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砥砺前行

2018-12-03 09:29谷月赵广忠
中国德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巴南区德育工作育人

谷月 赵广忠

:杨主任,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巴南区是如何认识和定位德育工作的呢?

杨松: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必须要提高认识。智育工作很重要,但德育工作更重要,德育工作应贯穿于教育的方方面面,不能把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截然分开。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需要警惕什么?我认为是单一的应试教育丢掉了人、强制的统一教育扼杀了人、生疏的师生交往冷落了人、单向的日常教育不尊重人、机械的学校管理背离了人、只重形式的活动脱离了人。国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单从教育视角来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党和国家有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德育工作是巴南区的一项光荣使命。

二是教育有责任。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和育人谁更重要?我认为之所以要教书,在于惠养育人,教与育,最终落实到“人”上,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我把“教书育人”改成“育人教书”,就是强调育人在教书之前,培养人是我们教育的落脚点。推进德育工作,是巴南区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三是学生有需要。德是衡量人才的重要维度。我们常说“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成人”靠德育,“成才”靠智育。因此,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求。

基于此,巴南区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探索中逐步构建并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三全育人”体系的引导下,巴南区德育工作成效显著,部分学校已形成了人人关心育人、事事渗透育人、时时体现育人的德育氛围。

:为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巴南区主要围绕哪些方面作出了努力呢?

杨松: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巴南區不断创新优化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工作实效。尤其是在教育部《指南》印发后,全区认真研读《指南》的四大原则、五大内容和六大途径,并积极落实,各学校已结合本校工作实际情况以及特色优势做出成效。具体来看,全区的德育工作要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区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工作全过程,坚定其爱国信念,着重培养其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通过三个阶段,即小学阶段重在“感知”,初中阶段重在“体验”,高中阶段重在“践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是深化德育品牌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育人内涵。各学校要立足实际,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的阶段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促进德育品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开展优秀德育品牌建设活动、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提高全区中小学校文化育人水平,增强文化育人感召力,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发展。

三是深入实施课程育人。全区不断加强对课程育人工作的指导,加强教师学科德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学科德育资源开发、学科德育评价、学科德育机制等重点项目研究和建设,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不断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如,开齐、开好中小学德育课程,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指导,不断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开展学校和地方课程育人的教学研讨活动,提高学科育人实效;组织开展校级、区级“课程育人优质课”比赛活动,丰富学科课程育人精品课程资源;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创新,积极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的评选活动。

四是加强实践育人课程化建设和机制建设。全区主要以建设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暨研学旅行实验区和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分阶段进一步细化、完善实践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学校和学生特点,加强实践育人课程化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努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断建立和完善立足校内、立足本地,有机延伸,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学校加强指导、学生自主安排、家庭共同参与、社区及校外教育场所积极配合的实践育人机制。举办实践教育学校管理者培训活动,增强学校管理者的实践教育课程意识,提升学校构建实践教育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统筹社会公益性校外教育资源,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抓好实践中心场馆和课程建设,抓好试点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五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共育机制。全区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支撑“三结合”协作教育机制,形成“共谋、共管、共助”“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引领作用,社会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教育中的影响作用,切实做好“三全育人”工作。抓好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长论坛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促进先进、文明、健康的家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您前面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也是巴南区德育工作的主线,贯穿德育工作的始终。请问,巴南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杨松: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巴南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尚文巴南”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巴南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教育系统工作方案>的通知》等近20个文件,为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德育实效,巴南区还采取了系列“融入”措施:

一是突出学校文化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巴南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文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对学校文化的内容、布置、实施等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并对新建的世贸小学等学校的文化建设开展指导服务。

二是注重学科课程渗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巴南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广泛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比赛和育人案例评选;注重传统文化课程的传承,广泛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鱼洞二小的《弟子规》、全善学校的“尚善德育”等校本课程研究已趋成熟;注重学科课程的考核,将道德品质、文明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首要内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确保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是注重德育品牌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德育品牌建设中。巴南区举办了巴南区德体卫艺工作会暨德育品牌成果研讨会及推介会,鱼洞二小的“经典润德——《弟子规》”、界石小学的“儿歌育德”、全善学校的“尚善教育”、巴南中学的“责任教育”、清华中学的“三自三雅”等5个中小学优秀德育品牌建设成果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四是突出德育活动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活动中。巴南区积极开展典型人物、先进集体评选活动,花石小学傅钰等6名学生被评为重庆市美德少年,李家沱刘衍希等11名学生被评为重庆市书香少年,鱼洞二小周彦含等42名学生被评为巴南最美少年等。巴南区还积极开展了“24字核心价值观特别家庭作业”“诚信教育进校园”“勤俭节约”“扬正气,倡新风”、汇聚教育正能量“七个一”活动、新《中小学生守则》学习、“点赞公民——千万市民升国旗”等特色活动,形式新颖,社会影响力大。

五是突出协同育人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区、家庭教育中。在社区村社教育中,巴南区重点抓好12个学校、社区结对工作试点,7个家校共育示范点。在部门联动中,巴南区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关工委等部门开展了“四堂互映”“中华魂读书”“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系列活动。巴南区每学期通过召开100余次家长会,举办100余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在巴南区首届家长节中,全区113所中小学、7,000余名教师、10万余名家长共同参与,创新家校社育人平台,提升了全区家庭教育的水平。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是巴南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工作的特色与亮点。您能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杨松:巴南区历来重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协同育人工作,在探索“三结合”德育工作的实践中,以“家风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功能,切实做好“重宣传”“抓活动”“树典型”“促结合”四项工作。全区紧紧依靠学校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有效连接家庭教育阵地;疏通校外教育途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联动社会各界,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不同方式的工作模式。

一是强化组织管理。成立了区、校领导工作小组,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评选2017年中小学家校共育示范點的通知》等文件。

二是构建队伍体系。巴南区构建了三支家庭教育队伍,与区妇联等单位组织构建了包含家长、名班主任、德育管理干部在内的队伍体系,组建了区教委家庭教育“红烛”志愿者服务队,组建了校级家庭教育宣讲队伍,为家庭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密切家校社联系。完善了98所家长学校,成立了98个校级、516个年级、2,061个班级家委会;大力推动了家长义工、家长督学、家长顾问进学校参与管理及活动;实施“万名教师大家访”联系工作,及时宣讲国家政策和我区教育民生政策;全面推进学校社区结对工作,积极探索学校、社区合作共育方法和策略。

四是开展课题课程研究。巴南区开展了重庆市新时期中小学家校共育立德树人专项研究、重庆市社区教育课题研究,其中龙洲湾小学承担的“‘互联网+融入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巴南区社区教育学院承担的“以本土教育资源为依托构建特色社区教育行动研究”两个立项重点课题已启动推进;开展了重庆市社会实践暨研学旅行研究,大江小学、德普外国语学校、融汇清华实验中学等7所学校已成为研究试点学校。鱼洞二小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成效显著。

五是丰富家校共育形式。开展了家长学校建设情况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区家长学校的建设运行情况;开展了“家庭教育微发布”活动,发布100余条家长亲子教育知识;开展教职工大家访活动,全区中小学在职教职工全员参与;举办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讲座,共计100余场;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共计100余次;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共计150余次。

六是整合社会各种资源。与区委宣传部开展了“寻根乡愁·记住年味—九童圆梦”鸡年春节行动、“我身边的榜样”征文大赛以及大善巴南建设等活动;与区文明办开展了“清明祭英烈”网络留言祭奠、最美书香校园班级少年评选、“重庆市美德少年”展示以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志愿者行动等系列活动;与区关工委开展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中华魂读书,零犯罪评选等活动;还与区委统战部、团区委、区公安分局、司法局等部门联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开展法治、家庭、心理等方面的系列教育活动。

:巴南区的学校文化建设有特色、有亮点、有成绩。下一步,巴南区将如何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

杨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巴南区以方向性、整体性、主体性、独特性四个原则为导向,不断将德育工作推向新高度。下一步,全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第一,讲究方法,科学抓好德育工作。学生不愿接受、难得接受、被迫接受的德育,是无效的、徒劳的、不可取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德育更要讲究艺术性。我们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要遵循规律。凡事遵循规律,才能保证做事顺当、快捷、高效。抓德育工作就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二是要贴近实际。求真务实才能有实效,抓德育工作就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学生实际,通过抓德育,解决好学生厌学、辍学、上网、不讲孝、不敬老等问题。三是要寓教于乐。德育的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如果生硬地强行灌输,就会徒劳无功,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和反感。同样,德育工作也需要创新,年年相同、月月相似,会让学生没有好奇心、新鲜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所以,我们要对德育相关项目、内容、活动等精心设计和安排,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并影响他人参与。

第二,要强化举措,扎实抓好德育工作。一是要组织人力抓。德育工作必须全员上阵。区教委、责任区、学校、班级、教师,要一级抓一级。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家长还要配合支持,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二是要利用课堂抓。上好德育课是最直接、最系统的育人工作,学科渗透是最入情、最动情的育人途径,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育人工作的主阵地。学科教学要树立学科不能大于人、学科不能脱离人的基本观点。三是要开展活动抓。这是德育工作寓教于乐、达到内化、形成品质的主要抓手。活动的形成要多、内容要广、过程要活。班级、校级、片区级、区级,级级要开展,讲的、听的、看的、唱的、跳的、演的、评的、比的、做的等等,样样都要开展,形成浓氛围、强阵势、好效果、大影响。四是要通过环境建设抓。有氛围、有条件,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工作。因此,我们要优化校园环境、打造文化特色,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熏陶;要建设基地、提供场所,为德育工作创造优越的、便利的物质条件。五是要通过奖惩抓。这主要是强调检查、督办、考核、评比、评价等工作,其目的就是促落实、查问题、抓整改、测成效、传经验、树典型。这虽然不是德体卫艺本质性的工作,但这是手段和武器,必不可缺,同样要抓好。

第三,突出重点,有效抓好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范围广、内容多、任务急、要求高,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有效抓好德育工作。全区将一如既往地推动社会实践暨研学旅行实验区工作、家校共育工作和德育常态化品牌创建工作。各学校在强化安全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暨研学旅行活动,特别是城区中小学,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各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有效开展共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要将开展文明校园、德育品牌、家校共育示范点三项创建工作常态化,潜移默化中提升育人成效。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巴南区德育工作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石漠化治理初探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暑假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