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知识备考指导

2018-12-01 09:30张志先
广东教育·高中 2018年9期
关键词:官职

张志先

近几年来,识记古代文化知识在全国卷三套试题中均单独设题,一直为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在“古诗文阅读”中明确列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高考备考中应该注重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搜集、整理与识记。

一、高考考查内容

二、考查特点归纳

综合分析以上36个词(短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题干和各选项的表述,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

1. 把握表述方式

题干表述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择的是“不正确”的一项。选项的解说往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要求我们精准掌握细心辨析。

2. 深挖背后含义

选项解说的“加点词语”其实就是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关键词,而且是对这个词语的解说,当然也可能跳出文本,只要与加点词语涉及的文化知识相关,都在解说的范围之内。

3. 重在平时积累

各选项解说的“相关内容”,主要还是要靠平时积累,以此来判断解说的正误。

4. 明确考查重点

高考所考查的古代文化知识,绝大多数是在史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也就是《考试大纲》所强调的“常见”。一般来说,人的称谓、古代官职、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等经常考查。

三、备考方略指导

1. 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总结延伸,加强梳理积累

高考所考查的古代文化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课本,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有必要将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散见于各篇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作一个系统的收集整理,做到篇篇归纳,册册总结。完成这一工作后,再追求精准的记忆,这是解答古代文化知识类考题的基础和关键。当然,对于部分超出课本范围的古代文化知识,我们还应适当地加以拓展延伸。

2. 活学活用,善于联想,前后勾连,树立语境意识

我们应当清楚,积累的目的主要在于运用。做题时需要有联想课内知识的意识,把平时积累的知识调出来。高考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往往考查其语境义。因此,做题时千万不能抛开该词语所处的语境,务必要善于联想,前后勾连,明确语境中的特定含义,若仅凭经验、感觉就草草做出判断,有可能出现失误。

3. 熟悉题型,明辨是非,运用技巧,知晓设误方式

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多分析现有高考试题及各地高三模拟试题,了解命题者惯常的错误地方,并预测未来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于识别陷阱,准确答题。在这些错误类型中,有的扩大或缩小范围,比如“河南”;有的张冠李戴,比如“庙号”“年号”;有的以今释古,比如“中国”。我们在认真阅读反复辨析试题中各选项的基础上,用已掌握的古代文化知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有把握的正确选项,逐步缩小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选项。

四、重要类别集锦

(一)古代官职

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我们再看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二)人的称谓

1.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

2. 谦称。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等;女子自称妾。

3. 敬称。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4.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5. 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是女孩子十三四岁。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三)天文历法

1. 古代纪年法

(1)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2)帝王年号纪年法 。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所取定的年号大多蕴含着吉祥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2. 古代纪时法

(1)天色纪时法,即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如下: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紀时法是指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纪时。

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下表。

(3)五更报鼓纪时法,我国古代将一夜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一鼓或者叫一更(19—21点)、二鼓或者叫二更(21—23点)、三鼓或者叫三更(23—1点)、四鼓或者叫四更(1—3点)、五鼓或者叫五更(3—5点)。

(四)古代地理

1. 中国。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或中央朝廷。

2. 中华。上古时华夏族居四方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泛指中原地区。

3.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4.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5.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6.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7.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五)科举制度

1.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把有名望、有德才的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2.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是指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是孝顺父母,廉是办事廉正的意思。东汉后期,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 科举。指隋唐以后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的四书五经等,文章格式必须是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

5. 院试。明清时由各省学政主持、取得生员(秀才,别称茂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又叫童生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录取者即为生员。

6.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7.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分三场,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8. 殿试。也叫廷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时间在会试后一个月。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也叫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9.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多造在山林名胜之地。始于唐初,宋代官府鼓励大兴书院,出现了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明代因议论朝政而遭禁毁,清代时发展至千所,但多以应举为目的。

10.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11.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这是西汉太学建立的开始。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都设。

五、新题演练巩固

1.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洪武,明代第一位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B.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宜,长官为户部侍郎。

C. 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D. 唐高宗,唐朝皇帝李治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时所称呼的名号。

2.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与县相当,明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B.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C. 五更报鼓纪时法,作为古代的一种纪时法,是将一夜分为五个阶段,凌晨1到3点为四鼓或者四更。

D.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地方官吏举荐人选,被举荐者经过朝廷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干地支纪年法,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2018年为戊戌年,那么2019年则为己亥年。

B.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这是西汉太学建立的开始。

C.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也不同,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D.“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堂,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4.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湖南石鼓书院和河南应天书院等四大书院颇为有名。

B. 乡试为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但不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榜,第一名叫解元。

C.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一般有固定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D. 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主要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参考答案

1. B 户部侍郎是副长官,长官是户部尚书。

2. A 明代改为唐代

3. D “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4. B 应当是包括京城举行。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官职
人体五脏各有“官职”(下)
宰相这一官职怎么来的?
古代的任免升迁
心中有天平
《念奴娇·赤壁怀古》“周郎”一词注释商榷
《魏书·官氏志》所见北魏的武官官职特点
晚清捐官活动研究
“父母官”新注释
世袭制的起源和确立
“官职”与“天分”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