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一些班主任习惯以自己的权威管理班级。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缺乏发言权,长期处于被动、服从的“失语”状态,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受到阻碍。本文在分析“独白式”班级管理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班主任要推动班级管理转型,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和对话,努力建设民主型的班级。
1.学生处于“失语”状态。在“独白式”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和权威,学生则是被管理的对象,处于被动地位。班主任具有话语权,而学生处于“失语”状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理解和共识。在班主任以“控制”为核心的“独白式”班级管理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局限于“我说你听”。
2.学生个性发展与情感需求被漠视。“独白式”班级管理往往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与情感需求的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都是在平等交往中实现的,班主任“独白式”的班级管理,过于注重教师的说教和学生的服从,完全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
3.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被忽视。社会性发展是个体在与让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的不断成熟与变化。班主任“独白式”的班级管理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机会大大减少,师生间没有正常的交往,这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管理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地发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始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落脚点。“对话式”班级管理注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让师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共同协商、相互合作。“对话式”班级管理强调的是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管理班级。在对话和交流中,互相换位、彼此共情,进而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1.沟通:思想碰撞,知心知情。在“对话式”班级管理中,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对话中,沟通双方的心灵得以互动,思想得以碰撞。在对话中,师生充分交流成长体验和人生智慧,在平等对话交流中,学生会袒露内心世界,班主任能知晓学生的所思所想,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不断充盈。
2.开放:敞开心扉,坦诚以待。如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实现平等对话,能做到互相尊重,这样的人际关系必然能活跃班级氛围,必然也能够让学生将真实的成长体验在班级活动中主动呈现。个体的经验世界只有向着他人的经验世界不断开放,个体才能不断成长。在坦诚以待的真实对话环境中,学生可以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增加人生经验,这也是提升其人生智慧的过程。
3.自主:提升意识,促进发展。师生之间的交往最终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对话式”班级管理致力于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达成共识,进而形成班级成员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在广泛的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管理,主体性得到充分显现。
1.搭建班级对话平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班主任要学会搭建多种网络对话平台,丰富师生对话的渠道。笔者在带班实践中就通过创建班级论坛主动与学生交流,并在网上积极开展“我们能做的50件好事”“成语接龙比赛”“优秀学生推荐”“感动人物故事征集”等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班级论坛,围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方式、学习的难点等与同学或者任课教师沟通,在师生和生生间建立起沟通渠道,提高交往质量。
除了班级网络平台,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等工具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班主任要主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多元的对话平台,构建立体、全面的沟通网络,不断引导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认知结构不断重建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间的经验共享的过程。
2.制订平等对话机制。在班级规则制度的制订上,由“控制”走向“引导”,将班级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如班级公约的制订,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自主讨论制订,班级公约确定后,全班学生可以就班级公约本身或者实施情况随时提出建议,班级内定期举行听证会,全班学生讨论协商,在全体投票表决的基础上修改班级公约,从而真正实现让班级公约服务学生成长的目的。在班干部的任命上,要改变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人拍板决定的做法,班干部的产生最好是在学生本人自荐的基础上,经由全体学生共同协商、民主选举产生,以保证班干部的公信力。同时班级要实施班干部定期轮换制度,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并且要定期测评,由全体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做民主评议,从而促进班干部明确职责、改正不足,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3.丰富对话语言形式。平等对话是师生、生生和谐交往的追求,班主任要不断丰富对话的语言形式,让学生敢对话、愿对话、能对话、乐对话。班主任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多用启发式语言,对话不是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的单向传播,启发式的语言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一种点拨,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不说完、不说尽,但是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的联想。班主任更要注重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班主任要怀有一颗对学生真正的爱心,才能与学生心贴心。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生们做知心朋友。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与班主任分享,这样的教育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所以,班主任还应当通过定期家访和多方调查,更深刻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做到对学生情况了然于心。这样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付出真心,才能在每一次的对话交流中,加深师生的关系,让师生之间更亲近、更亲密,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与班集体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