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综述

2018-11-30 10:22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博物馆 2018年1期
关键词:考古博物馆文化

/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北京 100101

一、展览情况综述

2016年度我国博物馆展览分布地区广泛,展览主题多样。现以《博物馆陈列展览通览(2016)》收录的展览为例①《博物馆陈列展览通览(2016)》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编,将于2018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按照类别、博物馆级别、行政级别、区域、隶属的分类统计如下:

(一)类别:历史艺术类展览418部,自然科技类展览12部,纪念类展览80部。这反映出历史艺术类展览依然占据全国展览的主体地位。

(二)博物馆级别:国家一级博物馆、二级博物馆、三级博物馆、无级别博物馆年度分别举办展览246部、105部、38部、120部。近半数的展览由国家一级博物馆完成,体现了展览数量与博物馆级别的对应性。

(三)行政级别:中央级博物馆展览63部,省级博物馆展览216部,地市级博物馆展览210部,县市级展览18部。中央及省级博物馆如往年一样是产出展览的重要主体,但地市级博物馆展览的数量提升也说明了各地政府对于博物馆扶植力度的加强。

(四)地域:就展览的分布来说,华北区和华东区优势明显。前者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但其中有63部展览的主办者为中央级博物馆。华东区的展览数量最多,体现为上海(22)、江苏(52)、浙江(31)三省市展览的集群效应。在展览数量上,中西部地区总体上依然相对落后。

东北区 华北区 华东区 中南区 西北区 西南区数量 36 149 153 92 46 34占比 7% 29% 30% 18% 9% 7%

(五)隶属:行业博物馆15部,文物部门博物馆104部,非国有博物馆1部。文物部门博物馆依然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

文物部门博物馆 行业博物馆 非国有博物馆数量 104 15 1占比 87.2% 10.4% 2.4%

二、亮点和趋势

(一)选题策划上贴合社会发展需求

1、贴合时代主旋律

本年度的展览选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密切结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辟了合作共赢的新天地。博物馆领域多从丝绸之路的角度溯源“一带一路”,从时空穿梭之旅呼应21世纪的“新凿空之旅”。2016年度围绕“丝绸之路”的展览主要有:文化艺术专题维度的展览,如“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展”(河南博物院),首次集合了国内丝绸之路沿线六省区十多家博物馆126组近300件珍贵文物,全面呈现了丝路音乐文化的交融历史和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中国丝绸和丝绸之路——锦程、更衣记”(中国丝绸博物馆)则从服饰文化的视角呼应丝路文明。地域文化维度的展览,“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成都博物馆)、“从洛阳到河西走廊——甘肃与洛阳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洛阳博物馆)等,以地方文化为出发点展现“一带一路”的魅力。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围绕长征胜利80周年,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之外,全国各地文博机构也纷纷结合地域特点和馆藏情况推出了相关纪念展,比如“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红军标语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纪念馆)、“浴火重生——红军长征过桂北”特别展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永远的女红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伟大长征 辉煌史诗——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其中前两个展览更是入围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这些展览从不同视角为观众阐释了长征精神,激活了红色基因。

2、切近学术脉络

2016年的考古成果展相对突出,且主题多样。从具体考古发现的纪念视角,有“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首都博物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首都博物馆)、“赫赫宗周 万邦之方——周原考古成果展”(宝鸡市周原博物馆)、“王国气象——纪念良渚遗址考古发现80周年特展”(良渚博物院)等。从地域考古视角,有“足迹·回望·传承——吉林省考古成就展(1997—2016)”(吉林省博物院)、“帝国之路·陇东记忆——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成果展”(秦始皇陵博物院)、“发现——新世纪宁波考古成果展”(宁波博物馆)等。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考古成果展中,既有偏重学术意义的对以往考古成果的回望式总结,也出现了回应社会需求、从契合观众社会心理的视角出发的展示,比如对新出土考古挖掘遗址(如海昏侯墓)的展示,顺应社会热点的关注度,推进了社会公众对于考古文博事业的认知。

(二)展陈内容上体现了足够的创新性

1、“跨界”策划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一些博物馆在不断深化对博物馆的认识中开始了跨界、融合式的策展尝试。河南博物院举办的“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通过中国传统陶瓷、国外传统陶瓷、当代陶瓷、实用生活陶瓷四部分的相互呼应,表现出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特征,开创了中国传统博物馆发展的新领域。南京博物院的“呼吸——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展”,则是我国首次在博物馆中有主题地引入富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当代雕塑艺术作品展,体现了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展览主题融合的有益尝试。

2、展览解读方式多元、角度新颖

一些展览从特定的视角切入常见的主题,在常规范式外开创了新的解读方式。“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首都博物馆)打破既往考古专题展的艰深与生涩,从三种社会角色出发,诠释展览主人公传奇的一生,开辟了考古展在学术性的基础上更具通俗性和趣味性的方式。“漂海闻见——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浙江省博物馆)选取浩瀚历史中一个“意外”的小支点,以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撰写的《漂海录》为线索,探寻崔溥在中国江南的游历足迹,“以书为源,物随其展”,展现中韩文化交流的大格局,这样四两拨千斤的构思可谓绝妙。“鸦片战争展”(鸦片战争纪念馆)借鉴世界史宏观视角与研究方法,通过中西、中英对比和军事技术层面的详细解读,更加直观、深刻地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主题。北疆博物院是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的典型样本。“回眸百年致敬科学——北疆博物院复原陈列”(天津自然博物馆)真实再现了北疆博物院最初开放时的陈列布局,所用展品均以能体现北疆博物院的馆藏特色为原则,旨在启发公众和博物馆人思考一个成功博物馆的诞生及其所具有的借鉴意义。作为专门为儿童群体量身定做的专题性教育展览,“文物动物园——儿童专题展”(广东博物馆)采取儿童高度参与的策展方式,尝试从儿童的视角来诠释动物造型的文物,将儿童参与诠释的“作品”和古代动物造型文物并置的展览方式,建立文物与儿童观众沟通的桥梁。

(三)运作方式上形成资源共享的态势

1、区域性合作成为趋势

围绕具体主题,整合文物资源,实现交流互鉴、融合发展,也是2016年展览的重要特征。“熠熠青铜 光耀四方——秦晋豫冀两周诸侯国青铜文化展”(陕西历史博物馆)结合近40年来秦晋豫冀四省两周诸侯国墓地丰硕的考古成果,选择了两周时期这一民族交汇、融合以及文化激烈碰撞、升华的时期为时间主题,汇集了秦晋豫冀四省20家文博单位精品共206件套,是迄今展出两周诸侯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等级最高、价值最大、铭文最多的展览,其中一级品占到68%,许多重器更是首度公开展出。“陶土上的精灵——黄河流域史前彩陶大联展”(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汇集的115件套精美文物来自青海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博物馆、茂县羌族博物馆等7家单位。“大元三都”展(首都博物馆)则通过全国14家文博单位的160余组件精美文物,向观众展现了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三都历史。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展”(大同市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在区域性展览资源整合的同时,馆际合作也体现出鲜明的主题性。故宫博物院与成都博物馆合作的“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展”聚焦具体人物,而与首都博物馆合作的“走进养心殿”则是对一座殿宇的文物进行的详细解读。“南北辉映 礼乐至上——两周时期河南青铜器浙江原始瓷联展”(杭州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则从文化对比的角度阐释了不同地域的展馆收藏。

2、国际合作持续升温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越发紧密,在展览合作方面也持续体现了足够的热度。“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南京博物院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将汉帝国的文明与古埃及的文明进行对比展示,在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从东西方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与阐释。“大英博物馆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精品展”是苏州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首次合作,展出了共计49件组珍贵的素描手稿,为观众打开一个走近大师,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文化、历史的重要窗口。“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日本真言宗醍醐派总本山醍醐寺、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则呈现了包括13件日本国宝、31件重要文化财在内的90件醍醐寺珍藏。“漂海闻见——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浙江省博物馆)展出中韩两国26家博物馆超过300件馆藏文物。这些国际合作的主题展览并不仅仅满足于将国际博物馆的藏品借展过来,作为吸引眼球的精品展示,而是从主题策划上加入更多的思考,多结合特定视角从文化的视域上加以理解且作切片式的剖析,再进行公共文化的输出。

(四)展览的宣传推广手段更加多样化

1、多角度、多方位的宣传

如何让公众熟知博物馆展览活动,让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离不开博物馆展览活动宣传的周密组织。在各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中,除了常规馆内宣传外,各博物馆越来越重视馆外宣传,并将博物馆的品牌和形象与展览传播和推广相结合起来。通过将展览、文创、社教、研究融为整体,形成多元有效的传播途径,使展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得以充分实现。如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特展线上线下活动的组合,通过门票和文创销售消化成本,“既赚人气又赚钱”,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盈利超过200万元。

2、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

新媒体时代,博物馆需要更加亲民。因事制宜、灵活多变的宣传策略才能让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真正做到有形有质、有声有色,发挥博物馆文化独有的社会效益。2016年,许多博物馆已经意识到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在开设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的基础上,进行展览宣传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同时,在展览介绍的宣传语上摒弃了以往庄严、神圣、高大上的宣传论调,用贴近老百姓、贴近时代的用语以及网络用语,使观众对博物馆的印象从呆板、沉寂,走向生动、鲜活,互动性特征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馆际发展不均衡

虽然2016年度国内展览数量众多,新展览层出不穷,但是依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重点体现在博物馆级别的差异上。国家级及省级馆和地市级以下的博物馆在展陈数量上虽然大体相类,但前者体现为以临展为特色,并体现出跨区域整合资源的能力。而后者则以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新设或改陈为主。众所周知,临时展览是一个博物馆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这样的分布特征,也体现了中小型博物馆在资源、人才等方面的差距。

2、展览主题尚需创新

2016年度的优秀展览已经在选题的专业性和设计性上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但诸如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与交流之类的“跨界”策展依然只是个案。以文物展品的“明星效应”代替展览的叙事性和故事性表达的情况仍相对普遍。展览不仅要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过去,也要关注古代与当代以及未来的关系,引发人们的思索。除了“晒家底”“借家底”之外,展览的主题性思考依然需要加强,需要进一步强调展览的多元、互动与阐释性。

3、展览传播力度有待增强

信息交流和交通的畅通,让“北、上、广”地区一些大型博物馆的明星展览不断取得轰动效应,比如首都博物馆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国考古发掘成果展”与“河南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纪念展”开幕后,不断迎来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一票难求。但与此同时,2016年度的大多数展览社会知晓率依然不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在多元社交媒体的运用上,如何结合社会热点和观众兴趣点,加强活泼、亲民的业态传播,依然有待充分开发。

(二)对策

1、加强馆际资源统筹

在博物馆体系中,无论是人流量、自营收入,还是政府拨款、人才配备等方面,大小馆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尤其表现在各博物馆的藏品以及展品数量均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等级越高的博物馆其展藏比越低。这也带来了中小级博物馆展览的资源运用能力相对匮乏等问题。因此,要加强馆际资源统筹,搭建地域展览交流平台,尤其增强不同等级、大馆与小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它们可以充分利用馆藏进行合作与交流。这既可以使大馆“沉睡”于库房中的藏品得以展出,又可以增强中小型博物馆临时展览举办的数量与频次,丰富其展览品类和形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2、更新策展机制

要推出更多兼具学术高度、公众趣味与现实意义的优秀展览,现有博物馆的策展理念和机制急需更新。一方面要加强馆内策展运作机制的革新,增强博物馆的工作活力和自身造血机制。比如获得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的南京博物院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即是施行馆内策展人制度的结果。首都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博物馆的项目负责制也激发了本馆展览的创新性,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展览策划需要走向社会化,形成开放机制。2016年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即是在展览体制上的突破,虽由河南博物院筹办,但策展人全部请自馆外,包括法国艺术史学者温蒂女士、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馆长Casali Claudia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赵兰涛等。这种馆外策展方式,对目前资源和人才有限的博物馆行业很有借鉴意义。

3、借助公共媒体平台推广展览

博物馆展览的宣传应进一步结合线上、线下不同的推广方式,突出展览的大众性、普及性。尤其随着“互联网+”(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传统行业的博物馆,在各类展览的策划、制作与宣传中,应充分引入和使用“互联网+”策略,让文物“活”起来,突破实体化展品的空间限制,使博物馆通过线上平台、移动设备应用、展厅互动等手段焕发出新的生机。

四、小结

博物馆展览是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博物馆工作者应在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在不断完善博物馆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激活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发掘与凝练展览内容,不断提升展示水平。通过打造越来越多的吸引观众的陈列展览,为推动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考古博物馆文化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测一测
博物馆
谁远谁近?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