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毅华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从事植物研究,曾到俄罗斯贝加尔湖、越南、我国西藏、云南等多地进行过考察,已发表论文合计二十余篇,平日里爱看书、电影和美剧,也喜欢打羽毛球,爬山拍摄植物。
阅读不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而是贯穿我们一生的事情。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正儿八经地打开一本装帧完好的书才叫阅读,但在我看来,阅读的定义应该更广,广到随机点开一篇微信里推送的文章,阅读便开始了。这些阅读的行为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阅读的对象,有时候我们阅读的是书刊,有时候是专业论文或报道,有时候只是简单的小品或时评。
我是一名自然科学的科研人员,工作的时候经常阅读的是我的研究领域的论文或论著,而且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精读它们,因为需要及时地了解和跟进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和动态,然后才能更好地开展科研实验和工作。下班以后,我喜欢在饭后翻阅家里订购的杂志,比如《中国国家地理》《英语世界》《特别关注》。这些杂志有时候就只是随性翻阅,走马观花,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才会驻足停留,仔细品味,如果发现味道不太对口,则又继续往前,寻找下一处值得观看的内容。这种阅读纯粹是为了让白天忙碌工作的大脑在晚上放松一下,享受片刻的清闲。
睡觉之前,我则倾向于阅读书籍。以前都是阅读实体书,现在还可以选择更为廉价的电子书,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电子书阅读的体验也越来越好了。虽然每次我只在睡前阅读约半小时,但一年下来也能看完十几本书,这便是积累的力量。我看的书五花八门,就拿2017年来说,有畅销小说《三体》全集,有名家名作,如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龙应台的《野火集》,也有时下的流行作品,如《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和《皮囊》,还有一些专业书籍,如谈文章写作的叶圣陶的《文心》和《文章例话》,谈哲学的胡适的《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还看了一本关于育儿的书《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看不同类别的书所得到的体验也不同,小说类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散文类娓娓道来,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专业类则逻辑严谨,循循善诱,传授人以知识。
當然,就像有时候在市场会买到不好吃的水果一样,我也买了一些因为不喜欢最后就没看完的书,如柏拉图的《理想国》、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白岩松的《白说》。并不是这些书不好,我相信这些作品都很好,有些还是备受好评的经典之作,只是不太合我的胃口,没有继续阅读的欲望就放弃了。阅读本来就是很注重个人体验的事情,即便某本书口碑很好,但是不喜欢就不必勉强读完,换一本来读岂不更好。
此外,去年看的很多书即便当时感觉写得很好,而且一段时间内还印象深刻,但到现在很多内容都不记得了,尤其是散文集之类。这也没关系,我认为阅读本身追求的就是即刻的体验,体验过了便会在身体和头脑留下印记,即便忘记了阅读的内容,但这些印记会被保存下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思想。正因为阅读体验会给身体留下印记,所以挑选阅读的对象就很重要了,希望大家多挑名家名作来读,多读好书。
推荐的书选段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节选)
插图/王 伟 责任编辑/张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