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万 洁(常州市新北区学前教育音乐核心组组长)
学科组建设是常州市新北区教师成长的重大举措,在区领导和各园长的大力支持、推荐下,培养出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在学科组建设的过程中,树立典型,进行全区辐射。其中,音乐学科组在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同时,聚焦教学现场,推动幼儿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费斯勒运用社会系统理论提出了动态、弹性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影响教师生涯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个人理论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支持音乐教学的实践,并通过集体研讨和经验分享,实现个人音乐素养的提升。
霍伊尔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教师掌握良好的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将理论应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当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就是专业能力表现的时刻。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幼儿,他们年龄小,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适应性、行动独立性较弱,而个体需求、兴趣差异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应该顺应不同幼儿的发展,通过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来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原有经验,达到经验的重组和提升。
我们鼓励教师自主阅读,资源共享,并整理学习三类书籍:第一类理论类,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等;第二类课例教法类,如许卓娅主编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歌唱活动》《学与教的心理探秘》和《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等;第三类音乐游戏类,如《我和音乐做游戏》《从头到脚玩音乐》等。
在活动中,老师们都带着对音乐知识的求知欲望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我们还开展了趣味阅读,在不同的阅读氛围中,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打开阅读的大门,在有主题、有目的的读书会活动中,营造共同发展的教研文化氛围。
通过个人自读、读书沙龙、QQ群讨论等形式,深化学习内容,理解核心精神,转化教学实践,实现教材解读从经验化走向学科教育的专业化。例如,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为切入点,我们详细解读了其中有关韵律活动方面的知识,从韵律活动的概念到教育的价值,根据老师们的已有教学经验剖析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在韵律活动中的特点。联系书本和网络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策略,让每一位老师在韵律活动的开展中做到有据可依。
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指导下,老师们各有所思,并与大家分享了经验。例如,微讲座《聚焦同课异构,探析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有效教学》提出: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幼儿的兴趣、爱好,将音乐与生活、玩耍融为一体,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从而达到让幼儿喜爱音乐的目的。
《韵律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课堂的“游戏精神改革”为抓手,对每一次的活动现场进行研讨观摩,在实践中找到了韵律活动研究的方向,在研究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中,凝聚创生力量,改变了在认识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盲目。
活动现场是评价活动内容的重要平台,在剖析现场的同时,反推预设目标与行为。以幼儿发展为原则,根据反馈资料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研修,反复如此后,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提升了组织者的策划和研究能力。
集体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其成长的摇篮,教师在一步一步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提升教学经验。音乐教学亦是如此,在开展音乐教学的基础上,推敲音乐教学的本质,提升音乐素养。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背景下,将以幼儿为主的发展方向作为研究重点。
教学目的是为幼儿服务,幼儿活动现场的表现反映出组织者的水平和智慧,是提升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在剖析幼儿行为的同时,选择有效资源进行优化,可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多采取情境式、图谱式、互动式等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歌唱,享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例如,万丽老师执教的大班歌唱活动“喂鸡”,运用游戏挑战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以完善邀请卡的方式引导幼儿在反复倾听中记忆歌词,完善图谱,在传递游戏中学唱、巩固歌曲,让整个活动充满了趣味。又如,燕妮老师执教的《拯救小动物》,通过创设“拯救小动物”的情境主线,运用拼图、猜谜等方式逐层递进地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学唱歌曲,在情境游戏中引导幼儿感受美、表达美,最后通过仿编歌曲,激发幼儿创造美。
教研是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基本组织形式,教研行动方式表现的是教师之间思维碰撞所引发的认知冲突,而不是统一规范下的集体顺从。教研的价值在于利用群体的资源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教研活动应该着眼于寻找问题、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老师们不敢说、不愿说,教研就是无效的。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有思维碰撞的可能,从而在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研讨活动注重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使每一位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大家在学习中拓展思维,在讨论中激发灵感,在相互交流中受到启迪。
例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组员们对丁蜀荣老师执教的中班韵律活动“好玩的充气玩具”产生了分歧。张哲游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解读了《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教学目标》,明晰了律动和舞蹈的区别,掌握了韵律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对音乐教材进行了深度剖析,理解了教材的内涵与本质,交流了幼儿的学习经验并对如何凸显学习思维方式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大家通过理论学习,最终找到了答案。
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教师的发展则需要教育专家的引领。我们学科组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也定期邀请了区内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来进行活动诊断,并根据专家的建议,对活动进行再调整。专家的引领激发了组员的思维碰撞,同时也推动了学科组的研究。
在河海幼儿园开展的“携手南师大”学前教育音乐专题研讨活动中,全体学科组成员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近距离接触,许教授以《解惑到突围——站在更高更远的平台上看我国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为题开设了讲座,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大家在身临其境中领悟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
与名师零距离的学习、观摩不仅拓宽了学科组成员的全新的教育视野,也在现场活动中让他们更新了教育理念,解决了工作中的困惑,让每一个组员洗净浮躁,从容应对当前的教育现状,用心面对自己的工作。
在学科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向着促进幼儿发展的同一目标迈出了一大步。每一位成员都学会了看现场,挖内涵,反推重建。在名师的引领下,努力打造自身的音乐特色,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辐射到幼儿园,通过音乐项目建设,普及音乐知识,为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