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庆国 刘呈呈(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25)
引言:电动汽车以其低碳,环保,轻便,操作简单等优点深受广大市民及客运公司的喜爱,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替换掉以前的传统车,换上新能源电动公交,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在资源枯竭,环境告警的今天所做出的应对之策。电动汽车如果要走的更远,对于产品的检测,质量把关,车辆路试等要严格要求。国家标准也应对行业起约束作用。
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装置,驱动力传动装置及各种可以完成相应工作内容的装置。其中,动力电池、BMS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这也是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最大的同。其他构造电动汽车则与传统汽车大相径庭。
1.1、驱动装置。电动汽车以动力电池为电源,电动机利用蓄电池提供的电能,驱动车辆前行。在国内电动市场上,较早的车型一般使用铅酸电池,由于其能量的密度不高,充电时间太长,寿命太短等缺点,逐渐被能量密度高,寿命较长,充电速度较快的三元材料锂电池所取代。国内外电动汽车锂电池供应商中,LG Chem公司生产的电芯,是一种良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备选材料。
用于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应有的功能指标和经济指标包括:(1)安全性;(2)比能量;(3)比功率;(4)寿命;(5)循环价格;(6)能量转换效率。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电动车的合用性、经济性。
1.2、电池管理系统。BMS全称为Bu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第二大与传统汽车的不同之处,电池管理系统负责动力电池各个单体电压、温度的采集,与仪表通过CAN网络通讯,将电池信息显示在仪表上;与整车控制器及电机通讯,执行单体电压过低,温度过高时的限功策略;进行放电电流的检测;与充电机进行通讯执行充电等相关事项。BMS作为行车过程中的检测与指令发出装置,在检测到相关参数异常后,会立即通过CAN网络发出指令,使车辆进行相应的预警乃至紧急停车。
1.3、排放。电动汽车使用电力驱动,在驱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故不存在尾气排放的问题,这使得电动汽车作为被冠以“新能源”的名号,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政策补贴。
1.4、通讯。电动汽车是运用CAN网络来通讯的,通讯标准为通用CAN2.0标准,整车分为3路CAN线。作为BMS厂商,CAN0为内部CAN,用以BMS模块间的通讯,CAN 1为充电CAN,用以与地面充电桩通讯,CAN2为整车CAN,用以与整车控制器、仪表等通讯。CAN网络协议参考SAE J1939,CAN2.0B,EV-CANBUS20051114等。总线传输速率:250Kbps。
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行业正在进行着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的挑战,电动汽车作为物竞天择的胜者,拥有着传统汽车无可比拟的优点,却也有着相对于发展了一百多年已经趋于完美的传统汽车的缺点和不足:
2.1、电动汽车的优点。研究表明,同样质量的原油,直接提炼由传统汽车使用,与送至发电厂发电供电动汽车使用相比,电动汽车的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很高,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与硫化物、氮化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噪音较小,提高了车内乘客与车外人员的舒适度,减小了噪声污染,有利于夜间居民区行车。
2.2、电动汽车的不足。国内的电动汽车主要以电动公交及旅行车为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动力电池体力过大,在增加了车身重量的同时,使得车辆笨重,车型较大。2.动力电池价格较贵,上文所述LG Chem电芯一块的价格在400~500元,以东风襄旅为例,动力电池成本在15万~17万左右,成本较高。3.动力电池单位储能较低,以LG Chem电芯为例,在国内外属于技术领先状态,但其电芯储能问题还有待改善。4.电动汽车较于传统汽车,其售后维护较为不便,若动力电池内部单体存在问题,则需要整个拆箱更换并复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此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50份,通过纸质文件分发50份,共计10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回收数据的分析,其中有效数据共95份。得出以下结论:
电动汽车的发展得到了大部分民众的支持,绝大多数消费者会考虑购买电动汽车及其周边商品,同时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报以很大的希望,民众的支持使电动汽车的发展得到了极有利的保障。
数据显示,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也更能接受电动汽车的消费行为,相对而言,老年人因为对电动汽车相关知识的不熟悉,导致其对电动汽车的消费持消极态度,不利于电动汽车的发展。
综合科技的发展,环境保护,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因素,发展电动汽车是一件刻不容缓且需要被大力支持全民响应的产业化行为。其可行性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电动汽车在消费阶层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保证汽车质量和安全性的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可行的。普及电动汽车,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三线城市民众选择电动汽车的热情度不高,在于传统汽车进行市场竞争时,电动汽车由于其高故障率,不稳定性,配套设施不全等相关影响使用体验的弊端将被无限放大,这些亟待解决的潜在不可靠因素都是制约电动汽车的发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