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谭中的鬼怪形象及深层文化意蕴

2018-12-03 11:41李关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李关英

摘要:民谭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民间语言艺术形式。民谭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受该民族的生存环境、发展历史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通过可信的讲述和传奇性的情节,对一代代民众起着观念培育和道德教化的作用。韩国民谭中的人物以及各种形象具有传奇色彩,鬼怪就是韩国民谭中的一个代表性的形象。人类一直对自然界的一切怀有好奇与敬畏,在人类对自然及自身缺乏完全而又科学的认知时,对自然界无法解释的现象赋予了神奇色彩;当人的能力无法实现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追求时,想通过鬼怪这种神奇而又正义的力量来获得满足。基于此,通过分析韩国民间故事中的鬼怪形象,来解读韩国民众心灵深处的文化意识形态。

关键词:韩国民谭;鬼怪形象;民众意识

中图分类号: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121-03

从古代起通过口耳相传而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叫民谭。在韩国,民谭也叫作“民间说话(民话)”。民谭是民俗文学,民众是创作主体,是在民间代代口传下来的叙事文学。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长期传承下来的民问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然流露,又是人们对科学、宗教及自身认知的总结,也是其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人类对世界和自身认知水平有限,会对诸如人类精神活动做出一些猜测或寄托,人们通过创造或想象描绘出一些有形或无形的存在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内心世界。鬼怪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类。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鬼怪是不存在的,但对鬼怪的想象和臆造却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不再相信鬼怪的存在,但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对鬼怪依然抱有某种神秘而奇特的想象。各个国家的鬼怪故事反映了各民族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本文通过韩国民问故事中的鬼怪形象的分析,来解读韩国民众深层的文化意识形态。

一、韩国鬼怪民谭

(一)韩国的鬼怪

鬼怪是韩国民间故事中以动物或人等形象出现的杂鬼神的一种,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存在。又称“独脚鬼”“魍魉”“魑魅”“虚主”等。古代韩国人认为自然界的种种事物都具有灵气,由此塑造了形形色色的鬼怪形象。与人朝夕相处的一些旧事物,如扔掉的破旧的扫帚、簸箕、筛子、器皿、草鞋、家具等,特别是日常生活中长期使用而沾上人的汗、血等体液的东西接受了精气就会变成鬼怪。鬼怪与神不同,带有阴的性质,一般白天隐藏起来,晚上或阴天出没,讨厌阳光,早餐公鸡一叫就逃走。经常居住或出现在远离人烟的僻静而阴森的废屋、洞穴、废井、荒野、溪谷等地。它拥有魔棒和隐身帽等神器,平时爱作弄人,但喜欢与人亲近,人们需要它的帮助时也能够满足人的心愿。鬼怪不是统治阶级创造出来的,而是劳动人民根据自己对大自然及自身的认识虚构出来的。

(二)韩国的鬼怪民谭

民谭是口传文学,在人们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完善和润色。当时文字被上层统治阶级所独占,鬼怪民谭的主人公大多为穷苦的农民、渔夫、寡妇等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只能通过口述的叙事化表现形式传承下来。民谭的人物和情节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故事追求传奇性,许多效果是靠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来制造的。这与神话不同,民间故事中存在的超现实因素是有限的,不会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内容具有一定的娱乐和教育功能。

韩国史书《三国遗事》等多种文献中记载了鬼怪故事,说明韩国早在三国时期以前就存在鬼怪信仰。《三国遗事》有最早记录鬼怪故事的文章,里面记载了新罗时期鼻莉作为鬼怪首领,一夜之间命令鬼怪在神元寺北部安放了一座桥,被命名为“鬼桥”的故事。

如今鬼怪民谭主要记录在韩国口碑文学大系列《韩国民间传说集》《韩国民谭》《济州岛传说》《古代故事选集》等作品集里。根据民谭的内容可归纳为目击谭、错觉谭、收益谭、消除谭、模仿谭等五个种类。

二、韩国民谭中的鬼怪形象分析

(一)鬼怪的外在形象

民谭中的鬼怪形象具有多种面孔,无法固定它的属性,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既有人形,也有兽形、半人半兽形、鬼火形、不可视形等等。人形的鬼怪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大部分鬼怪为体格健壮的青年男性形象。主要特点是眼睛大,个子高,体毛多,身上有膻味。有时也会以美女的形象出现,去诱惑男性,但数量不多。多数情况下鬼怪以怪物的形态出现。当时的创作者认为鬼怪是具有超能力的鬼神,为了与人进行区分,创造了与人不完全相同的外在形态。比起单纯的人或动物形态,更多的是把两者混合起来的奇异形象,既有人面兽身或兽面人身,也有其他变异的特征,如单腿、单眼、长角、红脸、红头发或突出的利齿、大大的嘴、恐怖的眼球等。鬼怪的另一形象是鬼火(或称魂火),出现在家附近的称魂火,出现在树林、墓地等的称鬼火。魂火不会做害人之事,鬼火则会迷惑人类,使人失神。另外,有极少部分是以怪音等看不见的形式出现的。

(二)鬼怪的内在形象

1.与人友好、关系亲近的存在

韩国民谭中的鬼怪与一般的鬼不同,它喜欢接近人类,希望与人共同生活。常常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或被压迫的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喜欢与人一起同行、一起生活、一起摔跤或猜谜语,有时喜欢恶作剧,但目的不是为了害人,而是想让人们关注它的存在。在与人的接触中它是积极主动的,还会送一些金、银、宝石等财物,表示与人交流的诚意。喜欢遵守约定、讲信义,但人们不愿与它保持长久的友好关系。虽然鬼怪给人带来幸运、财富,但人们内心觉得毕竟它是鬼的一种,仍对它怀有恐惧、排斥心理。即使鬼怪有时甚至与人建立夫妻关系,但一旦被人发现它的真实身份,就会被赶走。它利用超自然的神力帮助人,并从来不会先抛弃或背叛人,但性格中带有单纯、愚钝的一面,常常被人利用完之后遭到抛弃。

2.给人带来财富和身份提升的福神

鬼怪具有创造财富的超自然的能力,满足人们对财富的欲望。它帮助的对象大部分是一贫如洗的平民百姓。在海边帮助人们捕到大量的海鱼,以“丰鱼神”的形象出现,有时帮助可怜的穷人使其得到大量的财富,以“财神”的形象出现。鬼怪还拥有超大的力量,遇到因洪水大面积冲垮大堤而惊慌失措的人,帮助他一夜之间修复好。鬼怪还有两件神奇的宝物,就是魔棒和隱身帽。人拥有了魔棒就能实现所有的愿望,人带上隐身帽就可以隐身,到富人家随心所欲地拿走宝物。另外,鬼怪拥有先知的能力,帮助落败的富人或一字不通的奴隶通过科举考试,使其升官并使整个家族得到荣华富贵。“鬼怪魔棒”“兄弟与鬼怪”等就是其代表作。

3.给人带来恐惧和灾难的存在

首先,鬼怪本身恐怖的外形和它的一些喜好给人以恐惧感。它经常阴天或半夜出现,而且出现的地点一般是废弃的古屋、无人烟的荒野或偏僻的山谷。这种场景本身就给人一种阴森恐惧的感觉。另外,鬼怪喜欢利用自己的超能力作弄人,不是把黄牛扔到房顶上,就是把锅盖塞进锅里。鬼怪有时有歪心眼,喜欢与人唱反调,人说喜欢石头,它就一夜之间把石头都搬走。有时人们利用鬼怪的这种心理,变祸为福。有的鬼怪是传播可怕疾病的“疫神”形象,有时鬼怪是无缘无故放火的“火灾神”形象。

4.惩善扬恶的审判者

有些鬼怪的行为起到摆正人世间伦理秩序的作用。大部分情况下鬼怪不具备判断伦理对错的能力,只是无意中它的行为起到了惩善扬恶的作用。鬼怪喜欢帮助人,但帮助的对象不是无条件的。正直善良的人、有孝心的人才能得到财富和好运,对财富贪得无厌者、不孝者、不劳而获者会受到鬼怪的惩罚。多数模仿谭中表现的就是鬼怪的这种形象。“鬼怪与瘤子老头”就是典型的这类故事。

三、鬼怪民谭中透射出的深层民众意识

(一)自然意识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人们对自然界的依赖度越高,对自然界的恐惧感也会越大。自古以来韩国人视鬼怪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正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对它充满畏惧又不得不与之和谐相处。民谭中人们对大自然的恐惧和敬畏是通过把鬼怪外形巨大化、夸张化或通过某种奇异的现象来表现,告诫人们要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鬼怪具有与自然界的一部分属性相似的特征。既有助于人,又偶尔会给人带来灾害,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让人觉得陌生,既有超人的能力,也有软肋。鬼怪一般居住在远离人类聚居的深山、江边、荒野等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当人在这种环境中偶遇鬼怪时,即使鬼怪并没有对人类造成伤害或威胁,人也会心生恐惧,从而导致失神甚至死亡。正如人在庞大的自然事物面前,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无力和压抑,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莫名的恐惧感。人们把这种恐惧以鬼怪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投射出大自然是任何交易和协商都不通的强大而又客观的存在。

但也有一部分人在鬼怪面前保持冷静和淡定,从而理智地寻求与鬼怪和平相处的途径,或被迫与之较量。这也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征服意识,渗透着民众力图驾驭人生、抗击命运的生活态度。与鬼怪的较量中人有输有赢,表现了人与自然亲密而陌生、福祸相伴、共生共存的关系。

(二)社会意识

作品中鬼怪给人类带来意外的财富,但民众的意识当中,个人追求财富时,要以遵守社会共同体秩序为基础。人们通过鬼怪这种特殊的身份判断人类伦理道德标准,因为鬼怪具有审视伦理对错的奇特能力,最终对善恶给出公正的判决。这不仅是鬼怪自身的意志表现,也是韩国民众共同的伦理观的体现。

鬼怪不是道德判断的绝对权威者和审判者,有时是在无意中惩恶扬善。《瘤子老头》等故事告诉我们,它虽然能给人带来财富或损失,这种结果不是单方面利益的报答或报复,而是取决于人的本性品格特点。反映出韩国民众对人性一贯本性品质的认可,对一时假象的否定。通过鬼怪批判贪婪、不孝、懒惰、自私的不良品性,提倡知足、孝顺、勤劳、无私的优良品德,让人们认识到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和应该摒弃的不良恶习,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鬼怪民谭中很少出现具有政治理想、治理社会、帮助百姓的统治阶级人物形象,表现出民众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人们不是通过统治阶层的帮助而是通过鬼怪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欠缺的东西,讽刺批判统治阶层的无能。前鬼怪故事中的创作者、听众和主人公绝大多数是社会底层百姓,他们在权利阶级面前是无力的弱者。与鬼怪的对决中,这些人战胜了连统治阶层都畏惧的超能力的鬼怪,以此得到心理的满足感。对统治阶层愚昧、愚钝的嘲讽来得到安慰,以此寻求生活的活力。

通过创作者的塑造,鬼怪形象成为人类社会自身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的反射下,人问的美好事物变得更加美好,丑恶的变得更加丑恶。通过它,百姓抒发了自己的孤愤之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之处,嘲讽了庸者的愚笨,展示了美好的想象,表达了在其他文体中不能表达的思想。

(三)人本意识

鬼怪是人们以原始信仰中鬼神思想为背景创造出来的形象,但它与鬼不同,鬼是人死后的灵魂,而鬼怪的前身是自然界旧物,它虽然具有让人恐惧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给人带来幸运和财富,喜欢亲近人类,希望加入人类的共同体。鬼怪偶尔也有伤害人的时候,但大部分不是鬼怪主观意志行为,是人的行为侵犯到它自身利益时的合理反抗。或是人在特定时间环境下见到鬼怪时的内心恐惧而造成的。大部分鬼怪尊重人的生命,人类遇到疾病时会给予帮助。

鬼怪是自然物吸收灵气而形成的,而且这个自然物在人们看来大多是不干净的东西,因此,由这些自然物演化而来的鬼怪在人们眼中虽然有某些超人的能力,但不是与神同等的存在。神是具有宗教性的绝对崇拜和服从的对象,而鬼怪只能看作是自然神中底层范畴的自然鬼,它不同于高高在上的神,鬼怪是介于神和鬼之间的一种具有超能力的存在,与人建立的是大致平等的横向关系。鬼怪形象中也有愚钝、幼稚、轻易被人利用等很多不完美,故事中的鬼怪虽具有神一样的超能力,也是被社会排挤、背叛而备受痛苦的形象,这都体现了鬼怪与人的相似性,与完美的神相比更接近于人类的特点,有亲近感。

鬼怪是劳动人民为了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贫困和痛苦而塑造出来的形象。鬼怪的超能力不是為神,也不是为死去的人服务,而是为现实生活中活着的人服务的。它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和劳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摆正社会共同体中不合理的生活秩序。在人们想摆脱现实不如意的生存环境,追求美好生活时,没有寄希望于来世,而是通过鬼怪的形象在现世得到了实现。

鬼怪参与人的现实生活并与人保持友好,尊重人的生命,倡导人类社会的和谐关系,充分反映了韩国民众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崇尚现世回报的人本主义意识。

民间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的文学是在共同的民族心理基础上形成的,既体现着共同的民俗信仰,又传承强化着民族凝聚力。鬼怪民谭也体现了韩国人特有的信仰和生活态度。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在他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一样的某种存在的意志和力量。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和无助,而且在现实社会中却又无法真正得到帮助和解决。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冤屈难伸或穷愁不堪的民众只能把这种希望寄托于虚幻的形象来达成心愿,在精神上得到一时的愉悦和慰藉。于是把一些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创造出了鬼怪形象。并借鬼怪之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韩国民众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由于民间故事还寄寓着民众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理想等,对现代人们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责任编辑:陈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