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参照点对翻译中话题结构转换的阐释力

2018-12-03 08:46刘秀苗刘著妍
关键词:主语命题汉语

刘秀苗,刘著妍

天津大学,天津 300350

一、引言

认知参照点理论是认知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该理论,人在体验和感受世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寻找事物间的联系,通过先认识一个较明显的物体就可以认识到最终要认识的目标物,先认识的那个凸显的物体即为认知参照点。在Langacker看来,认知参照点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每时每刻日常经验中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它体现的是一个“通过激活某一个实体以建立起与另外一个实体的心理接触,即,使之获得意识的单独重视”的认知过程。认知主体C(conceptualizer)是指客观世界中完成认知活动的个体,一般来讲指的是人类,在翻译过程中指的是译者。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通常会选取更容易被注意到也就是凸显性更强的一个实体作为认知参照点R(reference),通过对认知参照点的认知,认知主体激活了一个包含认知参照点R的特定的认知领地D(dominion),认知领地还包含了由认知参照点可以直接达到的一系列范围实体等。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首先将注意力投向较为明显的认知参照点R,然后在这一参照点的附近寻找,从而找到最终的目标T(target),完成对目标的认知过程。

对于话题结构的理解,语言学家们各抒己见。不同语言学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话题的定义和观点也不同,因此,关于话题结构的定义,没有一个准确完整的概念。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中,话题的定义不同,或属于句法概念,或属于语用概念。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话题分为广义话题和狭义话题,句子话题和结构话题,或话语话题和语篇话题。本文中将话题结构看作是一种参照点现象来研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不同,话题结构也有很大差异。

认知参照点对很多语言现象如所属结构、代词先行、话题结构等都有强大的解释力。其中,在话题结构中,认知主体往往先找到一个认知参照点也就是句子的话题,通过参照点激活目标体,此时,目标体通常是一个命题而不是具体的实体,这是话题结构的参照点现象与其他结构最大的不同。在翻译中,由于英汉语言差异,句子话题的位置和表现形式不同,就需要认知主体通过选择认知参照点来准确认识句子话题,实现话题的准确转换,保障译文的准确性。

二、基于认知参照点的话题结构分析

(一)话题结构简述

话题,也叫作主题,其理解与定义在不同的语言学研究中都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英语中,话题常常是无标记性结构中的主语,也就是说主语与话题是重合的,但也有其他情况。而在汉语中,由于汉语不像英语一样语法严格,话题与主语往往较难辨别。通常来说,汉语中出现在句首的成分就被认为是话题。话题和主语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语是一个句子中的固有成分,是句子的内部参照点,由主语引向宾语等成分,主语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是不可缺少的。而话题是句子的外部参照点,它与句子的关系在语法意义上来说是松散的,不是一个句子的必需成分,丢掉话题,句子在语法上仍然成立且正确,但从语用意义上来说,话题为句子的概念化提供了必要的语境和知识,为人们准确理解句子提供了支撑。没有话题,整个句子的语义可能会模糊,传达的信息也不完整。国内语言学家徐列炯和刘丹清认为,汉语的话题语法化程度较高,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甚至小句都可充当话题。汉语中有和英语使用习惯相仿的“主语+谓语”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主语与话题是重合的,翻译时不需要进行大幅度的转换。汉语也有“话题+评论”结构,对于这种结构就需要进行话题结构的转换。这两种结构也同样存在于英语中,但话题评论结构相对而言较少出现,英汉两种语言在话题结构上的不对等,给译者的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正因为英汉话题结构的不同,翻译中对话题结构的转换才具有很大意义。

(二)话题的认知参照点模型

在分析话题时可以发现,不管话题与主语是否重合,话题与句子都是参照点与目标的关系。读者在看到一句话时,话题首先充当着认知参照点的作用,为目标提供认知路径。话题会引发一个与话题有关的知识域,这个话题激发的认知域即为该话题的领地。认知主体要认知的目标正存在于这个知识域中。话题在被激活的知识域中为认识主体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认知路径,引导认知主体找到认知目标,这个知识域也为话题的正确理解提供了语境。话题的认知参照点模型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C表示的是认知主体(conceptualizer),D为话题所激发的认识域(dominion),R表示认知参照点(Reference),即为话题,T(Target)为要认识的目标,在话题结构中目标是一个命题而不是一个实体。最开始,认知主体找到最初的话题即认知参照点R1,通过R1认识到命题即目标T1。由于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不断前进的,在完成了对T1的认知之后,认知活动继续进行。在对T2的认知过程中,前一个话题的目标T1已经被认知,因此,它此时充当着认知参照点的作用,也就是说,随着认知的持续进行,认知参照点发生了动态转移,T1此时相当于另一个认知参照点R2的作用,R2激活另一个认知域D2,并在D2中找到目标T2。随着认知参照点的转移此时就形成了一个认知路径。认知主体通过对话题的认识,话题激发了一个有关的知识域,提供了多种可能的路径,而认知主体通过其中一条路径达到对目标的认知。话题的认知域是由所有可以参照话题进行解释的命题组成的。由于两个认知域D1与D2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集,才为目标T1转化为认知参照点T2提供了可能性。认知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图中仅展示了一个认知参照点的动态转移,但随着认知活动的推进,句子话题的不断变化,参照点也应该是一直转移变化着的。

三、翻译中的话题结构转换

(一)凸显引发的转换

凸显来自完型心理学,指人们在观察一个情景时,往往会在这个情景中选择一个最明显、最能吸引注意力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一般来说,在同一个认知域中,具有凸显的物体更容易获得认知主体的注意,也就更可能会被选作认知参照点来引导认知主体发现非凸显的目标物,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简单的认知规律。正如Langacker用星空现象解释的一样,在同一片星空中,有的星星会更亮一些,认知参照点就如最明显的、最亮的那颗星星,此时的认知参照点具有凸显性,而要认识的目标物可能就是在这颗星星旁边不怎么亮的星星。凸显的物体获得注意之后,为认知主体提供认知路径,认知主体就可以将注意力投向要认知的非凸显的目标,此时,要激活的目标就可获得凸显而成为认知主体的概念焦点。如: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在这句话中发挥着认知参照点的作用,人们在读到这句话时,首先在脑中形成的是“台上”这个认知参照点的形象,建立起了由“台上”到“主席团”这样一条认知路径,接着凸显的主体从“台上”转移到了“主席团”上。

在话题结构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凸显的成分往往也有所不同。这就给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翻译时,要通过对认知参照点的寻找,找到源语言真正想要认知的目标命题,再通过话题结构的转换,翻译为符合目标语语言习惯和句子结构的译文。一般认为,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汉语是话题凸显的语言。在英语的主谓结构句子中,话题与主语是重合的,因此,翻译时不需要话题结构转换来找到句子话题。但是在其他句子中,主语与话题不重合,主语与句子要表现的话题完全不同。此时,处于主语位置的成分具有凸显性,但不是句子话题,句子话题往往隐藏在句子其他成分中。由于汉语习惯使用话题在前、评述在后的句子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话题结构转换,想办法找到句子话题将其置于汉语的句首。也就是说,将英语中具有凸显的主语先作为认知参照点,通过认知参照点找到目标物,将凸显置于目标物之后,再将话题结构正确转换,从而达到翻译的准确性。翻译时,译者需要找到源语言真正想要说明的目标物,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中符合译语习惯的行文。比如,在主语加谓语的英语句子中,找到话题,赋予其凸显性,接着将其转换为话题加评述的汉语句子。

如,原文:You don’t grow the grain you eat and you don’tmake clothes youwear.

译文:你吃的粮食不是你自己种的,你穿的衣服也不是你自己做的。

在这个译例中,“you”是认知参照点,是句子的主语,具有凸显性,在引出“grain”之后,凸显的主体就转移到了句子想要说明的话题“grow the grain you eat”上,此时,英语句子中的宾语具有凸显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整个句子其实可以转化为:“the grain you eat,you don’tgrow”这样的一个话题结构,也就能整理出一条以“the grain you eat”为话题,作为认知参照点,到命题也就是认知目标“you don’t grow”的认知路径。在译成汉语时,将具有凸显性的宾语作为话题置于句首,引出命题。后半句同理,这样就把原文翻译为了符合汉语习惯的译文,原文的“主语+谓语”结构转换为了“话题+评述”结构。

(二)动态性影响的转换

认知参照点的选择,认知途径的建立到目标的激活,整个概念化的过程不断变化发展,具有动态性,这种动态过程使得前一个认知参照点和接续生成的一系列参照点构成了参照点链。正如上图中的认知目标T2很有可能并不是认知的终点,认知活动会继续下去。在话题结构中,话题激活一个认知域,目标命题位于这个认知域里,话题通过其认知参照点的作用,在听话人心中建立通往目标命题的心理路径,满足情景的需要,达到认知的目的。由此可见,一个话题结构的建立,也需要激活认知域,建立有序的心理通道,因此,其内在本质是动态的。在英汉翻译中,话题转换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心理路径的建立以及参照点的不断转移上。

参照点的转移变化在延续性的主位推进模式中最能得到体现。在布拉格学派看来,主位是一个句子的话题,或者说是句子叙述的对象。一些语言学家总结了几种基本的主位推进模式,其中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也就是梯型主位推进模式,指的是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这样,相对而言,前一句引出了后一句的话题,比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茎;竹茎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而在参照点模式下,这种推进模式其实相当于参照点的不断转移变化。在动态性的影响下,随着参照点的转移变化,人们对句子的理解不断深入,认知路径也逐渐明晰。然而,由于汉英话题结构的不同,对同样话题的阐释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要采取恰当的手段,通过研究句子中话题,作为认知参照点动态转移,整理出一条心理路径,再进行话题结构的转换,创造出准确通顺的译文。

如: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译:Alongside the Lotus pond runs a small cinder footpath.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now at night,it looksmore solitary,in a lush,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On the side where the path is,there are willows,interlaced with some otherswhosenames Idonotknow.(朱纯深译本)

分析中文原文可以发现,原文文体属于散文,主语不明显,句与句之间联系也不甚紧密。首先,出现在译者脑中的认知参照点应该是“荷塘”,荷塘可能引发出一系列有关的形象,例如,水、荷叶,等等,从而形成一个认知域。通过荷塘指向话题“这是一条幽静的小路”,此时开始了对“小路”的描写,引发了关于小路的话题“白天……”,关于“小路”,此时它具有凸显性,同时也充当着认知的目标体,而随着句子的发展及认知的进一步加深,小路开始充当着认知参照点,引出要认知的目标“树”。但是,第三句开始的话题是“荷塘四面”,命题是对树的描写,由于英语不像汉语一样结构松散,就需要对这句话进行转换,此时通过对第三句分析,可以看作是对前一个命题“小路寂寞”的原因做解释,在翻成英语时,译者将第三句也处理为“小路”的命题。再从第二个认知参照点“小路”引向要认知的目标“树”,这样就整理出了从荷塘到小路,再到树的认知路径。整个译文的走向也是随着认知参照点的动态转移,对话题结构进行转换处理。

四、结语

认知参照点理论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普遍存在于语言现象中。认知参照点的凸显性与动态性特征都为解释很多语言现象提供了帮助。认知参照点对话题结构的强大的阐释力,为我们成功进行英汉文本翻译提供了方法和指导。本文通过对话题的认知参照点模式的研究,探讨了凸显性与动态性对英汉翻译中话题结构转换的影响,同时指出了英汉话题结构的不同以及翻译时译者对话题结构转换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主语命题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