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思维误区,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益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辨析法治道德

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脑力活动,是人们对事物信息进行内化再认知的一个过程。思维方式的不同,会使得学生对同一信息做出不同的反应与行为。同时,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影响教学的品质。因此,教师应该认真辨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误区,并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一、提供抽象空间,培养思辨力

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通常首先设定一个情景、一则故事亦或是一段材料,然后抛出问题,最后通过让学生思考问题引出所学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但也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反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思辨力。

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的“团队精神”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女排精神”四个大字后,学生对我的这一行为很是疑惑,抛出了学生思考已久的问题:“女排精神”是什么?学生在我讲课的时候已经做了深刻的思考,所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团结”。“团队精神”让学生得到了无穷的动力,因此我的教学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抽象思维的空间;又应该注重辨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激活危机意识,调动主动性

放眼当下,许多中学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彻底的改变,许多教师仍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常常受到老师思维的牵制,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思维,缺乏主观判断,课堂上更加消极被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激活学生的危机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探问生命”时,我向我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猜猜看一个人一生有多少天?”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说一百万天,有的是二百万天。待学生安静下来后,我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个人可以活到七十五岁,一年以三百六十五天计,那么他就可以活75×365越27375天。一个人的一生只有将近三万天的寿命,这个数字给了学生极大的震撼,完全打破了他们“十万”“百万”的幻想。看到学生眼中的震惊之色,我对他们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容我们荒废,我们必须抓紧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千万别让时光从我们的身边溜走。”学生听到我的忠告,那一节课听得非常认真。为了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主动性,我把这个式子列在黑板的最高处,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短暂的生命”,以此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思维的主导者。应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益。

三、注重演绎过程,拓展扩散性

演绎思维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一种思维过程,它是运用普遍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当下的教育形式中,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多的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和能力上,忽略了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实际教学时,我们应该培养注重学生的演绎思维,拓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例如,在讲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绽放生命之花”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由于压力大而自杀的行为,越来越多为什么变得?”最近几年,青少年因为压力大而跳楼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在听到我的问题后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因为家长给的压力太大了,有的说是他们自己的承受范围太小了。最后我让学生停止了学生争吵,说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易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应该利用这七尺长躯活出精彩,自杀的人是懦弱的,除了带给亲人痛苦,什么也留不下,我们必须珍爱生命。”我的一番话坚定了学生心中的信念,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生机。

让学生深入教师的生活,关注周围的社会现象,去演绎身边一些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结束等过程,从而拓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通过准确辨析学生的思维误区,给学生提供抽象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危机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演绎能力等教学方法,充分促进了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益。

[1]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2).

[2]修雪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思维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6).

猜你喜欢
辨析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怎样辨析近义词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