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修到嶅山上 桂林茶香飘四方

2018-12-03 02:02刘芳袁坤林朱尧佳
源流 2018年6期
关键词:茶山茶农工作队

刘芳 袁坤林 朱尧佳

“节前采龙井,节后摘水仙”,清明前后是桂林村的村民最为忙碌的时节。嶅山上大大小小的茶园一片新绿,嫩叶芽翘立枝头,放眼望去,随处可见茶农忙绿的身影。

这个处于龙川县西部边陲的小山村,四面环山,仅一条路可进出,却是全县最有名的茶村,种茶历史悠久,几乎家家种茶。“村里最老的老人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种茶的,大家从小的记忆就是上山采茶。”桂林村支部书记邹锦辉告诉记者,以前都是村民自己种自己加工,茶园分散,产量靠天,工艺比较落后,所以销量也少,外面大家都知道桂林茶。但村民的收入却不高,村民生活、生产条件也有待提升,是2016年省定贫困村。

2016年5月,深粮集团扶贫队进驻桂林村,深入调查发现,桂林村海拔1100多米,山高气温低,土质适宜茶树生长,种茶传统悠久,村民也乐意种茶,决定要帮助桂林村做大茶产业。

修茶道 采茶省时质量好

“以前上茶园只能步行,来回要走3个多小时。”茶农李茂青说,嶅山山路崎岖,以前采茶都是早上上山,傍晚挑茶下山,采摘的茶叶在麻袋里闷一天,口感和质量都打折扣,销量和价格受影响。

扶贫队进驻后,出资60多万元帮助村里修建了3条茶山道,覆盖了桂林村90%的茶园。

“现在车子能开到茶园边,方便多了。”李茂青说,采摘的茶叶能及时装车运到厂里加工,不但提高效率,而且及时炒制的茶叶新鲜度和口感好,品质上去,销量和价格都增加了。

修了茶山道,村民种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原来一些偏远的茶山,现在都重新耕种起来。邹锦辉告诉记者,现在村里茶叶种植面积约5000亩,去年全村茶叶总收入1000多万元,利润近400万元,人均收入大幅增加。

搞培训 提高竞争力

“想要将桂林村的茶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就必须改变过去各自为政、工艺落后、靠天种茶的状况。”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穗阳表示。

驻村以来,扶贫工作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龙川县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到村委和茶园传授种茶技术,提升茶农种茶、管理、炒茶和销售技能,增强茶农生态种茶、绿色种茶的意识,并提出控制从采茶到炒茶的时间间隔,从而提高茶叶品质。2017年,欧阳师傅桂林茶专业合作社的嶅山牌桂林茶被评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极大地鼓舞了茶农种茶的信心和积极性。

“有专家指导,大家种茶也更有信心,也敢于尝试多品种种植。”邹锦辉说,村民原来种的基本都是水仙,现在引进了黄金桂、金萱、龙井等品種,桂林茶从乌龙茶到红、黄、白、绿茶都有。“作为村干部,我带头种了2亩龙井,今年清明节前采了,收入大概4万多元。大家看到效益,也愿意多尝试。”邹锦辉说。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工作队还组织小规模种植的茶农加入合作社或公司,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进入市场。目前,村里有21户贫困户入股南越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茶农采摘的茶青,以60元一斤价格卖给公司,不仅省时省力,收入也有增加。目前,村里成立了欧阳师傅桂林茶专业合作社、嶅顶峰茶叶种植合作社等五家合作社,拥有“嶅山”“嶅顶峰”等品牌,经营模式的改变,也进一步增强了桂林茶的市场竞争力。

做宣传 拓宽销售渠道

为加强桂林茶的推广,扶贫工作队、合作社和茶农在市、县、镇等上级领导下,积极组织参加各种茶叶宣传、展销活动,进一步提升桂林茶的知名度。

2016年5月,“唱好山歌·行走茶山”河源媒体茶山行活动在桂林村启动;2017年12月,河源市举行茶文化博览会,桂林村茶农积极参加,与各界人士共同探究茶产业发展;2018年1月,河源市召开首届扶贫镇村茶园展销会,桂林村各合作社、产茶大户和茶农积极参展,结识新客户,拓宽销售渠道。

“我们必须把桂林茶这个牌子擦亮、打响。”义都镇镇委书记黄智峰说,镇里已经开始整修桂林村到镇中心的道路,今年将在桂林村举办首届茶叶节,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赏、共品桂林茶,借力做大桂林茶产业。

猜你喜欢
茶山茶农工作队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快乐茶山行
茶山谣
万亩茶山 十里飘香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