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在“和”文化的引领下,秉承“胸宽如海、竞进似河、敢为天下先”的学校精神,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国际视野、领袖品质又拥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的现代公民。学校的基础教育国际化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去国外研学。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异国生活、最大限度感受国外的教育,学校开设了北美全真体验课程,学生在国外学习整整一个学期。
2014年春天,曾发生过一件让学校非常尴尬的事情。有五个孩子参加北美全真体验课程,到加拿大学习一个学期。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同时节约一部分资金,按照约定,这些孩子可以到加拿大同学家里居住。一个四年级孩子住到第三天,随住家庭的主人找到学校和带队老师,坚决要求这个孩子离开他们家。原因让人非常尴尬,这个孩子上厕所不关门,说害怕;大小便后不冲水,嫌脏臭。前几次他们以为孩子不适应,不会用他们的厕所,善意地提醒他怎样上厕所,可是提醒几次之后,这个孩子依旧如此,所以他们强烈要求孩子离开。带队老师和所在的加拿大学校做了很多沟通解释,总算才让事情告一段落。
从那以后,学校就把“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香香的厕所’,培养孩子文明如厕”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我们觉得:厕所是检验文明的窗口,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为此,我们集思广益,开始尝试与探索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正面引导,直击学生心灵 召开参加国际研学旅行学生体验座谈会,让他们现身说法,谈自己的见闻、感受等,尤其要谈谈两个国家厕所文化的差异;再让家长谈孩子从国外归来后的变化,让没有出国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国外的生活与教育。很多家长和孩子认为,为了锻炼孩子的能力,养成好习惯,应该让学生自己打扫厕所。以班级为单位,先带领学生观察清洁工人是如何打扫厕所的,让他们看到清洁工人的辛苦;再让学生观看研学回来学生做的相关课件,必要时邀请这些孩子们到班级巡回演讲;最后讨论怎样做才会让厕所更文明、干净、舒心,没有异味。学校依据学生年龄身体特点,在征得家委会赞同的前提下,从小学高段开始,学生轮流学习打扫厕所,并且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养成打扫厕所的习惯。
改善厕所环境,促进习惯养成 为了让厕所更温馨、文明,学校优化了厕所配置。每个厕所都配置厕纸、洗手液、干手机、擦手纸巾盒、足量擦手纸;学校采取开高窗、增加排气扇通风、定期放置除味宝等措施,改善厕所空气环境;按照学生不同类型的身材设计各种如厕设施。在厕所里摆放了一些花草,在厕所的墙上张贴名言警句或温馨提示,增加厕所的文化气息,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创设厕所清扫课程。老师与家长共同引导低中段孩子如何文明上厕所;指导高段孩子自己打扫厕所,细致到怎样清扫纸屑碎渣、倒垃圾桶、刷洗便池,最后把清洁工具放回原位。老师示范,手把手地教会孩子,然后放手让学生打扫。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香香的厕所’”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在打扫厕所中提高了自理能力,建立起自律意识,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普遍理解了工作无贵贱之分,自觉产生了对为自己服务人员的感恩之心;在使用公共设施时更加珍惜和爱护了,有助于孩子们公德心的培养。让他们体验到文明如厕是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一种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