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龚闻莉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标志。人类社会不再受到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世界各国的人们可以自由沟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今,处在“地球村”的多元文化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以何种方式才能做到文化上的求同存异?交流如何帮助我们在多个不同文化之间,创造一个相互尊重而不仅仅是容忍差异的环境?本文拟通过介绍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等概念,将英语学习和跨文化意识等范畴联系起来,结合建构主义影响下的跨文化理论范式,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建构以及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的能动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不同国家和不同机构在贸易、学术等方面的磋商和沟通,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一定的互动和交流,即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流。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学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趋势下的新挑战呢?
文化教学源于社会文化学家、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紧密关系的深刻认识。语言与文化无法分离,语言同时表达、包含以及象征文化事实。语言植根于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教学的模式必须紧密依赖于文化教学,无法独立实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文化内容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一方面,文化所包含的是真实的语境,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促进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学习者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对母语文化的敏感度,形成了跨文化意识。文化学习不仅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行为、情感的调整和变化。通过加强理解,产生跨文化移情,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一种文化特有的历史、文学、艺术等内容,提炼出文化的普遍性内涵。跨文化语言教学的关键是要把学习者培养成跨文化说话者或中介者,提高跨文化意识,具备多重身份,避免因身份单一而造成对非本民族文化所持的模式化态度。当今,在全球化视域下,文化多元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跨文化的英语教学与研究来说,从多种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行深入剖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教学法,更不是一种应用型专业,而是应该通过语言教学来建构跨文化意识。只有在具有普遍性的教学活动的背景中,才能识别出文化事实的特殊性,从而不但可以帮助语言习得者了解相关文化及其生活环境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误解和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文主义的教学思想。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该理论强调在教育教学中,个体的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而个体对于事物的理解也不应该由事物本身决定,应该是以个体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构建对于真实世界的理解。在跨文化交流建构主义的方法中,最基本的理论概念是,经验是被建构起来的,这几乎成了感知建构主义的核心。不同文化成员体验的现实世界不尽相同,因此,跨文化交流不应该是封闭的,对于其他观念的认识,并不是交流的终点,而是将一个文化对世界的经验向另一个文化转变的开始。
从环境和建构主义的角度定义“文化”,即文化是一种环境或情境,是由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和托马斯·鲁克曼在他们的著作《现实的社会构建》里提出的。这个被跨文化教学的专家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将文化区分为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客观文化指的是制度层面的内容,例如经济和政治体制及其相关产物等。而我们要在此着重谈论的,是在跨文化教学中涉及的主观文化。主观文化是指社会制度所形成的社会现实经验。换言之,它是社会人的世界观。它植根于文化环境中,是经过社会化而被内在化,在一个界定范围内交往的群体具有辨别世界现象、组织并协同交流以及区分好恶的独特方法。
综上,建构主义关于跨文化的相关理论对于了解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使我们意识到,跨文化教学绝对不应该是把外部的经验和知识硬塞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需要更多的引导,使其从原有的经验出发,逐渐转变。这种转变势必是多维度的、综合的概括,例如知识层面、思维层面、情绪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这需要亲历各种情景,进而“共同创造”共有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即需要构建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
建构主义对于文化的定义和意识使得跨文化移情这一适应策略成为可能。移情是在一个陌生经验中的想象式参与。在跨文化教学中,这种移情,即陌生经验,常常发生在介绍异域文化的时候。为了体验这种文化经验,我们必须通过想象以这种陌生的方式构建世界。通过教学,让经验慢慢地融入,以此达到经验的复制,也就是说逐步接受了异域文化的内容。跨文化移情必须要考虑的是,首先,经验复制很难达到二元文化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在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从未停止过用我们自身的文化构建世界。正是由于此种原因,我们在此过程中,始终无法完全理解一个不同的文化现实。因此,我们的文化经验一定是具有概括性的,通过普遍化的方法来接触其他文化世界观。为了做到移情,我们须建设性地进入这个过程,即需要形成一个包括了他人经验在内的自我边界。
跨文化移情是跨文化教学中最普遍的实践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功交往。教学中着重强调能够思考不同的现实,想象在不同文化中的现实经验是何等的不同,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去理解那种陌生的经验。这恐怕就是跨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流的关键——培养交流的能力,努力超越自己有限的经验,并想象他人所体验的世界。
文化并不单独存在于我们的持续识别之外,城市与城市之间、国与国之间,甚至是种族与种族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建构主义的文化观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作为观察者的一方必须选择一个适当的文化边界。例如,在语言学习中,当我们试图理解一个国家文化内部不同的民族状况时,我们最好将种族文化世界观作为意义产生的可能因素加以辨别。这种文化差异似乎相当复杂,所以我们需要调整感知,确定感知对象,形成有效的跨文化分析。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在没有特殊文化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具备跨文化能力,是始终贯穿所有英语教学活动的命题。我们特别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认同,包括从属的和被归类的,即文化的自我意识,这是分析任何文化互动的关键因素。如果对自己的文化都一无所知,那么就不会懂得如何区分我们和其他不同文化的感知类别。通过识别自身的文化,并且和某个需要认知的特定文化相对照,学习者可以描绘出那个特定文化的总体特征,并看到它与自身文化的不同。正是通过对于这些一般文化差异的最初认识,学习者就可以避免产生大的误解,并迅速找到相关文化具体知识的切入点。例如,语言运用中的赞赏行为,英美文化中常常礼貌性地赞扬别人,“Good job”或“Well done”这一类表述是很常见的,以鼓励对方的行为和自尊心;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并不轻易称赞对方,慎重使用称赞的人们会觉得那些随便给予的赞扬不真实,而习惯礼貌性称赞对方的人则会觉得这样的人很冷漠,于是在文化交流中就会产生误会。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我们才需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导入和分析,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此类误解,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深入进行。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DMIS)是一个由多位跨文化学者提出的概念,它描述了在跨文化交流中,在一个文化环境中适用的行为经过修正后,人们怎样才能强化自己与另一个文化环境相适应,即强化自己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敏感发展模式认为,我们对现实本身的经验依赖于如何组织感知,即我们越敏感地感知事物,它们就变得越真实。这一模式提出了对文化差异从简单理解和肤浅体验,到更综合感知并进而深入体验的发展过程。在跨文化交流中,跨文化敏感最重要,如果没有跨文化敏感,根本无法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种敏感并非单纯是对文化差异或与他人和睦相处的积极态度,而是体验文化差异的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跨文化敏感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否认、排斥和防范,到逐渐接受、适应和整合。一个语言学习者对差异体验越成熟,他的文化敏感度以及进行跨文化实践的潜能就越大。多数优秀的语言学习者,随着跨文化敏感度的逐渐增强,对各种跨文化活动会持积极态度,在跨文化的道德规范上日益成熟,善于做更为深入的跨文化解释,并且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容易化解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冲突和矛盾。
全球化影响下的跨文化交流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积极转型、从单一的语言教学向语言加文化教学转变的主要推动力。要确保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深入、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建构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阐释,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跨文化交流的本质以及建构跨文化意识的方法,从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并传授跨文化技能,为更广泛的交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