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世奇
胡乔木曾就小说《洗澡》评论杨绛:“你是简·奥斯丁派,不是哈代派。”a杨绛本人对于奥斯丁的文学成就评价也非常高,曾撰文《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专门探讨、剖析这部作品的杰出之处。杨绛写道,“可是我们如果不细细品尝原作……这使我记起童年听到的故事:洋鬼子吃铁蚕豆,吃了壳,吐了豆,摇头说:‘肉薄、核大,有什么好?洋鬼子煮茶,滗去茶汁吃茶叶,皱眉说:‘涩而无味,有什么好?”b不认同奥斯丁文学成就卓著的人,被杨绛认为是不懂行、对好东西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洋鬼子”,可见杨绛对奥斯丁的激赏程度。于是,简·奥斯丁对杨绛创作的影响便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讨论这个话题有助于我们对杨绛作品的深度解读。
简·奥斯丁对杨绛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题材选择上,两人都只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于细微处见世像万千。杨绛在《有什么好?》一文中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来说明奥斯丁的创作特点:“奥斯丁的侄儿一次丢失了一份小说稿。奥斯丁开玩笑说:反正她没有偷;她工笔细描的象牙片只二寸宽,她侄儿大笔一挥的文字在小象牙片上不合用。”c奥斯丁的作品主题总是婚姻爱情,故事发生在英国乡镇的几户乡绅之间,人物不多、关系也不复杂,符合作家本人的人生经历和熟悉领域,作家的功力都表现在故事结构布局和人物刻画上。杨绛也完全一样,她的小说、戏剧以爱情、婚恋为主要题材,即使偶尔溢出了这个范围,但也总离不开爱情这根主线。作品场面不宏大、人物不多,比如《称心如意》以孤女李君玉的行踪和所见为线索,故事就在她的三个舅舅和舅公徐朗斋的家庭成员中展开。《弄真成假》的故事则主要发生在富商张祥甫家,假冒世家子弟的周大璋闯入张家,与张祥甫的女儿张婉如、侄女张燕华分别发生爱情纠葛,周大璋的另一头则串起城市底层贫民周母及其家人;《小阳春》写中年教授余斌的婚外恋,人物就只有余斌及余太太、余斌的恋爱对象胡若蕖及其男友……在杨绛的虚构类作品中,场面相对“恢弘”的应推《“大笑话”》和《洗澡》,前者的故事发生在“世外桃源”平旦学社的学者太太们中间,全部人物不出二十个;后者的故事发生在“文学研究社”,各色研究人员加在一起也不超二十来个。和奥斯丁一样,杨绛也只写自己熟悉的人物和故事,她笔下的故事多发生在研究院所、高校,人物一般是知识分子、中产及以上阶层,或者是她本人能接触到的某类底层人物——保姆、帮佣、车夫等,后者主要出现在她的非虚构类作品——散文中。奥斯丁、杨绛这类作家,她们的作品不擅宏大而贵精微,她们善于在二寸宽的象牙片上工笔雕刻。
奥斯丁与杨绛下笔都离不开爱情,但她们的作品與一般通俗言情小说的区别在于:她们的爱情故事中被放入太多世态人情的内容,这是她们通过对生活进行静观默察、超越性思考得来,是对人性的精彩展示,某些时候甚至大于爱情故事本身。杨绛说“奥斯丁冷眼看世情”d,其实她自己也是如此,而这也正是两位女作家精神气质上最相近的地方。《傲慢与偏见》中,在本内特一家五个女儿恋爱、结婚的过程中,各色人物有着淋漓尽致的表演:本内特太太的虚荣浅薄,柯林斯的装腔作势,魏肯的败絮其中,宾利小姐的虚伪刻薄,夏洛蒂的现实隐忍,凯瑟琳夫人的自大颟顸等等,作者十分耐心地、甚至是饶有兴致地对这些刻画描摹,从容不迫地展现出一幅世态风俗画。
杨绛对世态人情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教益,更奇妙的娱乐。”e杨绛本人还喜欢福尔摩斯,喜欢在现实生活中像福尔摩斯那样侦查、推理,不过她侦查的对象是世态人情。惟其如此,令她对人性、人情有着别样的了解和洞察。《称心如意》中李君玉隐身于“孤女”这一卑微的身份中,在几个舅舅家依次走过,令读者借她一双眼睛看到了赵祖荫的“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荫夫人的口蜜腹剑,赵祖贻的洋奴、西崽相,懋夫人的言行分裂等等。《洗澡》也折射出世间百态,在知识分子成堆的文学研究社,有人不学无术如施妮娜,有人虚伪善钻营如余楠,有人内心猥琐会摸故人女儿的手如朱千里,也有人学问好、有节操却始终被边缘化如丁宝桂。《大笑话》中的温家园更是一个是非之地,养尊处优的学者太太们闲极无聊、勾心斗角,林子瑜的太太周逸群希望与追求者一直玩着精神恋爱的游戏,赵守恒却不满足于此而与副社长夫人朱丽坠入了一般意义上的恋爱,周逸群不服,要施展手段把赵守恒夺回来,她的手段便是美丽的寡妇陈倩;其居心被朱丽发现后反被报复,她步步为营、设计揭露出陈倩与林子瑜的恋情,反将周逸群一军、令其沦为温家园的大笑话。其他太太们或隔岸观火,或推波助澜,一个个都唯恐天下不乱,好为她们空虚、乏味的生活增添乐趣和谈资。温家园,一个本该上演《红楼梦》的世外桃源,却因为园中的人们种种不可告人的欲望,而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金瓶梅》。杨绛以其熟读《红楼梦》的笔墨,勾勒出红尘中的污秽世界,虽然与时代的大悲欢相比,这一切都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波。
奥斯丁与杨绛共同之处还在于她们总在不动声色、冷静理智地刻画人物虚伪、愚蠢等弱点的同时,表现出一种含蓄的讽刺、温和的鞭挞。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先生是一个迂腐、装腔作势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作者将他在社交场合种种过火的奉承、夸张的礼貌,对贵妇凯瑟琳夫人的匍匐膜拜,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时的自命不凡等娓娓道来,令一个空虚无聊、奴性十足的灵魂跃然纸上。读者分明看见,冷静客观的文字后有双慧黠、讥诮的眼睛。即使对喜爱的人物,奥斯丁也能超越出人物之上,在叙述中曝光他们的弱点,比如展示伊丽莎白的自以为聪明、达西的矜持傲慢等,以达到与读者会心一笑的效果。杨绛也是如此,善于以幽默活泼、微言大义的语言,包裹揶揄、赏玩的内核。比如对《“玉人”》中的许太太的刻画,杨绛从容不迫地写她为卖房子撕毁协议赶房客出去,发现房客原来是故人后言辞虚伪的表演等,用声口毕肖的语言描写,写活了一个庸俗自私的市井妇人,作者的讽刺态度也就暗含在这不疾不徐的叙述中。杨绛对于自己喜爱的人物,也并不把他们写成完人,比如《洗澡》的男主人公许彦成,作者也写了他的不善应对,在场面上讲话会嗫嚅、会口吃;缺乏现实责任感,在处理与妻子、与母亲关系上的敷衍、逃避;在爱情上怯懦自私,约了姚宓游香山却又临阵脱逃等。因为“明辨是非、通达人情”f,奥斯丁、杨绛能够洞察人物身上可笑、可怜的一面,讽刺是免不了的,但这讽刺永远不会是匕首、投枪,而是皮里阳秋、绵里藏针、点到为止,有时或者称为“揶揄”更加准确。
在塑造人物的艺术方面,杨绛也受到简奥斯丁的影响,善于“用某甲的头皮、某乙的脚跟皮来拼凑人物”,使每个角色都独一无二又真实可信。她赞美奥斯丁“写人物确是精雕细琢、面面玲珑。创造人物大概是她最感兴趣而最拿手的本领”g。于是在服膺奥斯丁的写人艺术中,不知不觉地把后者的人物也拿来作了自己临摹和再创作的对象。比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安排了玲珑剔透的伊丽莎白和简这对姐妹,她们喜欢玩福尔摩斯,对身边各色人物的言行、心理进行侦查、推理、点评,且这种点评往往十分精到;在《洗澡》中,这样的人物设置变成了姚太太与姚宓母女,虽然人物关系变了,但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一致的:一样是几乎无话不谈的两位亲密女性,一样是玩福尔摩斯,一样是精准点评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她们是“水晶心肝玻璃人”h,甚至就是不甘心藏身文本背后、忍不住跳出来大发高论的作者本人。再比如,戏剧《弄真成假》中的周母,听说阔人张家的小姐看上了她儿子周大璋,那种又欢喜又假作矜持的心态,以亲家母的身份去张家找儿子的出丑场面,就和《傲慢与偏见》里的本内特太太神似;后者听闻达西先生向二女儿伊丽莎白求婚后欣喜若狂,到处吹嘘宾利先生将娶自己的大女儿简、不料宾利却一去不返导致自己颜面尽失。这两个人物形象有着一样的精神血缘:都是内心狂喜于子女将与经济、社会地位远高于自己的人联姻,嘴上却绝不愿意承认高攀,代表着较低阶层中奇异地将极度的自尊与自卑统一于一身的某类母亲。同一作品中的迂腐书生冯光祖,缝扣子之前要先分析扣子易掉的原因,列举出第一、第二、第三;求婚这样的大事更要分析清楚,向姑娘陈述五点理由。这个人物显然是部分承袭了奥斯丁笔下的柯林斯形象。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共陈述了四点理由。但柯林斯这个形象明显比他的后来者冯光祖要立体、自然得多。柯林斯从头到尾的所作所为,都表明他就是那样一个肤浅、一板一眼、装腔作势、缺乏分寸感的人,这样的人会在求婚时陈述四点理由一点都不令人意外。而冯光祖是一个品行、学问都无可挑剔的青年教授,只是为了给他的求婚对象一个更合情理的拒绝理由,作者才有意给他贴上了一个迂腐的标签,借用了柯林斯的桥段,并且还在一剧中用了两次。这一标签贴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是突兀的,与其性格特点格格不入,套用的痕迹严重。
由于生活环境、所处时代、人生经历不同,杨绛的创作也呈现出与奥斯丁不同的方面。在奥斯丁的年代,1800年左右,“因为乡绅家的子女不能自食其力,可干的职业也很有限。长子继承家产……老姑娘自己没有财产,就得寄人篱下;如果当女教师,就跌落到本阶级的边缘上或边缘以外去了。一门好亲事,家家都挣扎着向上攀附,唯恐下落”i。对奥斯丁小说中的女性来说,不存在追求事业的可能,时代政治的风云也照不进她们在英国乡镇的闺房,只有指向婚姻的爱情才是唯一的正经事,她们都是张爱玲所谓的“女结婚员”,人生中唯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争取结婚的机会,似乎幸福的婚姻就是人生的彼岸了。当一个多世纪过去,到了杨绛的时代,女性的天地显然要广阔得多了。作为女性作家,与奥斯丁一样,杨绛关切的题材仍主要在于爱情婚姻,但时代毕竟令她笔下的女性活动空间更广阔、人生选择更丰富、价值取向也更多元。王安忆曾这样形容自己与张爱玲的文学承传关系:“我可能永远不能写得像她这么美,但我的世界比她大。”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杨绛与奥斯丁的传承关系。杨绛的作品虽然主要表现对象仍为爱情、婚姻,但同时也囊括了女性的事业、社会政治生活、人生哲學思考等内容。比如小说《事业》以杨绛自己在王季玉女士的私立振华女中求学、留学归国后当校长的经历为蓝本,讲述了一群事业女性在抗战时期艰难维持私立求实女中的故事,塑造了将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周默君(王季玉)、为坚持自己的职业初心而不愿做求实校长的陈倚云(杨绛)。《璐璐,不用愁》写女大学生璐璐在犹豫摇摆中失去了两个可能的结婚对象,同时却收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生命于是打开了一种新的、更高的可能。《洗澡》以许彦成、姚宓的爱情贯串始终,背景却是三反运动时期的文学研究社,研究人员在运动中战战兢兢、力求过关,展现了时代政治对知识分子的巨大压迫,以及各色知识分子在压力下穷形尽相的表演。
奥斯丁只写未婚男女的恋爱,从未涉笔已婚男女的婚后生活。到了杨绛这里,她既写未婚男女的恋爱,也写婚姻生活和婚外恋,并且杨绛写得最多,写得较好、较有深度的作品也是后者,比如《洗澡》 《大笑话》 《小阳春》《鬼》等篇。从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来看,奥斯丁终生未婚,而杨绛24岁结婚,婚姻生活占据她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关于钱锺书小说标题《围城》的著名诠释“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就是她给出的j,可见她对婚姻生活的深刻理解。杨绛笔下的婚外恋故事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隐形结构:婚姻内的一方(绝大多数时候是男性,偶尔是女性,如《鬼》中的贞姑娘)厌倦现存的婚姻或婚约,试图向婚姻外突围,在遇到现实的、通常并不是十分强大的阻力时便放弃,退守回原地。杨绛是一个理智、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她笔下的人物也都理智、现实,从来不跟现实正面对抗,特别“识时务”,懂得顺势而为。唯一的例外是《ROMANESQUE》里的叶彭年,居然想要抛弃一切——父母、学业、闺秀未婚妻,带着妓女恋人逃走。作者在小说中一再强调:彭年是一个资质平凡的实诚少年k。也许在杨绛看来,只有少年心性才会做出这样不理智的举动。彭年爱情的失败,是爱情在强大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的象征。在杨绛作品中,现实固然是无所不在地强大,婚姻作为现实的一部分,哪怕是无爱的、各种因素都不合理的婚姻,也是一桩强大的存在,爱情的力量在婚姻这一现实存在面前渺小、脆弱得不值一提。如果说奥斯丁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普遍渴望走入婚姻,那么杨绛笔下的人物、尤其是男性人物,差不多都渴望突破已有婚姻;奥斯丁的女主人公们都如愿以偿了,而杨绛的男主人公们都失败了。
奥斯丁喜爱喜剧,她的六部小说全部是大团圆结局。这位个人爱情生活不幸的作家,却是位爱情、婚姻的理想主义者,对成全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近乎偏执。而杨绛虽然也善于创作喜剧,但对大团圆结局似乎没有兴趣。她的所有小说、戏剧中,除刻意续写的《洗澡之后》外,唯有《称心如意》可以算得上是大团圆。她写情感喜克制不喜夸张,情节设置上本能地回避和淡化一切剧烈冲突和大喜大悲的情感表现,倾向于把故事处理成 “几乎无事的悲剧”。比如《洗澡》,姚宓主动与许彦成分手了,许彦成携夫人一起离开文学研究社去了最高学府工作,姚宓虽然心碎神伤,但依她的性格,一定会理智地尽好人生责任,照顾好母亲,而不会任自己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而依照现实的逻辑,许彦成也会履行丈夫的义务,也许会怀念姚宓,但决不至于难以自拔。《大笑话》 《小阳春》中的爱情都以失败告终,主人公在既有秩序面前自动退却,或许令人惋惜,但并不令人十分悲伤。杨绛虽然留学欧洲、西学修养深厚,但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审美倾向更多的仍是中国古典式: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温柔敦厚l。
在诸多方面,奥斯丁对杨绛的影响,或者说杨绛对奥斯丁的借鉴应该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杨绛对奥斯丁的传承不可能墨守成规,必有所新变,作家塑造的是自己的文学世界。重新审视杨绛与奥斯丁的文学关联并进行一些比照认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文学的世界性流变,同时也能更切近地评价杨绛的创作成就。
【注释】
a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56页。
bcdfgi杨绛:《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杨绛全集》 (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59页、253页、246页、250页、253页、245页。
e杨绛:《隐身衣》,《杨绛全集》 (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0页。
h《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李纨说凤姐“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意指凤姐于人情世故聪明剔透、无所不察(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j《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全集》 (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45页。
k“他不爱读书,不会对付抽象问题。可是处理事情,他又有天才;又生成一副忠厚心肠,肯替人出主意,不怕被利用。”“叶太太直为儿子担忧,人长得比父亲都高大,心地却老实得像孩子。看他相貌俊秀,不像笨,却不肯念书”。(杨绛:《 ROMANESQUE》,《杨绛全集》 (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14页。)
l胡乔木对杨绛《干校六记》的评价。(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