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与途径摭探

2018-11-30 02:18霍清平
成才之路 2018年31期
关键词:学生观建立德育工作

霍清平

摘 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推进各项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教师应通过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活动中密切师生关系、有效地树立教师的威信等途径,想方设法地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德育工作;教师观;学生观;建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1;G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1-0016-02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双方进行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它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传统社会强调“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将尊师与重道联系在一起,强调师云亦云,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服从。现代社会强调师生平等,提倡一种平等、宽容、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与途径进行研究。

一、建立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推进各项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解决好积极性、自尊感、责任感、自我调节、创新性等问题。

1.积极性的问题

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合作密切,就会营造出愉悦的情绪气氛,成为师生双方教与学积极性的源泉。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教师满腔热情,促使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而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教诲,对其所教学科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协调,师生不善于真诚合作,那么即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一流,其教育教学效果也必定是三流的。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实,喜欢老师就喜欢其所教学科,这是学生的普遍心理。

2.自尊感的问题

自尊感也称自尊心,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尊、自爱,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感受到被别人尊重,才能产生自尊,只有自尊,才会去尊重别人。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熱爱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师生人格的平等,进而感受到自尊的存在。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不能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能放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必然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失去向上的动力、失去精神支柱,由此导致低迷、消沉、自卑,影响学生自尊感及良好人格的形成。

3.责任感的问题

所谓责任感是指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最难培养的一种个性品质,也是良好个性的基础。平等、宽容、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易使学生从小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而强调“师道尊严”、师云亦云,则易使学生形成推卸责任的个性品质,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没有担当,不负责任。

4.自我调节的问题

传统社会强调“师道尊严”,课堂以强制性、“注入式”教学为主,学生的主动性被压抑,自我调节能力受限制。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宽容、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启发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听话、乖巧”不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和提高。

5.创新性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培养的往往是学生的执行能力,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因此,课堂教学要进行必要的改革,要多一些自由、自主,少一些限制、灌输,多一些讨论、辩论,少一些讲解、评判,多一些创造、全面,少一些模仿、片面,把学生培养成能独立思考、有创造才能、有独特个性的创新人才。

二、建立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既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有力配合,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从根本上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包括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巧等。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教师要对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应该具备的素养,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本质,教师同样要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师生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同时也是服务者和主人翁的关系。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既看到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又意识到学生也有相应的权利。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毕竟各方面还不成熟,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引,教师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因此,应把爱生和尊师统一起来,要求学生尊重教师,信任教师,这样,才能形成亦师亦友、亦友亦生,爱生尊师,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

2.正确处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影响,教与学辩证统一,教受制于学,学也受制于教,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正确处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有时被夸大,教师往往处于主宰地位,是满腹经纶的知识拥有者,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专家,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对教师唯命是从,每天被动地接受教师无休止的讲解和灌输。这是“壶”与“杯”式的教育,学生的权利、自主性、独创性都被忽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承认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平等、宽容、互动、和谐的关系。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学习,吸引学生学习,而不是强制学生学习,压迫学生学习,要让学生真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在教育活动中密切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其一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关怀有理性特征,其二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依赖具有情绪色彩。教师只有具有“爱生情”,才会赢得学生的“向师心”。目前,师生的交往障碍和人际隔阂有时比较明显。有报告显示,60%的教师自以为是热爱学生的,而只有5.16%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的现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要抓住活动契机,调整和改善师生关系。有一位模范班主任,是管理“乱班”的高手,每次担任“乱班”的班主任后,不出一个月总能使班级由乱而治。她介绍经验时说:“管理班级的要诀是调整师生关系,而师生共同的活动,最能拉近师生感情。”要让学生先从感情上、心理上接受教师,这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例如,课外活动时和学生一起玩游戏,周末带学生去郊游、写观察作文,下雪时和学生一起打雪仗。师生共同的活动,能够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愿意把老师当知心朋友,愿意主动听从老师的指导,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4.有效地树立教师的威信

教师是施教者,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指导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指导者角色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学生认可,关键取决于教师威信如何。而教师威信的建立,绝不能依靠骂、罚、打的方式来获得,这只能使学生畏服,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真正的威信,要依靠教师精深的专业水准,高超的教学技巧,以及良好的人格魅力等因素来获得。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我,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信、可敬的人。

参考文献:

[1]杨志恒,高岩.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李越.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龙宝新.教学共生体中的师生关系内涵与重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4]聂静虹.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3(06).

猜你喜欢
学生观建立德育工作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建立良好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研究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孔子学生观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启示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