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或出世

2018-12-01 09:12初中生编辑部
初中生 2018年22期
关键词:谚语西游记白云

《初中生》编辑部

承办:“尘衣之约”微信公众号

主持人尘衣:

《增广贤文》又名《古今贤文》《昔时贤文》,乃中国明代编写的儿童启蒙读物。书名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故该书最迟应写成于万历年间。内容上,该书集结从古到今各种格言、谚语,后经明清两代文人不断增补,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其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更未具真名,大略是民间创作的结晶。目前可知,清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

《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不需讲解就能读懂,其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名家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

《增广贤文》还是谚语选集,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其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即便如此,其语句却十分通顺、易懂,易于流传。

《增广贤文》有奋斗进取,也有从容淡雅,有入世,也有出世。你眼中的《增广贤文》,是否也与他人眼中同一个模样?

本期青春悦读沙龙,一起来“悦读”《增广贤文》。

白云出岫有精神

《增广贤文》全文很长。爸爸说,读了《增广》会说话。我一读,全文通俗易懂,像连珠炮,包含非常多的哲理,果然能帮助我们很多。

我最钟爱的是这句诗:“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与其说是讲道理,不如说是隽永的诗句。流水有流水的样子,白云有白云的样子,青春有青春的样子,学生有学生的样子,作业有作业的样子,玩耍有玩耍的样子,一切出于自然,符合规律,不能违反。

我查资料,最早说云出岫的是晋代陶渊明。他当官当厌了,思念故乡,“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找到了人生归宿,就归去来兮!这个有点消极。

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如孔孟之道、孙子兵法、造纸术……中国文化有数千年的思想与经验,动漫专业学生应当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学习民族文化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学习我国古文明的同时,吸收西方经典文化,坚持中学与西学并重,吸取东、西方文化精髓,拓宽学生见识,熔铸调和创造出新文化。

还有人人知道的越剧《红楼梦》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的唱词。轻云出岫,自然而然,与宝玉出场时的一惊一乍形成强烈对比。

《红楼梦》里还有个角色叫“邢岫烟”,是妙玉的朋友。烟与云相似,“邢岫烟”也可以理解成“邢岫云”。这个人物被宝玉夸赞“举止言谈如野鹤闲云”,其境界即“岫里出烟”。

我们做学生的,既要遵从内心,遵从自然,也要有奋斗精神。所以《增广》里面这句“白云出岫本无心”,顺其自然,也表现得更加积极一些。

(湖南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 文加质)

《增广贤文》与《西游记》

《增广贤文》集结了中国各种格言、谚语,成书时间和《西游记》大致相近。因此,在《西游记》中出现的谚语,又出现在《增广贤文》中的比比皆是。 例如,《西游记》第五回写到,大圣喝了一口群猴献的椰子酒,说:不好吃!猴将们就说:常言道,“美不美,乡中水”。大圣道:你们就是“亲不亲,故乡人”。第六回孙悟空大战天兵天将后,对群猴说:“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因为《西游记》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而《增广贤文》后期又经过多次修订。部分谚语很可能正是因为《西游记》的引用才收入,甚至是直接引用《西游记》作者的创作。例如,第六十二回中:大圣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第五十九回: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样的谚语在《西游记》前未见典故,很可能是《西游记》的原创。

《增广贤文》与《西游记》一样,都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即使到了当代,通过学习《增广贤文》,仍然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带来有益帮助。

(张学理)

大道隐于文

知音难觅。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些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中也可看出,若能被看见、被懂得,将是人生之大幸!

总觉得孤独是人生的底色,出生时孤独地来,离开时孤独地走。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信念,做着各自的选择,朝着各自的方向前进。有的人一生做了许多件事,有的人终其一生做着同一件事,有的人一生一件事都没做好。无论怎样,若有了坚定的方向,可像苦行僧一样,只管前行;也可充满希望——这一路上绝不会孤独,路上走着走着,自会有同道中人与你相遇。

知我者谓我心忧,这种温暖,如寒夜的灯光;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既然不能理解,那就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评说去吧!

很多这样的道理,《增广贤文》处处可见。其中隐含的大道,值得我们花时间领悟。

(何金凤)

《增广》里面的“科举话”

我读《增广贤文》是在高中毕业后做放牛娃的时候。我们同一个生产队的张烈俊有一天神神秘秘地给我一个小册子,说这是孤本,千万要保护好。我一读就上了瘾,觉得这种文字,押韵、对称、有理,教人学会看世界,比之前高中课本里的文章大不相同。看完一遍,张烈俊要我还书,我立即手抄了一本留下来。这个手抄本我也时时拿出来读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这本册子里的智慧,几乎半数以上属于父母口里经常能说出的话。比如“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比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等。父母本来是文盲,但是民间口口相传的这些人生哲理,他们竟然一点也没少懂得。

再后来,人生经历和个性变化发展,对《增广》里面的有些话不能同意,但对于一些生活体验多的话,简直是常揣胸怀,含咏在口。比如“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比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比如“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比如“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若要说《增广》伴人成长一辈子,已成为芸芸众生的为人处世“圣经”,大概一点也不为过。

上世纪末,我曾应某县文化馆之邀,编写当地民间谚语,作为“五套集成”中的一部分。我找当地老百姓收集了几个月,终成一本书的手写草稿,里面汇辑了约1000条俗话俚语,都是类似《增广贤文》的句子。我家秋海哥贡献得最多。他告诉我,在我们乡村,这种话叫“科举话”,是读书识字明理的人才说得出来、用以教育下一代的话!

(章仙踪)

有一本书叫做一见钟情

小时候,父亲经常将一些富有哲理的话挂在嘴边来教育我们。如劝学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虽然我当时听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觉得,这些话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后来,我将这些话巧妙地运用在文章里,曾多次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当众朗读,抑或在报刊上发表,让很多同学羡慕不已。

一次,我与一位长者聊天。他感慨: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里的话真绝!然后,他还列举几句,并一一解说。这时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父亲平日的言语、被我奉为真理经常运用于文章以增色的句子,竟然出自《增广贤文》!

既然知道了源头,于是我追根溯源,干脆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这一借,便让我对它一见钟情,挥之不去。

我问父亲,以前是否看过这本书。他说,那个年代哪有钱买闲书看,一些是他听老人说的,一些是他从戏文里面学的。

原来如此!我都差点忘了,父亲是个戏迷,花鼓戏、黄梅戏都是他的最爱。

(张闻骥)

猜你喜欢
谚语西游记白云
西游记
西游记
白云(外三首)
西游记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我喜欢白云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