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编辑部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22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2.35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2.91%。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背后除了便利的出行环境还有许多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相关数据表明,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儿童伤害致死的重要原因。
《中国儿童道路安全蓝皮书(2017)》(以下简称2017版《蓝皮书》)中指出,在造成0-14岁儿童死亡的原因中,按照死亡人数占比排列,道路交通事故成为第四位死因。
2015年,《中国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该《报告》由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编写,是建国后,我国在该领域内的第一本专业性研究报告,《报告》中很多关键性数据对于社会关注并开展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护工作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报告》指出,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我国0-17岁儿童伤害致死的第二位原因。2013年,全国涉及儿童道路安全事故共计19620起,导致儿童死亡的事故3749起。其中,全国有3994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7955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男童死亡率和受伤率均高于女童。机动车违法是导致涉及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87.09%。其中,无证驾驶和未按规定让行占多数。
浙江省死因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全省0-24岁儿童青少年交通伤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趋势(由4.26/10万下降至2.90/10万);浙江省医院伤害监测结果显示,交通伤病例占全部0-24岁儿童青少年伤害监测病例的15.1%,其中涉及机动车的交通伤中,受伤者主要为道路使用者中的脆弱人群(行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驾乘者),其中82.9%是由于与机动车碰撞造成的,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头盔能够有效降低交通伤病例的受伤严重程度。
儿童出行采用的各种道路交通方式造成的儿童伤害人数不尽相同,《中国儿童道路安全蓝皮书(2016)》(以下简称2016版《蓝皮书》)调研结果显示,步行、乘摩托车、乘非机动车以及乘小客车4种交通方式是造成儿童受伤害的主要构成,已经占到受伤害儿童总数的80%以上。
其中,乘坐机动车而受到伤害的儿童人数最多,占受伤害儿童总数的40.21%,其次是步行,占比为34.18%。另在儿童乘坐的机动车中,摩托车和小客车是两种主要事故涉及车辆,其占总量比例分别达到23.07%和11.24%。
2016版《蓝皮书》调研的8个城市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上差异颇大。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北京,平均使用率为39.6%,宁波紧随其后为39.46%,排在最后一名的长沙,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仅有8.77%。
专家分析认为,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民众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较高,而宁波的特殊性则在于它是中国儿童安全座椅集中生产地,相关从业人员较多以及产业集中的优势使得宁波总体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较高。至于安全座椅使用率低的城市普遍存在家长或儿童道路交通出行监护人老龄化和过年轻化的两个极端,这部分人群的相似点是,接受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机会较少、转变现有观念的难度较大。
2017版《蓝皮书》指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1-4岁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导致的死亡率最高,4-10岁儿童的最低,0-1岁和10-14岁儿童的死亡率处于中间水平。
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男性儿童多于女性儿童,死亡率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原因主要在于男性儿童的冒险精神远大于女性儿童,且在4-14岁年龄段,这个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6版《蓝皮书》指出,乘坐机动车发生事故时受到伤害仍然是中国各个年龄段儿童受伤害的关键原因。其中15岁-17岁的人群最容易受到伤害,占到总人数的37.64%,其次为6岁-11岁和2岁-5岁的人群,比例分别为24.15%和22.23%。
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出行方式有所不同造成的。对于15岁-17岁的儿童,交通出行自主能力已经很强,除了乘坐机动车,有些人甚至已经可以驾驶机动车。不过由于驾驶经验不足、好胜心强和操控能力不强等原因,造成了事故频发。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乘车时,不再受到成年人的特别关注,从而较少采用或者不采用安全设备,造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受伤害几率较高。
与之相对应的是,年龄在1岁以下的儿童在全年龄段中受伤害的几率最小,这与该年龄段儿童出行次数少有直接关系。不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死亡率却是各个年龄段中最高的,尤其是头部极易在事故中受到严重伤害。
上下学高峰与出行高峰重叠
儿童交通事故主要集中在暑假、周末、上下学时间段。其中,七月、八月、六月依次为排名前三的事故高发月份。而星期日是儿童道路交通事故最高发日,其次是星期二和星期三。每天16-17时和17-18时是事故高发时段。值得注意的是,7-8时和16-17时是儿童上下学高峰期,是早晚高峰事故高发期。
地区间交通伤害致死率有差异
农村因道路交通伤害致死的儿童数量大于城市,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该年龄段的儿童人口基数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道路交通设施陈旧、监督监控设备不完善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普及程度低导致了意外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频发。
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儿童数量,东部数量最少,西部数量最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道路交通安全设备越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普及程度越高,出现意外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的几率也越低。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事故受害新群体
从一些城市的相关数据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年来在交通事故发案上呈现出一个新的群体,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是家长对孩子照料不足,很多外来务工夫妻双方都在打工,造成孩子常是独自在路边、小巷中、空地上等自行玩耍,这无疑加大了交通安全事故的风险;二是他们整体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对一些交通法规或交通常识缺乏了解,孩子自然也就缺少了这方面的安全教育;三是这一群体事故多发时间在寒暑假,很多孩子利用放假时间从老家来到父母务工的城市,而父母因工作忙碌并没有时间多看护,结果导致这一时期事故呈多发态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爱护,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也不能忽视对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