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 潘小香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和能力方面的种种特征,它既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起来的,同时又反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推动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问题解决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善于发现、整理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才有可能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主要表现为遇到一个问题后不知从何下手,不敏感,找不到解题的方法,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从一年级就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已知条件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根据条件能想到什么问题,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借助画图、列表、演示等手段加深对条件的理解,增强问题意识。现在由于教师的流动性大,大循环教学的比较少,代课教师较多,随时退出的可能比较大,从而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长期有效培养,导致其问题意识普遍不强。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纯粹,习惯于从正面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我们要好好利用,小组合作,探索出更多的教学方法。例如,苏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乘法》第3页例1:20×3,课本上讲的是利用数的组成,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就是60。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课标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改进教学方法,结合课本上的小棒图,鼓励学生从不同思路探索算法,动手摆一摆,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能强制性地将课本上的算法灌输给学生。针对这道题,其实学生能想出多种算法:(1)20+20+20=60;(2)看图可知3个2捆是6捆,6捆是60根;(3)2×3=6推出20×3=60。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几种算法中哪种最好、最简便、最容易理解,学生体会到2×3=6推出20×3=60这种方法最简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探讨出的方法自己更容易接受,学生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根据算法的迁移,学生思维的发散,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1.建立错题集
错题集即记录学生错题的本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集,但是错题集不只是单纯地记录错题而已,而是把错题的类型、原因、改正措施都写上,这种方法最好是在小学中高年级教授。学生可以把试卷上的错题写在改错的本子上,复习时拿出来看一看,提醒自己减少错误,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不断的“犯错——纠错”的过程中养成发现、整理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只有具备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在细节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兴趣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情境教学法为例,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趣味性,通过创设趣味性较强的情境,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还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继而通过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低年级阶段,以故事情节引入,借助孩子善于帮助小动物的心理解决问题或闯关游戏奖励小星星,小组比赛等各种有趣的教学形式,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1.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数学学习来说,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问题,思考周全,不会产生模棱两可、主观臆测的情况。例如:5只同样大的小狗和18只同样大的小猫总价值1056元,已知1只小狗和3只小猫的价钱相等。求每只小狗和每只小猫各多少元?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两个数量关系:(1)5只小狗的价钱+18只小猫的价钱=1056元;(2)1只小狗的价钱=3只小猫的价钱。把(1)和(2)结合在一起分析,推导出5只小狗的价钱=15只小猫的价钱,条件(1)就可以换成15只小猫的价钱+18只小猫的价钱=1056元,这样就可以求出小狗和小猫各多少元。整个题目要学会从条件之间的关系推理,知道小狗和小猫之间的等量关系。总之要吃透题目,静下心来善于分析、善于推理,对于数学解题特别重要。
2.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
所谓“打破砂锅问到底”,即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要对问题刨根究底,这对于培养其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问代表学生在思考,有疑惑教师就要解答,对这种行为,教师要大力表扬,这样可以带动其他学生效仿。让学生在思考中提问,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课堂效率,养成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
1.教给学生检查、验证的方法
学生检查、验证的目的不只是确保答案正确,更是为了重新整理思路、总结解题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检查、验证方法,这是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的重要基础。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除了教学和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之外,对于学生来讲,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检验方法更是难上加难,把得数代入原题要知道得数与原题已知条件的关系,熟知关系,理清思路,让学生思考之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创编一道新的题目,然后解答。一题变几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得到发展,教师教给学生“倒推”的检查和验证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让学生总结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我们在教学时常常会遇到许多类型的应用题,比如和倍问题、差倍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归一问题、盈亏问题等等。下面我以归一问题为例说一说解题思路。归一类应用题在解答时需要先找出“单一量”,它是以物体的单价、工作效率、每平方的产量等为标准,再根据题目中其他已知条件求出结果。如:修路队8人5天修路2160米,照这样计算,16人20天可以修路多少米?又如:学校买了12张办公桌和若干把椅子,共用去2440元,其中买办公桌用去1440元,又知每张办公桌比每把椅子贵70元。问:一共买了多少把椅子?以上两题都是归一类应用题,都是先算单一量,第1题要先求出1人1天修路多少米,第2题要先求出1张办公桌多少元,再根据题目的其他条件求解。我们要告诉学生要善于分析总结,不管哪种类型的题目,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挖掘同种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规律,我们的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有利于推动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也要多看一些有利于教学的书刊,多学习思考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专研教材,深入浅出,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