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静以修身”中的“以”为介词,为了强调宾语而将“静”前置。
关键词:以;介词;宾语前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选有诸葛亮的《诫子书》一文。对“静以修身”中的“以”字,2016年版注释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以”为介词是对的,但此处错在把 “静”看作是“修身”的目的,或把 “修身”看作“以”的宾语。2017年印刷版又将“以”注释为“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这个解释也是错的,错在对“以”的词性判定有误,且把 “修身”看作“静”的目的,显然使该句主观性和强加的意味很浓,而“静以修身”讲的是一种客观自然的状态,强调的是修身的方式、途径,对比“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句中“以”为连词,明显表示“伐京”是“帅车”的目的,有很强的主观目的性。实际上“静以修身”中的“以”是介词,只不过为了强调宾语而将“静”前置了,“静以修身”即“以静修身”,“俭以养德”亦同此句。
古汉语中,介词“以”的宾语需强调而前置的现象还是比较多见的。下面再略举几例:
①夜以继日(成语)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④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⑥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颜斶见齐宣王》)
上例中的“以”,都是介词,其宾语也都前置,且有强调的意味。对比“静以修身”中的“以”,其词性、作用同上例。因此,“静以修身”中的“以”应该注释为:介词,引进动作行為的方式、途径,其宾语“静”因需强调而前置。
作者简介:脱正中(1950—),男,甘肃省原庆阳师范高级讲师,主研方向为古代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