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花
[摘 要]“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经典问题,也是数学“盈亏持平”思想的雏形。但是,“植树问题”中有一个教学难点就是间隔数,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排列规律,于是“间隔排列”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章节应运而生。
[关键词]观察;辨析;间隔排列;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033-01
“间隔排列”的教学旨在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借助生活经验,掌握不同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归纳能力。那么,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呢?
一、理解本质,描述特征
首先,让学生画图体验间隔。课上,教师通过课件出示△○△○△○,让学生猜测下一个出现的图標,学生很容易猜出下一个图标是三角形。随即,课件动画呈现△,教师接着让学生猜测,学生回答“下一个图标是圆”……学生不断地猜测下去,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都能猜对?依据是什么”,于是学生开始总结规律。在学生说出规律后,教师揭示这节课学习的课题。练习环节,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画图,然后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全班评议。最后,教师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路。有的说,三角形和圆依次轮流交替出现,以此类推;有的说,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视为一个整体,不断复制粘贴下去;还有的说……教师肯定学生的思路,正式提出间隔排列的概念。这里,教师以学生熟悉的图形切入教学,引导学生在猜想中感知排列规律,使学生深入理解并应用规律。
其次,出示图示(如右),引导学生在分类比较中感知间隔。教师让学生先将六幅作品分为两类,再在小组中研讨分类标准。有的小组把图(3)(5)(6)分为一类,将图(1)(2)(4)分为一类,分类理由如下:图(3)(5)(6)是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视为一个组合体;图(1)(2)(4)为一个一个间隔排列,最后还多出一个三角形。也有的小组提出按组合体复制法考虑,即将六幅作品分为有零件和没零件两类。还有的小组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图(1)(2)(4)分为一类,这一类以三角形收尾,与起头图案相同;将图(3)(5)(6)分为一类,这一类以圆收尾,与起头图案不同。教师趁机提出首尾对应的方法,即按照这种方法间隔排列,首尾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
二、理清关系,提炼规律
教师出示情境图(略),让学生在兔子乐园里找出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它们的类型。学生发现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是首尾相同的一一间隔排列,于是先研究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很明显,首尾同时出现的物体要比夹在中间的物体多1个。然后教师提出进行实践验证,让学生比较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的数目。通过清点,学生发现木桩有13根,篱笆有12块,兔子有8只,蘑菇有7朵。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运用组合法进行组合清数,即先将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连在一起进行数数,数到最后只剩下一根单独的木桩;再将一只兔子和一朵蘑菇进行组合数数,数到最后只剩下一只兔子。举例验证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明晰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思路之间可以彼此验证、互相启迪。接下来,教师通过大量的实例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然后让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验证间隔排列中首尾不同的情况。在探究规律、建模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对“一对一交替间隔,首尾相同”的情况进行猜想、举例、验证,发现这种研究方法还可以运用到“一对一交替间隔,首尾不同”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密性。
三、实践体会,学以致用
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并比较两种排列物的数量,如课桌椅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即首尾相异,数量相等。然后教师让若干名学生站成一排,即排成一一间隔的队形,并邀请四名男生和三名女生排成一列,即每两名男生中间站一名女生。通过亲身实践,使学生明白这样的队形就是一一间隔排列,即男女生间隔。此时,学生发现男生比女生多一名,也就是队头和队尾都是男生,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名。接下来转换类型,研究间隔排列中首尾相异的情况。教师要求学生站成的队列要保证首尾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并请旁边观摩的学生提出方案。学生提出以下方案:(1)♂♀♂♀♂♀♂♀……(2)♀♂♀♂♀♂♀♂……然后教师进行变式拓展(如右图),只限定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让学生提出新方案。这种隐藏首尾的圆周一一间隔排列,其数目对比情况与首尾不同的一一间隔排列相同。这样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活动中讨论、验证首尾相同与首尾不同的两种类型,经历了“直线排列”到“圆周排列”的演化过程,在形式的区别中寻找到规律的统一性。
综上所述,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究排列的规律,以及通过排列的变式——圆周排列,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本质。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