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 高云兵
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构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让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并且要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班级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改革的有关要求,将小学课堂构建成为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场所,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现问答式课堂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转变,首先就要考虑怎样去构建学习小组,又应该采取何种原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划分学习小组,学生成绩、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以及情感等都可以作为教师的标准,注意小组成员之间不能存在太大的差异,又要让小组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成员之间的互补。另外,学习小组内部也应该适当存在一些竞争,保证学习小组一直充满活力,教师也应该根据学习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各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微调。
在确定学习小组成员之后,就可以让组内成员共同选举一名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每一位学生成员都应该清楚自身在小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不要出现无所事事的情况。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小组长可以为每一位组员安排任务,确定发言的顺序,在一位组员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也应该认真聆听,及时对发言内容进行补充,组内应该设置一个记录员,小组长也要负责好组内记录,不能让自己小组的谈论对其他小组造成影响。
教师为学生设计学案,在学案中通过若干个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之旅,将学习任务渐进式地呈现给学生,也将学习目标渐进式地逐一突破。在小组内,小组成员要根据学案要求翻阅教材,可以通过小组间的共同努力,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小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引导他们的思路,但要避免学生不遵守课堂规则,随便与他人进行交流。在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比较模糊的地方,小组长要做好标记,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向教师发问。
在小组内自学阶段结束之后,就可以针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尽可能地通过小组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小组长可以结合讨论过程,提炼出大家都存在异议的问题。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实现一对一教学,让班级内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当小组内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其他成员也不要给予否定,而是要认真考虑其他成员的意见是否有值得推崇的地方,但是不能使小组谈论偏离主题。利用小组间互动交流解决问题,不断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生成和创新。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各小组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是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中处理出现问题,就会无法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白白浪费了课堂时间。小组在展示组内的研究成果时,需要将小组内通过交流、谈论学会的内容、重点的内容进行解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利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展示组内的探究成果。尽可能展示小组在探究过程中的拓展、生成。在小组展示结束之后,可以让其他小组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形式上可以划分为预设性合作学习和非预设性两种。预设性合作学习模式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好学习小组内的合作形式,因此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其主要过程也是依靠合作来完成的,最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非预设性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并没有制定具体的计划,而是在学习小组探究、交流过程时产生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之后,再根据问题的实质展开合作学习。不论采取何种转化策略,都要立足在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强的能力。
问答式课堂教学模式对塑造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完成问答式课堂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课堂的转化。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形成交流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等,这会实现课堂效率与学生素质的双向收益。另外,数学教师也需要不断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经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1]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胡春艳.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