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图书馆文化自觉与发展策略研究

2018-12-01 04:58河北经贸大学田蓁子韩曾丽刘丽华
亚太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时代服务

▍河北经贸大学 田蓁子 韩曾丽 刘丽华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图书馆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之一,是人类知识保存与传播的中心,自产生以来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关联。图书馆本身亦构成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又对文化具有极强的反向建构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图书馆文化自觉及相对应的发展策略的制定,对提高公民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阐述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图书馆文化自觉的内涵和当下图书馆文化自觉迷失的表现,探讨图书馆在新时代如何发展——这既是新时代图书馆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的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图书馆文化自觉的内涵

自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文化自觉”概念以来,“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各专业学者谈论文化或研究文化相关问题的普遍性概念。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发展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他还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取”。据此,文化自觉应包含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对外来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和对未来文化的建设创新意识。

就图书馆而言,图书馆文化自觉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们对图书馆本质的认识、对图书馆建设规律的把握和对图书馆未来发展态势的判断。在新时代,图书馆文化自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文化认知上的自觉,指对图书馆的由来和本质,对图书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建设内容、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人类和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二是文化方向上的自觉,指对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认识;三是文化行动上的自觉,指对推进图书馆建设的战略规划、政策保障和具体举措等方面的认识。这三个层面的自觉三位一体,相互关联,体现了图书馆文化自觉的深刻内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之一,应该是“文化的图书馆”,保存各类文献,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充分发挥文化传承、文化启蒙和文化引领的育人功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原初、吸收他者、面向未来,回应社会进步的实践需求,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二、新时代图书馆文化自觉的迷失

我国图书馆的发展一直带有明显的自发性特点。近代以来的图书馆,与其他行业一样,最先都是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民族性主题。近十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事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队伍素质、服务效益、深化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图书馆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对技术的盲目追求和功利主义倾向不断加强。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存在的重要性不断被削弱,以至于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图书馆是否有必要存在的争议依然在持续,质疑之声也甚嚣尘上。

新时代图书馆文化自觉的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下我国图书馆行业对图书馆文化本质的认识,特别是图书馆在文化传承、知识自由、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例如,图书馆的价值通过服务来体现,但目前我国图书馆服务在组织形式、保障机制和制度规范等方面都没有上升到能够有效保障公民知识自由的高度。虽然目前所有图书馆都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宗旨,但因为缺少了保障读者知识自由的深层内涵,未能内化到图书馆人的意识之中,也必然无法体现在图书馆人的服务行为中,所以在具体的服务实践中常常只能流于形式。第二,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图书馆消亡论思潮。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给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业务带来很大冲击,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不断被边缘化,甚至面临被取代的危机。第三,图书馆行业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导致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淡化。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对图书馆传统学术研究和业务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图书馆人对技术的盲目崇拜而表现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怀疑。“让技术去解决”被一些图书馆人认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办法。很多人,包括很多图书馆人,都已经忘了图书馆为什么而存在,忘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和职能是什么。走进图书馆,只见书刊和各种现代化设备,把一个集知识获取、交流和创造于一体的具有“育人”功能的文化场所,简化为一个通过机器提取知识信息的场所。第四,功利主义风行造成图书馆界学术研究的虚假繁荣。一些图书馆学的研究者已经忘了人文主义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基础。在学术界,各种概念炒作、时髦跟风等所谓的研究盛行,关注技术、关注工具,似乎技术和工具才是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唯一手段,忽视了技术和工具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夸夸其谈之风愈演愈烈,一些所谓的研究越来越脱离图书馆的具体实践。

三、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策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图书馆发展应遵循多元文化共存、先进文化引领和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原则,坚持以文化人,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实践主体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回应社会进步的实践需求,夯实文化实力。新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首先应在开放知识环境中寻求新定位。目前,虽然图书馆处在前所未有的开放知识环境中,但是图书馆一直以来所担负的知识交流与传播、文化传承的核心使命没有改变。知识环境走向开放的发展过程亦是一种变革,利益相关方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重塑,图书馆一方面力求保持自身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捍卫和保障读者在开放知识环境中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权利,成为开放知识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稳定器”或“平衡者”。第二,坚持“以人为导向”,促进技术使用与人文关怀的融合。美国图书馆学专家杰西·谢拉曾在其著名的《图书馆学教育基础》中指出,自动化将会使图书馆员摆脱非专业工作的束缚,因而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连接用户群体、决定如何最大限度满足其需求的关键性的专业活动。图书馆应该始终关注“人”,图书馆职业应该是“以人为导向”的职业,任何技术只是服务的手段和形式,不是服务的目的,任何时候技术都不能够取代人的知识服务。第三,在适应读者与以文化人中保持新引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图书馆应该根据读者需求提供服务,但图书馆又不能完全为读者所左右,不能以读者爱好和社会流行风尚作为风向标。图书馆应基于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引导和培育读者,引领文化和社会的良性发展。第四,在传统角色和新角色之间保持新平衡。应在新的背景下用新的眼光来重新省察图书馆的传统角色,并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和内涵。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直以来被奉为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经典理论,在新时代应该对其进行重新诠释,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图书馆在新时代发展和变化中扮演的新角色。“节省读者时间”就要求将图书馆服务嵌入读者需求的全过程当中;“每位读者有其书”要求图书馆应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书是为了用”要求图书馆应关注如何整合资源并促进资源的有效及精准传递;“每本书有其读者”要求图书馆关注资源的可发现性和获取的便捷性;“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意味着图书馆内部和外部各要素在不同环境中的相互关联性变化。

新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应该始终保持文化自觉,不断反思、审视和变革,不忘初心,担负起文化使命,即“承、传、领、创”。“承”就是继承优秀文化,“传”就是传播和弘扬优秀文化,“领”就是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创”就是文化创新,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图书馆时代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