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少莲 何小春
摘 要:随着对实用理性和工具主义教育模式的反思,人本教育着眼于对人性的洞察和对“成人”的诉求,将“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人可以是什么”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首要前提。因此,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目的上形成了高度契合。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其人本教育模式的建构关键在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育教学内容,转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关键词:人本教育;“思政课”;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9-0048-03
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明确指出:人是一切发展的中心问题。本文所谓的“人本”教育,就是基于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社会努力的目的与准则”[1]的教育模式。与西方作为一种流派或思潮的人本主义教学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意义学习和构建师生间的主体际关系稍异的是,本文在此基础上更强调以“成人”为目标,将“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人可以是什么”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首要前提。
本文以两个最基本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其一,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它是否能够又如何能够切实解决大学生“成人”的问题?其二,人本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意义何在?这种意义应如何实现?
一、人本教育的源流与影响
人本教育的提出和发展源于对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反思。国外的人本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弗吉里奥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中指出,人本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实施通才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另一位著名学者格里诺则强调了古典文化对人性养成的意义,甚至把古典文化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之一。20世纪的美国曾经历了“嬉皮士文化”的冲击,青少年也有过“颓废的一代”。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美国教育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逐步提出、实践和发展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模式,最杰出的代表是卡尔·罗杰斯。他“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代表了在许多方面与传统教育相对立的新型教育模式,核心是由“教书”转向“育人”[2]。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的人本教育理念表现为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他把幸福区分为“相对的幸福”与“绝对的幸福”,认为只有人类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绝对的幸福。他指出,唯有通过教育,完成人的自我建设,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于是,他用数十年的时间来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贯彻人本教育思想,构建起人本教育的思想体系,并探索了一系列促进人类幸福的人本教育方法[3]。
近代中国,陶行知先生是人本教育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以人为本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支撑。陶行知所强调的“人”指的是人民,他秉持“教育为公”的理念,把教育应为“人”服务确立为教育的基本价值。他以“人”的因素作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口,通过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及“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提出必须使受教育者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其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和时间。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逐步确立并完善了全民教育原则、自主教育原则、实践教育原则、民主教育原则、创造教育原则、生活教育原则和个性教育原则等人本教育理论,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但当代中国对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引起教育界重视是在对应试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来推进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的素质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人本主义教育模式的雏形。燕国材教授探讨了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关系,认为人本教育指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本教育的落实。李润洲探讨了人本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其建构,认为人本教育具有全纳性、整全性与生成性。建构人本教育,在教育目的上,要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谋求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内容上,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荣会通;在教育方法上,要着眼于人的自主发展,达成教育方法与个人成长的最佳匹配[4]。
目前,国内人本教育理念和模式正在逐步普及和深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工具主义教育模式的纠偏作用。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尚未建构起真正的人本教育模式,研究成果也相对匮乏。本文将“思政课”教学改革建立在对“人”全新认识的逻辑起点上,准确地把握“人”的意蕴,将“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人可以是什么”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首要前提;以“成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追求“成人”与“成才”的有机统一。
二、“思政课”的现实困境与人本教育模式的意义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刷下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当代高等教育在“人”的输出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思政课”教学首先面临着大学生“价值负能量”的挑战。这种“价值负能量”之突出表征有三:其一,意义世界消解。某些大学生沉迷于感性世界的浮华与浇薄,陶醉于实用主义的快感和迷幻,缺乏对人之存在 “应当如何”的关注与自觉,从而使人生的价值空间逐步坍塌。其二,批判精神萎缩。某些大學生在事关人类历史命运的大是大非面前,要么表现出肤浅的歌功颂德,要么表现出浮躁的牢骚满腹,而真正具有思想深度与历史穿透力的批判性精神却日渐萎缩。其三,终极关怀失落。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的价值短视行为、沉迷世俗的理想失落境况和纠缠当下的信念坍塌,事实上是终极关怀失落的典型表征。
事实上,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还面临另一个困境,即“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困境。所谓内在困境,是指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回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无奈、无力和无效。其表征有三: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原创性的贫弱。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思政课”教师满足于“照本宣科”的宣讲式教学,忽略了对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对前沿理论的紧密跟踪、对学生思想的全面把握和对现实问题的客观研究,导致一些“思政课”教学充满了独断的观点、说教的态度和高高在上的做派,严重脱离了实际。其二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疏离。这种疏离既源自于我们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社会负面现象,以及由这些负面现象所导致的社会满意度与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也源自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材体系的机械处理、对个别结论的教条式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粉饰太平,忽略了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所应采取的理性分析与辩证对待的态度。其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浮浅化。目前,部分教学改革以寓教于乐为名,行低俗媚俗之实,需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政课”的人本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人本教育在理论上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正本清源。究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没有做到真正解决大学生如何“成人”以及“成为什么人”的问题。无疑,“人本”模式有利于挖掘“思政课”教学的“成人”意蕴,引导“思政课”教学改革由重“术”向更加重“道”回归,由重知识向更加重人生智慧回归,由重成绩向更加重综合能力回归,由重理论向更加重生命实践回归,由重形式向更加重心灵关怀回归。
第二,人本教育在实践上有利于“思政课”触动学生灵魂。“人本”模式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以人的什么为本,以及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对这两个问题的科学回答将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摆脱传统的“空对空、两张皮”现象,让“思政课”教学能真正貼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知识能力为基础,以人格养成为中心,以身心和谐为根本,打破单一的课程观、传统的师道观、僵化的教学观、陈旧的知识观、机械的教材观、狭隘的课堂观与片面的成才观,使学生既能“成人”,又能“成才”。
第三,人本教育在产出端能够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和谐社会与幸福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大量身心和谐的健康公民,培养懂得什么是幸福、如何创造幸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本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和谐社会建设与幸福中国建设的生力军。与传统教育专注于培养“建设本领”不同,人本教育模式致力于“成人”与“成才”的双重效应,通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育人为本,实现从“眼中有分数,心中有工具”到“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幸福”的转变,让思想政治教育能贴近学生的心灵,实现对生命和心灵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创造幸福、感受幸福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
三、人本理念在“思政课”的实现
人本理念在“思政课”的实现要集中解决三个问题:其一是在观念上解决“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什么必须回归人本教育模式的问题。在现有教育模式中,“思政课”是一些“不能不学”的必修课,学生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势下为考试而学,为学分而学,为文凭而学。他们对“思政课”的开设存在着片面的先入之见和本能的逆反心态。再加上教师在应试大棒的指挥下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公式化、教条化、生硬化,并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思想政治教育离学生越来越远的事实也就不足为奇。其二是在实践上解决“思政课”人本教学改革的路径设计问题。基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承担太多的世俗或功利性目标、操作层面又过于注重技术性细节的弊病,人本教育教学模式将着力探索解决“思政课”如何从“政治说教”型向“以理服人”型、“知识传授”型向“智慧孕育”型、“简单灌输”型向“打动人心”型的回归。“思政课”只有“说理”,没有“说教”;只有为什么“是”,没有本来就“是”。我们要探索一条新路,解决如何依靠“思政课”自身的逻辑性、真理性、感染性和价值性来打动学生,抓住学生,征服学生。其三是在模式上解决“思政课”人本教育的实践形式的问题。要多维度探索人本教育模式具体化的路径,使之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平等参与式教学模式、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师生讨论式教学模式、平等对话式教学模式、专题研究式教学模式、项目引领式教学模式等为载体,促进“思政课”教学的全方位变革。
要解决好上述三个问题,建构“思政课”的人本教育模式,我们必须做好三方面的文章:
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从人是工具到人是目的的转变。围绕“成人”的主题,“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的关键是要立足三个问题,实现三个超越:一是立足于“人是什么”的认知前提,超越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引导师生在“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还是出产谋生工具”之间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二是立足于“人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判断,超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师生在“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之间做出自己的坚定回答;三是立足于“人可以是什么”的目标诉求,超越利己主义、庸俗主义的狭隘视野,引导大学生在“对我有什么用”与“我可以有什么用”之间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活。
第二,要革新教育教学内容,实现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具体要求是: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来深化教学内容,鼓励品读经典,感悟经典,交流经典,研究经典;通过反映社会现实来更新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教学能“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让“思政课”教学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同步;通过精选教学案例来拓展教学内容,要讲究以点带面,以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提升同学们“明察秋毫”的能力;通过尊重学生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大学生的灵魂深处,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奠定大学生的人格基础。
第三,要转化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从说教式、命令式、独断式到人性化、人文化、人格化的转变。要通过“思政课”“人本”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用对生命与心灵的关注取代对知识、能力的单方面关注,让高等教育教学回归其最本真的轨道。要通过关心人,满足大学生的心灵需求;通过尊重人,构建师生间的平等关系;通过解放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活力;通过发展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贯彻以人的主体地位为根本的自主性原则,以人的自由独立为根本的平等性原则,以人的需求满足为根本的动力性原则,以人的内外兼修为根本的建构性原则,以人的自然发展为根本的规律性原则,以人的健康人格为根本的导向性原则[5]1—5。其实践路径是:在教学目标上把分数目标型教学转变为人格目标型教学,在教学模式上把知识碎片化教学转变为思想孕育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把“填鸭”“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对话型教学,在师生关系上把师生疏离型关系转变为师生教学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美]费罗姆.在幻想连锁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49.
[2][美]罗杰斯.自由学习[M].伍新春,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建荣.人类幸福:人本教育的终极指向[J].伦理学研究,2012(4):130—136.
[4]李润洲.人本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0(7):7.
[5]唐少莲,周敏.论人本教育的困境及其模式建构[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5):1—5.
Abstract:With the reflection on the educational modes of pragmatic rationalism and instrumentalism,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lays stress on the insight of human nature and appeal of “being a human being”, taking “what is a human being”, “what is a human being supposed to be” and “what can a human being b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primary prerequisite, thus highly corresponding to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urses in educational objective. Faced with the realistic pligh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lies in updat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innovat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tent, transform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reforming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real life.
Key words: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urses”; realization
(責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