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发动机燃用水乳化柴油的研究进展
王小琛,汪映,陈振斌,刘燕霞 (1)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自燃温度
陈若龙,韩永强,李润钊,张一鸣,安东,孙博 (10)
排气早开角对低散热Atkinson循环汽油机能量分配的影响
刘阳,何义团,韩翠杰,袁晨恒 (16)
基于响应面法的内燃机曲轴优化
王虎,洪锦,裴精精 (21)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性能试验及应用
叶年业,杨晓,蓝志宝 (26)
基于模拟计算的GDI发动机燃烧室优化设计
李学伟,凌鑫晨,曹波 (32)
当量比对CNG发动机动力及排放性能的影响
黄丫,林学东,张福君,喻莉娟 (39)
EGR氛围参数对柴油机颗粒物氧化特性的影响
高鉴,陈庆樟,许广举,赵洋 (45)
DPF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唐成章,毕玉华,徐松,申立中,雷基林 (50)
旋转式过滤体颗粒捕集器流场分析
刘冠麟,刘轩钰,周媛,冷淳,郭黎杰,马进仕 (55)
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燃烧波动特性分析
杨甜甜,王铁,乔靖,高吉,冯以卓,孙丹丹 (62)
镶圈内冷一体活塞的数值研究
刘瑞,邓立君,苏道胜,林志雷 (67)
冷热冲击工况下发动机冷却水套传热分析
吴飞,李培杰,詹洁,张希 (73)
侧置式重型柴油机中冷器和散热器布置形式对冷却性能的影响
赵慧,魏名山,宋盼盼 (78)
柴油机排气管长度对排气温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郑贵聪,卢双双,陆国栋 (83)
轻型汽车实际行驶排放评估方法研究
马志成,赵伟,王玉伟,闫峰,张罗伟,牛智海 (87)
第2期
火花塞对汽油机缸内湍流的影响
王秦燕,汪春梅,钱叶剑,张梦圆,迟昊 (1)
一种基于双喷嘴模型的涡轮等效流通面积计算方法
李梦钰,石磊,张慧龑,李华雷,刘胜,杨震寰 (9)
喷油控制参数对中置喷油器GDI发动机喷雾及燃烧的影响
杜家坤,陈泓,李钰怀,冶麟,张双 (17)
发动机活塞环-缸套低摩擦设计仿真分析
李炯,王雅萌,龚金科,刘伟强 (23)
基于GT-Suite的活塞环-缸套摩擦特性研究
刘建敏,康琦,王普凯,刘艳斌,何盼攀 (28)
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能试验
耿莉敏,李士杰,李慧梅,陈阳,程清波 (35)
基于多因素神经网络模型的柴油机NOx排放预测及试验研究
冀树德,高华伟,
邬旭宏,刘志刚,张伟,郝冀雁,陈东峰,李全,梁玉明 (41)
车用发动机润滑系统最低润滑油供给量研究
倪计民,金文华,李国庆,李佳琪,白炳仁 (46)
基于NEDC工况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匹配研究
高干,倪计民,石秀勇,苏锦磊,李佳琪 (51)
基于虚拟样机的3缸机曲轴系扭振分析及优化研究
董俊红,李伟,杨征睿,刘佳鑫,聂尔冰 (57)
含水乙醇汽油对发动机NOx排放的影响
叶燕帅,凌华梅,牛彩云,谭艳,李春青 (64)
EGR阀升程规律对重型柴油机瞬态工况排放特性的影响
楼狄明,文杰,孔德立,谭丕强,胡志远 (68)
高原变海拔对柴油机缸压信号的影响分析
甘庆良,刘震涛,张宇 (74)
基于柴油机排气热管理的喷油策略控制试验研究
王建,曹政,张多军,刘胜吉 (79)
基于有限元法的热套凸轮轴冷却工艺研究
赵蛟,邹宏,余超,唐斯琪,姚进 (87)
第3期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缸内流场仿真校核方法探究
顾鹏,葛鹏辉,许敏 (1)
喷孔数调控活性分层对乙醇-柴油双燃料燃烧的影响
欧彪,成晓北,董世军,卢宏广,杨灿 (8)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冷却系统性能仿真
刘建敏,康琦,王普凯,刘艳斌,董意 (16)
基于冷却液温度的内燃机能量流试验研究
郑宝均,刘敬平,邹鹏,刘琦,胡涛 (23)
柴油机掺烧生物柴油NOx和Soot排放控制研究
郑佳,周斌,闫嘉楠,南靖雯 (31)
柴油碰壁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苏蒙,张欣,张纪宝 (37)
燃烧室缩口尺寸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段浩,马凡华,宋盼盼 (43)
柴油机振动速度特征参数与供油提前角异常故障关系研究
唐娟,魏庆檀,胡云萍,程勇 (48)
基于有限元的活塞组摩擦产热计算分析
王普凯,康琦,韩立军,何盼攀,董意 (53)
柴油机连杆小头与活塞销轴承润滑特性分析
张忠伟,刘继林,宋现浩,张利敏,赵志强,刘玉婷,梁玉明 (59)
超高压共轨柴油机油气室匹配仿真研究
周磊,刘振明,杨昆,王银,王小说 (67)
柴油机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与软件设计
李捷辉,胡立,段畅,刘婧,张隆基 (72)
GPF对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
闫峰,颜燕,王玉伟,戴春蓓 (77)
稀释气体对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储利民,何卓遥,朱磊 (81)
经济性驾驶模式控制策略与应用技术研究
李卫兵,吴琼,陈东峰,邬旭宏,杨天军,张伟 (87)
第4期
残余总线仿真平台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
熊杰,金振华 (1)
汽油机爆震在线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张志谋,郑圣彬,陶文辉,杨涛,陈京瑞,石磊 (6)
基于氧传感器模型的空燃比精确控制器开发
李捷辉,刘婧,吴兵兵,张隆基,胡立 (11)
柴油机高原燃烧特性研究进展
周广猛,刘瑞林,焦宇飞,杨春浩,张众杰,李浩 (17)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多参数特征分析及固定式应用设计
冀树德,刘志刚,杨天军,闫少锋,刘逢春,唐智,张伟,闫瑞琦 (22)
基于摩擦磨损的柴油机活塞裙部型面设计
陈丽,李剑光,赵文斌,熊培友,辛峻峰 (27)
车用柴油机气门间隙调整片的可靠性增长研究
胡丰泽,王小慧,王增全 (33)
发动机燃用含水乙醇汽油的排气噪声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李菲,陈振斌,邓小康,谢荣富 (40)
自由活塞发动机二冲程运行模式换气过程优化
华儒,徐照平,刘梁,刘东 (45)
低散热压燃式自由活塞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
刘阳,何义团,韩翠杰,袁晨恒,闫少锋 (50)
酚类抗氧化剂抑制生物柴油氧化及对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陈培红,王忠,吴婧,夏骅 (55)
汽油机喷油器光学油盘测试方法研究
冶麟,陈泓,杜家坤,李钰怀 (60)
燃油喷射压力对缸内直喷汽油机喷雾特性的影响
钱丁超,段加全,刘耀东,王振喜,陈海娥,宫艳峰 (65)
电控单体泵供油过程联合仿真研究
赵万林,李国岫,王兰,李治洪,王杰,何双毅 (73)
轴流式动力涡轮绝热效率特性的测试方法研究
霍学敏,姚素娟,王振彪,阎瑞乾,辛鸿,梁玉明 (79)
基于Zigbee的活塞顶面瞬态温度遥测系统
任姣,张卫正,原彦鹏,张帅,郦绍光 (83)
柴油机涡轮增压器冷却数值研究
赵丕欢,冀翼,杨建文,史丽媛 (89)
第5期
圆环旋转黏性射流破碎过程及表面波的研究
王赓,宁智,吕明,蒋中锋 (1)
柴油机SCR系统车用尿素喷雾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刘磊,邓成林 (8)
进气管喷气对柴油机加速加载过程的影响研究
王银燕,马正茂,胡松,王贺春,高占斌 (14)
考虑凸轮轴变形的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
刘洪建,白书战,李振宁,柳海涛,李国祥 (20)
增压器涡轮蜗壳开裂问题研究
谢正海,王应红,陈如彬 (26)
结构参数对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余俊波,莫春兰,汪章洁,吴胡胜,包向东 (33)
气动汽车减压装置能耗及流场分析
王三武,夏德印,王华奥,邹琳,金华胜 (37)
燃空当量比对甲醇发动机燃烧及非法规排放的影响
孙景震,姚实聪,宫宝利,彭幼华,崔连波,彭乐高,宫长明 (43)
重型增压天然气发动机国五排放优化的试验研究
杨晓力,张志雷 (49)
柴油机油底壳振动与噪声辐射仿真分析与优化
张凯成,李舜酩,孙明杰,姚通 (54)
一种柴油机瞬态NOx估算模型
熊兴旺,于津涛,高俊华,张乐乐,尚玉磊 (61)
重型柴油机SCR催化器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
石代龙,傅松,白书战,杨婷,张晓丽,王意宝 (65)
闭式内冷油腔体积对活塞冷却的影响
郝冠男,邓立君,刘瑞 (71)
压缩释放制动在重型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张英,钟跃兰,翟长辉 (77)
燃烧方式对氢内燃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
段俊法,唐建鹏,张宇,魏巍,李权才 (82)
发动机本体传热的一维CFD仿真
刘建敏,康琦,王普凯,刘艳斌,董意 (87)
第6期
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的发动机曲轴系全局振动研究
刘佳鑫,顾灿松,袁兆成,杨征睿 (1)
气流激振对涡轮增压器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谢春风,殷玉枫,曾光,赵春江,邓会栓 (9)
离心压气机非对称有叶扩压器拓稳流动方法研究
佟鼎,田红艳,
刘欣源,何海龙,刘莹,邢卫东,吉建波,李广瑞,贾晓亮 (17)
LPG掺混比对DME-柴油预混压燃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赵玉伟,牛天林,程培源,汪映 (23)
基于无凸轮式配气型线的汽油机低负荷性能研究
张鹏博,何义团,洪云,陶友东,袁晨恒 (29)
电子节气门变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
杨勇,黄福,张济明,刘冠峰 (34)
汽油机降油耗技术试验研究
尹建民,陈红兵 (42)
灰分沉积对DPF内颗粒沉积影响的试验研究
蒲云飞,孟忠伟 (50)
油膜厚度及气穴形态可视化试验研究
许成,张鹏伟,李健锋,陈卓烈,黄钰期 (55)
基于麦克风阵列和SRC-PHAT的发动机异响定位研究
曾荣,曾锐利,梅检民,贾翔宇 (60)
高压共轨喷油器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
雷霖,唐成达,赖真良,赵永鑫,张鹏 (66)
一种适于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室设计
杨舟,王忠恕,刘强,李明月,丁云龙 (71)
用于大功率柴油机控制器测试的硬件在环仿真技术
孟长江,贾利,贾晓亮,
刘涛,况涪洪,李菲菲,姜承赋,曹春芳,朱瑞武,仇会彬 (78)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进展
滕怀钰,刘佳鑫,邢梦龙,田腾飞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