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裕怀 马明高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所以,水土保持工作对于山西而言,历来十分重要,以后也是十分重要。当然,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对山西的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作为党和国家主管全国水利事业主管部门的部长钱正英,更是对山西省的水利水保工作高度重视,紧抓不放。
“黄河清,圣人出。”这是中国民间的一句老话。
“中国的黄土高原,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也是全世界著名的难治理的地区。长期的水土流失使黃土高原冲成了千沟万壑,沟越冲越大,塬越冲越小。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人民的生产活动,陷入了越冲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冲的恶性循环中。从哪里着手治理,如何达到全面治理,这是长期以来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就是:把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小流域,从黄河一级支流,到二级、三级……直到集水面积只有几平方公里,甚至零点几平方公里的毛沟。……因此,小流域治理是黄土高原综合开发的基点。小流域可以联成大系统,经过长期奋斗,小流域治理可以发展成为改造黄土高原的系统工程。我认为,这个改造黄土高原的工程,将是中华民族发展中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业。”这是钱正英部长1990年9月16日参加山西省第三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小流域治理,正是通过耕作措施、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是黄河清、黄土高原绿、黃河两岸人民富裕起来的根本的、长期的伟大事业。
在水土保持方面,我和钱正英部长最早是从吕梁的沙棘资源开发开始的。
1983年3月,我从吕梁地区离石县的县委书记被调到省政府任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省长。上任后,根据山西的自然资源和实际情况,把开发沙棘作为加速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突破口,重点扶持方山、右玉两县开发沙棘的食用和医用价值,两三年内,雁北、忻州、晋中、晋东南、运城等地区的一些县以及太原和大同都开展了沙棘的加工利用,对于转化全省年产沙棘果实近8亿斤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1985年6月,国家水电部召开了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座谈会。在这个会上,吕梁方山县关于开发沙棘资源的材料引起了钱正英部长的极大兴趣。會议之后,她亲自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两次调查,并在北京邀请国家经委、科委、农、林、轻工、科学院等方面的负责人,听取了山西省政府和水电部的专门汇报。接着,钱正英部长邀请财政部的领导在我的陪同下,去方山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吕梁地区、方山县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最后,她将先后调查和考察的情况向山西省委作了汇报,并向中央领导同志提交了题目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调查报告。
这个报告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什么加速治理要有一个突破口”。她认为,多年来在黄土高原不断推广的那种治理措施,总是边治理边破坏,根本原因在于治理措施没有和经济效益挂钩,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当务之急是确立一个突破口,让治理的要求落在群众当前驱穷致富的措施中,实现山上覆盖,群众增收。第二部分是“为什么把开发沙棘作为加速治理的突破口”。因为其独特作用在于:第一,沙棘下面固土,上面覆盖,有很强的保水保土作用;第二,沙棘生命力强,生长很快,有广泛的适应性;第三,最关键的一点,是它在开发上的经济价值。第三部分为“山西省开发沙棘的现状和问题”。她在介绍了现状之后,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一是商品开发工作亟待全面配套;二是沙棘的培育工作需要尽快跟上;三是沙棘的科研工作需要组织协调。第四部分是“我们的意见”:一是抓紧搞一个规划,把商品开发和水土保持结合起来,争取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使沙棘商品的开发和沙棘的覆盖都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二是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尽快开发沙棘的商品价值;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下面,成立一个协调组织,建议山西省政府也成立类似的领导小组,并在太原依托原有的科研单位,筹建沙棘综合开发研究所。
1985年10月,山西省成立了沙棘基地建设协调组,我任组长,对全省沙棘基地建设方面的科研、加工、种植和开发利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规划。我们的方针是:以加工促种植,以种植保加工,靠科学开发沙棘的商品价值,防止资源的破坏和枯竭,加速全省的水土流失治理。
1985年11月,国家林业部在山西五台山召开了沙棘经验交流会议。11月27日,胡耀邦对沙棘开发工作做了批示,全国很快掀起了沙棘开发利用的热潮,各地领导和群众都很重视,劲头很大,创造了很多经验。为此,1986年9月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和林业部、水电部在山西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沙棘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议。这次会议由我和林业部部长刘琨主持。在会议的第一天,钱正英部长作了题为《努力把沙棘的开发利用推向新阶段》的专题报告。报告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领导重视,政策对头”。第二部分是“普查资源,合理规划”。她指出:“沙棘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应打破行业、部门之见,进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协同作战,种植、加工、科研一体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商品开发与水土保持结合,以开发利用促进人工种植。”第三部分是“广泛宣传,提高对沙棘的认识”。第四部分为“广泛开展横向联合”,她对山西省方山大武酒厂和杏花村汾酒厂、陕西省靖边县与北京市丰台区、陕西省千阳县与西北植物研究所的联合开发、加工和销售的模式给予大力表彰。第五部分是“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在此基础上,她强调要继续处理好这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资源建设与加工利用的关系。她说:“搞沙棘开发利用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加速山区的覆盖,防止水土流失。而沙棘开发利用的开展,也必须有资源建设作为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因此,要把加工利用和资源建设紧密结合,同步发展。以加工利用促资源建设,以资源建设保加工利用。”二是处理好生产和销售的关系。三是处理好独家经营与横向联合的关系。四是处理好科研与生产的关系,强调“生产和科研的结合,是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科研不仅要面向生产,为生产服务,还要多学科协作攻关,打破行业、地区、学科、单位的界限,团结协作,为我们国家开创出一门新的大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从1983年以来,我们山西省搞小流域治理,每两年开一次工作会议,这己经成为山西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项制度。每次开会我们都想请钱正英部长来。她说:“有言在先,你们的会如果确实能解决问题,我就去;如果是摆样子,开给别人看的,我是不会去的。”因此,每次开会前,她都要先看会议的主报告,然后派水利部有经验的同志来看材料,看准备工作,了解我们的思路和具体措施。经过研究后斟酌,觉得确实不错,有新东西,便给钱部长打电话。这时候,你就是不叫她来,她也要来的。
1988年、1990年、1992年,一连三次她都参加了我们的会议。
第一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是在乡宁、隰县开的。她总是提前到达,要到基层先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
因为1987年汾阳县遭了一次大洪灾,所以,1988年9月,钱正英和水电部的屈健同志从太原第一站到汾阳县进行调研,汾阳县委书记赵源庆陪同在县城和有关乡镇进行了考察调研。她实地考察并详细听取了县里的汇报后,对老百姓经济和财产上的损失进行了认真核实,要求写出报告,经省政府后上报水电部,并对今后如何防治洪灾和城市排水工作做了具体指导。我向她汇报说中午省委在杏花村汾酒厂接待,王茂林书记已经在那儿等候了。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怎么吃个午饭,还要去酒厂?”我说:“想让您顺便看看汾酒酿造的传统工艺,看看方山县大武酒厂与杏花村汾酒厂联合对沙棘开发研制的新产品玫瑰香沙棘酒。”她说:“也行,但郭副省长,咱得有言在先,中午饭必须是四菜一汤。”吃完午饭后,下午钱部长对汾酒传统酿造工艺流程进行了视察参观。汾酒厂厂长常贵明已经准备好纸墨笔砚,要让钱正英部长题词。她不题。常贵明说:“就写大名再留个日期就行。”就是这样,她也不写。临离开杏花村汾酒厂时,看见有人往她车的后备箱里放特产,她看见立刻就不高兴了,沉下脸来,不让。工作人员只好都全部拿下来。
下午到达离石,实地考察了周边乡镇农村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吃完晚饭后,七点开始听地委书记邢德荣代表吕梁地区的工作汇报。第二天去方山县考察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考察完后,当地的干部说顺便登北武当山看看,她不去,说:“我是下来工作的,不是下来旅游的。”当天,便离开方山县向开会的所在地隰县、乡宁出发了。
每次来参加我们的会议,钱正英部长都要在基层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认真准备,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
1988年9月9日,钱正英部长讲话的题目是《户包小流域大有可为,户包小流域贵在坚持》,主要谈了三个问题。第一是“问题的提出”。她说:1982年以来,户包小流域首先在山西省,以后在黄河中游的广大地区普遍兴起。在开头的几年,从1983年到1985年开展得轰轰烈烈,来势很猛,发展较快。但是最近几年好像冷下来了。那么,6年来户包小流域究竟怎么样,应当如何估价,它的前途又怎么样?所以,这次会议除了邀请水利部、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有关同志外,还邀请了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同志们也参加会议,就是想听一听你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答复的。“经过现场参观和典型经验介绍,以及今天郭裕怀同志的全面总结,我想我们已经得到了很明确的答复。这个答复就是户包小流域大有可为,户包小流域贵在坚持。”第二是“户包小流域大有可为”。她说:“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典型说明了,把治理和开发结合起来,在小流域治理这样一个基地上,可以搞种植,可以搞养殖,可以搞加工,一直到开展综合经营,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这样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农民从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而这个地区也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相应的工业、商业、科教事业,逐步地振兴繁荣山区经济。”“因此,户包小流域是黄土高原脱贫致富比较现实可行的路子。”应当说户包小流域是大有可为的。第三是“户包小流域贵在坚持”。她着重讲了四个问题:一是领导对户包小流域的认识究竟放在什么地位,这是最根本的。她强调户包小流域不仅仅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种形式,不仅仅是水保部门的事情,而且是本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是本地区发展的根本战略措施。这样这条路子抓住不放,坚持不懈地把这件事情办下去,肯定是大有可为;二是我们对户包小流域的领导,是不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核心。她说:如果不明确这个指导思想,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抓不到点子上,甚至搞一些花架子呀,追求形式呀,就会犯给群众帮倒忙的错误;三是为了保证户包小流域的经济效益,就需要组织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农、林、水各个部门都要从全局出发,来支持户包小流域的开展。要想户包小流域之所想,急户包小流域之所急,满腔热情地支持户包小流域的发展;四是在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以后,就需要一届一届的领导,一代一代的领导坚持下去。“这是关系到我们当代,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事业,每一届领导都应该对这样一个长期的事业意识到自已的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我希望各级领导都把这件事作为考察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0年9月16日,钱正英副主席和水利部的屈健、丁泽民、郭廷辅等同志第二次来参加山西省第三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参观了河曲、岚县和会议安排的部分典型,听了吕梁、忻州、临汾等地區,河曲、闻喜、天镇、潞城、岢岚、寿阳等县和山西省水土保持科研所的发言,听了我作的《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不懈地推进小流域的治理和开发》的报告后,她作了题目为《小流域治理是一项长期伟大的事业》的讲话,主要谈了两个问题。第一问题为“小流域治理是一项长期伟大的事业”。第二个问题为“推进小流域治理的关键在于领导”。她对各级领导提出了六条建议:第一,在制定各级领导任期目标时,要坚持自己的历史使命。她肯定了山西吕梁地区的想法和做法,“治县之要贵在富民,富民之要贵在治水”。“不抓水保没出路,抓不好水保没有退路,不抓水保不能当干部,抓不好水保不是好干部。”吃了祖宗的饭,要为子孙造福,这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第二,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她说:“在小流域治理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三者效益是统一的”,“有了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就寓在其中了”。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第三,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第四,在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中,要坚持以户包为基础,并落实有关政策。她强调要认真解决承包户怕政策变、怕红眼病、怕被孤立的顾虑,抓紧抓好承包的发证工作,认真查处侵犯承包户合法权益的案件,落实好已经制定的承包政策,积极发展新承包户,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第五,在各项建设中,要坚持以提高干部群众的素质为最根本的建设。她倡导要学习方山县圪叉咀村党支部书记陈有亮的经验,把培育人才作为最基础的建设,加强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干部培训,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第六,在领导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加强全面管理和日常管理,巩固已有的治理成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1992年9月9日,钱正英副主席参加了山西省第四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她作了题为《把小流域治理引向商品经济的大道》的讲话。她首先热情洋溢地肯定了山西省的工作,“你们的第四次全省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山西省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长期艰苦奋斗,在开展水土保持,改变山区面貌方面取得了伟大成绩。特别是1982年以来,在全国的农村改革中,山西人民创造了户包小流域治理这样一种新形式,依靠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山西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同时,她也指出了在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不少小流域治理中,经济效益仍然不够高;二是小流域治理的速度虽然比过去加快了,但仍然不够快,全省还有大量的荒山荒沟,有待于治理开发;三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对小流域治理是否是山区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仍然有些犹豫。针对上述问题,她诚恳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一、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即使商品经济不很发达,农民也可以实现温饱,但是农民要实现小康,却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才可解决。而在山西的许多地区,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不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不很高的情况,发展商品经济的最现实可行的起点就是小流域治理;二、小流域治理的速度,取决于它的经济效益,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三、小流域治理的经济效益,说到底,是决定于它能生产和卖出多少商品,也就是决定于它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快发展小流域治理的商品经济,钱正英认为必须进一步解决六个问题:第一,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中,首要的是加强自己头脑中的商品意识,必须更新许多传统观念。第二,在小流域的治理和开发中,应当进一步明确以开发水土资源为目标。治理是为开发创造条件,开发必然会带动治理。第三,在水土资源的开发中,不但要考虑自然条件,而且要考虑市场条件,必须眼睛盯着市场,研究市场的现在和未来,结合本身条件,来努力开发有竞争力的商品——用农民的话讲,就是能卖得出去的商品,卖得好价钱的商品。第四,不但要生产有竞争力的商品,而且要能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真正把商品卖出去,实现商品的价值。第五,以小流域开发的商品为依托,来发展乡镇企业,来进行加工增值。第六,为了发展商品经济,一定要舍得花本钱学本事,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资源优势要变成商品优势,根本靠的是人才优势。
钱正英的每次讲话都能抓住实际工作中的实质性问题,高屋建瓴,从大处着眼,高处思考,步步为营,扭住不换,最后落脚于解决问题,很受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对山西省的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小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有些观点和思想,至今仍然不为过时,对现在的水土保持工作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有时也在想,钱正英部长主要是搞大型水利工程的,怎么会对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小流域治理工作那么感兴趣呢?这里面的道理应该是这样的。早期搞水利工程强调的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结果却不那么简单,往往是你破坏了它,它反过来狠狠地报复你。我想,钱正英是我国水利界最早明白应该换一种思路的人,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她的心里,水土保持就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而像山西这样的黄土高原如何解决水土保持的问题,也就成了她关注的重中之重。
钱正英是一个对工作認真细致、精益求精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反思,不断反省自我的人。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她那强烈的责任感。一件事情如果有哪一个方面、哪一个局部甚至哪一个细节做得不够完满,她就会感到不安,好像是她自己的过错。她担任水利部部长期间,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力量的限制,没有在山西搞过大的水利工程以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这使她总是感到有些遗憾,甚至感到抱愧山西人民。所以,她对引黄入晋工程的关心,对山西水土保持工作的关心,那种超出想象的关心,以我的理解,都与她的这种遗憾、这种抱愧是不无关系的。不光对山西是这样,对新疆、宁夏等省区也是如此。譬如,她离开水利部后,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多学科的专家组到新疆实地考察塔里木河的情况,为新疆各水系特别是塔里木河的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这是她对新疆的一个交代。在她看来,似乎每一个地方她都需要有一个交代,她都应该有一个交代。早期主要精力用于拦河筑坝、大兴水利工程,晚年就要拿出相当大的精力用于治山治水、水土保持,反省自己,减少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更大的补偿,一种更重要的交代。
这,或许就是“钱老太太”的一种伟大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