的培养这一问题,强调培养俄语思维的重要性,并针对零起点学生俄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正如洪堡特曾指出的:“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樊篱,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樊篱进入其中,才有可能摆脱母语樊篱的约束。”对于俄语学习者而言,跨越这道樊篱的有效方法就是培养俄语思维。在《汉译俄的思维、文化、语言、心理机制研究》(2014)一文中,赵秋野、李冬艳将语言意识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另辟蹊径地从语言背后的深层原因研究翻译中的心理过程和思维机制,不仅是对语言意识研究和翻译教学的理论补充,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汉语推广战略的实施也有启示作用。事实上,翻译并非两种语言之间的直接转化,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源语到译语的转换涉及到语言的输入、输出、思维转换甚至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语言意识的培养可有效减少翻译活动中的跨文化障碍。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形成路径研究》(2012)一文中,刘宏、吴扬等指出:“语言意识是民族文化信息的集合与联想关系在语言中的体现。”作者关注语言意识与外语教学的内在联系,强调通过培养语言信息单位、语言文化单位和民族社会文化常规范型等典型的语言文化意义单位形成学生对象国语言意识。
赵爱国很早就开始关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在《俄语教学中的文化移入问题》(1996)、《言语交际中的民族文化定型》(2001)等文章中,他都强调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揭示文化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倡导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导入。在《当代俄罗斯心理认知视阈的“语言意识”问题研究》(2015)一文中,赵爱国从В.В.Красных的“框架结构”论到Е.Ф.Тарасов的“新本体”论详细介绍了当代俄罗斯心理认知视阈的语言意识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了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尽管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理论研究的侧面各不相同,但关注点都以外语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为导向。在这一框架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知道该教什么、如何教;学习者应该了解该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只有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外语教学的实际问题,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
二、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实证研究
随着国内心理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语言意识的实证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实证研究逐渐形成完善的方法体系,其中,作为词义描写的自由联想实验被广泛应用。赵秋野(2008)指出:联想词典“是对大量自由联想实验中每个刺激词的首个反应词进行统计加工后得出的数据库”。联想词典为研究民族语言意识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依据,它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现某个语言团体的言语定型、语言个性,同时也间接揭示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认知特点和民族心理等因素,且这种反应具有真实性和动态性。
在自由联想实验方法的指导下,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致力于中俄语言意识的对比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赵秋野及其团队。在《中国俄语专业学生的俄语语言意识》(2012)一文中,赵秋野、宁秀鑫选取белый(白色)、болъшой(大)、зелёный(绿色)、красный(红色)等9个形容词,基于俄语形容词自由联想實验,从联想内容和方式上揭示中国俄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意识特点。研究表明,“中国俄语学习者尚未形成较好的俄语语言意识。”这一结论启示我们:在俄语教学过程中,要从基础阶段开始培养语言意识,从母语到目的语的转换过程就是不断内化、吸收,最终掌握目的语的语言意识。
在《俄罗斯人语言意识中的时间映象》(2013)一文中,陈美玉、赵秋野分析了俄罗斯人语言意识核心词中的时间语义词汇联想场。基于俄罗斯民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宗教背景和民族文化等因素,俄罗斯人对时间的认知有自身的特点。俄语学习的过程要在词汇、语法的铺垫下,夯实语言基础,不仅要全面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历史、宗教和文化,还要从宏观和微观上解读俄罗斯民族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在《从俄语面部器官词联想场看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2013)一文中,赵秋野、陈美玉以《俄语联想词典》(1994,1996)为蓝本,通过统计分析俄语面部器官词的语义范畴,揭示俄罗斯人的语言意识和语言个性。由于俄罗斯民族自身的特点和对世界的认知,其语言意识也伴随着民族文化特点。传统的词汇一语法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俄语人才培养的需要,俄语教学中应该多注重文化导向,培养俄语思维,塑造俄语语言个性。
于爽在其硕士论文《俄汉动词语言意识核心词实证研究》(2013)中对比俄汉动词的联想场,强调在俄语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词汇的深度学习,师生应自觉地进行对比教学,善于挖掘俄汉动词的理据性和规律。
在硕士论文《中国高校俄语专业学生俄语成语联想实证研究》(2013)中,朱瑞爽以《俄语成语联想词典》(1994)为依据,选取表示动物、颜色及数字的三类刺激词进行自由联想实验,通过对中俄大学生俄语成语联想内容的对比,揭示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的同时,系统地提出了俄语成语的教学法建议和编写《俄语成语联想学习词典》的设想。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言知识不应该是孤立地储存于大脑中,而是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形成词汇语义网络。词汇语义网络的形成过程也是语言意识的培养过程,它帮助学习者在语言输出过程中有效、快速地提取知识,提高言语输出的正确率。
在《从свой-чужой的语言意识内容和结构看俄罗斯人的语言哲学观》(2013)一文中,赵秋野、黄天德以对立结构“свой-чужой”为内容,通过系统描写和分析俄罗斯人“свой-чужой”的语言意识,深入探究其思维特点、民族文化和言语定型。通过“свой-чужой”联想场分析,揭示了俄罗斯人集体意识表征和自我意识的多样性,同时验证了俄罗斯人珍视友情,“朋友”在其语言意识中占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中俄对比实验。在《中俄大学生“自己的/他人的”语言意识联想场折射出的语言哲学观》(2015)一文中,作者对中俄两国大学生“自己的—他人的/свой-чужой”联想场进行了对比研究,关注语言、文化、思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
在《中俄大学生汉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实验对比研究》(2015)一文中,杨晓亮结合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和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探讨中俄大学生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实上,语言中的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知识的掌握帮助俄语学习者在掌握词汇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隐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言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应是把隐喻有机地融入到词汇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外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李含平、赵秋野,2010)。
孙玉华、刘宏和彭文钊在《“克里米亚”作为语言意识形象的政治语言学研究——以普京国情咨文文本为例》(2016)一文中揭示了“克里米亚”语言意识形象影响俄罗斯普通民众对“克里米亚”的认知。同时,作者还通过联想实验对俄罗斯留学生对语言意识形象“克里米亚”进行考察,实验结果显示“普京总统对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这一历史事件的阐释,实现了对语言意识形象“克里米亚”内涵的重新塑造,并对俄罗斯人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语言意识与政治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心理语言学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研究在中学阶段出现断层现象,研究成果较少,基于这一现象,赵秋野及其团队以中学生为被试展开联想实验。在《中俄中学生俄语语言意识对比研究》(2013)一文中,牛远鹏以болъ(疼痛)、вода(水)、война(战争)、время(时间)、девушка(女孩)等15个名词作为刺激词,将中国和俄罗斯中学生的俄语语言意识进行对比,分析了其联想方式和内容的异同,揭示了中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语言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为中学阶段俄语教学法提出系统化建议。该研究是国内俄语界中学生语言意识实证研究的初步尝试,弥补了国内中学生语言意识研究领域的缺陷,进一步丰富了国内语言意识相关的研究。
结束语
国内俄语界语言意识实证研究从一语到双语,从依据《俄语联想词典》描写和分析俄罗斯人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到开展大量的自由联想实验,进行中俄语言意识对比研究,从单一学科支撑到多学科交叉融合,其研究理论不断丰富,研究方法逐渐完善,研究内容不断充实。语言意识实证研究的材料选择也体现了多维度、全方面的特点,不仅涵盖了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等各种词类,而且涉及时间、空间词汇、成语语料等,这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语言意识最后回归本土化研究,研究重点转向关注本国语言特色和文化特点。不管是高频词、文化核心词还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都立足于当代语言文化特点,着眼于社会关注焦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讨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特点、个性、定型和模式,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传播提供借鉴和启示。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