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碧英
摘 要 文言文的落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着手:给学生学习空间,倡导自主、合作预习;重视课堂效率,加强朗读、重视特殊用法、学会归纳;抓课后巩固——以查促学。关注课堂效率提高文言知识落实。关键词 文言文落实;预习;合作;诵读;归纳;小测中图分类号:D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254-01 文言文承载璀璨的华夏文明,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于漪老师形象地称之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似乎并未展开其迷人的魅力,教学效率的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泉州市几年来中考文言文的整体得分率都不高,2008年至2011年泉州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均占15分,得分率均在61%左右。老师对每一篇文言文都细讲细练,甚至逐字逐句的讲,为什么文言文的得分率会这么低?归根结底就是落实的问题。文言文如何抓落实?下面谈谈我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一、课前抓预习,重合作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为文言文的落实抓好第一步。对于学生的文言文的预习,我主要采用预习稿和小组合作。预习稿提前一天发并布置完成预习稿,并要求划出不懂的地方,这样上课会更加专注。对于学生的预习,我倡导自主合作方式。文言文是比较难以理解,小组合作预习会增加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在教新课前已投入阅读实践,主动求知,在课堂上更有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师生、生生通过积极地合作讨论,畅所欲言,解决各自在阅读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由此获得学文言文的乐趣,找到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的意识,为文言文的落实打下坚实的第一步。二、课堂抓重点,重方法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要抓文言文的落实,最关键还是课堂。课堂时间有限,老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时间和力气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凡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大胆讲,深度讲,让学生融会贯通。为此,我抓好了以下三点:(一)抓诵读,培养语感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朗读,只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内容。诵读的过程便是记忆、理解的过程。能否熟练准确的断句,熟练的阅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也是衡量学生文言文水平高低的标志。不少学生预习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真正去熟读的没有几个。试想连读都读不好,还能谈得上落实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能逐渐领会文章的大意。因而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加强学生诵读,培养语感,更要指导诵读方法。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适当加入肢体动作。文言文读多了,读出感情了,对文言感知能力也会加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会提高,文言文落实越来越好。(二)抓关键词语和特殊用法文言文的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的翻译难点在于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情况。因而这些知识点一定要作为课堂重点,多讲多练,最好马上提问巩固。这些关键词语和特殊用法句式掌握了,文言文的翻译也是水到渠成。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的翻译,弄清“说”通“悦”,愉快的意思,及特殊句式:“不亦……乎”的特殊句式,那么么这句的翻译问题就不大了。又如“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中的“莫”是没有谁的意思,在这一课里这个意思掌握了,到了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一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这两个“莫”意思是一样,学生就可以运用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知识。因而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词汇和重点句式,一定要多讲,重点讲,讲多了、读多了就容易记住了,文言文的考试中的字词解释和翻译得分就轻而易举。(三)抓归纳,授方法老师把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用法讲得再清楚,但学多了就会遗忘。如果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有关知识点归纳一下,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得到规律性的东西,就能大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八年級下册第六单元的“闻”分别出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闻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还有《细柳营》中“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教会学生进行归纳,再联系七年《伤仲永》中“余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有助于学生牢固的把握所学的内容,积累越丰厚,其阅读分析能力也越强,也能应对课外文言文的考试。因而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归纳,并举一反三的运用。学生养成归纳的学习习惯,“于无声处”提高学习效率。三、课后抓作业巩固,重小测安奈特·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32条“切忌只讲不练”,就是强调作业练习的重要性。作业巩固与小测是文言文落实必不可少的环节。文言文学习如果缺少课后的巩固,即使课上得再好,落实效果事倍功半。除作业外,我一般会在下一堂课课前五分钟小测试,针对作业完成的情况与课文的重点。通过实践,课堂小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文言文落实的方法,既解决文言文落实,又养成复习的习惯。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既是这个学段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多探讨、多研讨,改变态度,调整战略,尽一切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以读促学,以练促学,提高文言文教学落实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