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做作业消极心理之浅析

2018-11-30 02:36黄水琴黄长法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生策略

黄水琴 黄长法

【摘要】作业是小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针对小学生的作业现状,要改变小学生作业消极心理,教师得优化设计作业内容,教师包括家长还要优化作业环境,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生 作业现状 策略

作业是小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写作业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一般来说,作业质量高的学生,成绩也好;反之,也就较差。

一、现状

我在学校3至6年级对300名学生做了问卷统计和谈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竟有189名学生对待作业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四种消极心理:厌倦心理、焦虑心理、畏惧心理、依赖心理。

二、分析

厌倦心理。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思想、方法老套,重育智轻育人,不考虑作业目的和作用,布置的作业机械重复多,随性作业多,一刀切,作业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心理。

焦虑心理。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分数、特长仍然是教师、家长评价学生优良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是,学习中各类测试,参加各类辅导班令学生望而却步,学生就会产生着急和烦躁的心理状态,即焦虑心态。这种心态会让学生产生害怕心理,害怕作业,害怕考试,害怕参加辅导班,甚至逃学、自残……

畏惧心理。一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过繁、过难,导致中差生产生畏惧心理;二是部分学生怕动脑筋、怕阅读、怕写作、怕做难题,尤其是对于写作、阅读文章完成练习这类作业,觉得看见就头疼,以至于为了交差胡乱做或根本就不做等现象。三是部分家长、教师对学生作业质量要求偏高,中差学生有心无力,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对作业失去自信心,产生畏惧心理。

依赖心理。依赖教师,部分学生作业不主动,总要教师催交、催订正才完成;依赖家长,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把作业写好,不惜牺牲自己休息做家务的时间,陪着孩子写作业,死看死守,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依赖的心理,家长不陪就不完成;依赖同学,一般来说,教师都会安排一些优秀学生跟差生结对,而部分差生不愿意主动思考,而是依赖优秀学生讲答案给他们,甚至抄袭优等生作业。

三、策略

学生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如何有效消除学生做作业消极的心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优化。

1.优化设计作业内容

要发掘作业本身的内在魅力,使学生愿意练习,乐于完成。着力改进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重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改变作业设计的“老面孔”。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第一是有层次性。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布置及要求都相同的话,优秀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会减弱,后进生则会产生畏难心理,尤其是后者,容易导致应付作业的不良习气,久而久之就会掉队,成为差生。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好、中、差不同的知识技能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面向全体,既让每个学生都能吃饱,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品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如以《雨后》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1)把不会写的生字抄两遍。(2)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给家长听。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1)背诵课文。(2)搜集几首冰心的儿童诗,有感情地朗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回憶你和小伙伴一起玩乐的情景,写一段话。

第二是有趣味性。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作为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起点低、标准高的作业。如可以把难记、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作业设计成说说、画画、比比、做做等趣味性的作业,这样,学生做作业有新鲜感,有兴趣了,能主动完成,效果当然就好。如我们可以把原来准备布置辨字组词作业换成“比一比,看谁寻找错别字多”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学生兴趣浓厚,都能想方设法找同学各种作业中所存在的错别字。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辨析文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有多样性。我们可以由设计单一的书面作业,变为口头、书面、实践探究、综合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可以多样,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我们可以根据作业的具体情况让学生短期完成与长期作业结合。另外,还可以定期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尝试自己出题自己做,同桌出题相互做,一人出题全班做。如《春风》一课,课本虽有插图供欣赏,但欣赏的印象毕竟不如亲笔画的体会深刻。因此在教学时,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笔者在黑板上作了由柳树、桃花、燕子、青蛙组合的简笔画,让学生临摹(也可自己构图)并着上颜色。绿的叶,红的花,活泼可爱的小鸟、青蛙构成了富有生机的春天,使每个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对春天的特征有了感性认识。然后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写写美丽的春天。如此多变性的作业,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2.优化作业周围环境

学生是课堂练习活动的主体,周围环境对作业主体将起到阻碍、干扰或推动、帮助的作用。为了让环境因素对作业主体的正效应得以正常发挥,教师这个施控主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调控。

首先是要控制作业时间。教师每堂课应该留点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种课堂作业因为老师在场,又是对上课内容的巩固,教师及时讲评,优秀同学必然做得又快又好,这就会激发全班同学的竞争意识,也就能促使作业拖拉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完成。而有些作业有一定难度,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作业时间,可以允许学生在几天内完成,也可以安排在几周之内甚至几个月内完成。学生就有时间从容地完成作业,也就不用担心作业会挤掉休息时间,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调动起来。此外,教师、家长都要创设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做作业,让学生静静地观察、思考、练习……不被外界喧闹的环境而干扰。

其次是要巧用环境暗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环境暗示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大脑协调活动,激发其智力潜力,加速学习的进程。如,每一次习作后,我们可以把优秀的或者部分优秀的作业张贴在教室,让同学们欣赏班级优秀作品。这无疑会增加优秀习作作者的自信心。此外,可以专门开设一个“流动作文本”,班级按座位可设立8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人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在习作之前,先阅读前面同学所写的作文,然后对前面同学的作文做出书面评价,最后自己写作文。教师每天可以收一组学生的作文进行详批,对一些佳作进行讲评甚至推荐给相关报纸、杂志。每个月评出优胜小组奖、最佳人气奖、最佳作品奖、最具新意奖、最佳点评奖等。这样,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无疑会得到很大提高。

猜你喜欢
小学生策略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我的手机在哪?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