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斌 医师 编辑/明 净 设计/庞 婕
妈妈每次给宝宝洗澡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宝宝肚子鼓鼓的、大大的,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生病了?很多新手妈妈经常为此苦恼。其实,爸爸妈妈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大多数宝宝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宝宝的肚子生来就比大人们大,这是由于他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宝宝的躯干形态前后径较大,形状稍圆一些;腹壁肌肉薄,张力低,腹腔中的内脏器官体积大,因而把无力的腹壁肌层撑了起来。同时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消化道产气较多,肠管平滑肌及腹壁横纹肌发育薄弱。所以,正常的新生儿有生理性腹部膨隆,尤其在饱餐一顿后更为明显,呈轻微的“蛙状腹”。
鼓起来的小肚皮,摸上去应是松软的,就好似摸橡皮垫的感觉一样。宝宝表现得很安静,没有任何压痛和疼痛等不适表现,不呕吐、不便血、摸不到肿块,每天进食、排泄的情况都正常。
那么怎么判断宝宝的肚子大是不是正常现象呢?
1.了解宝宝的吃奶、睡觉、大小便、精神状态、生长发育等一般情况是否正常,如果宝宝这些一般情况不正常,那么提示宝宝可能处于一种疾病状态。
2.妈妈需要仔细观察,如果宝宝哭闹严重,或者精神不振、发热、拒食、呕吐、腹壁硬、摸到肿块、近几天未大便或者大便呈柏油样、白色甚至带血,这时候妈妈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病理性腹胀,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否则会严重威胁到宝宝的生命。
新生儿病理性腹胀常见的有便秘、乳糖不耐症、牛奶蛋白过敏、肠炎、新生儿肠梗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电解质紊乱(低钾性肠麻痹)、肠套叠、肿瘤、器官肿大等。
● 哭闹严重 婴儿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吸入的空气会容易到达腹部,宝宝哭泣时会吸入更多空气,导致肚子鼓鼓的。
● 喂养不当 宝宝吃奶时用力比较大,如果吸吮太急促或方法不当(未含住妈妈的整个乳晕),会导致腹中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空气也会顺着奶嘴的缝隙进入宝宝体内。
● 奶液消化产生 奶液在消化道内通过益生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也会促使腹胀。这也是宝宝肠绞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 便秘 便秘会使粪便堆积,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气体。
● 乳糖不耐受 宝宝小肠缺乏乳糖酶,导致乳汁中的乳糖不能被消化,从而滞留在肠腔内,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积增加,肠排空加快,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肠并在大肠吸收水分,受细菌的作用发酵产气,轻者症状不明显,较重者可以表现为腹胀、肠鸣、排气、腹痛、腹泻等症状。
● 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除出现类似乳糖不耐症的表现外,还会出现皮疹、湿疹、过敏性鼻炎等一系列的症状。
● 新生儿肠梗阻 宝宝如果出现哭闹严重、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妈妈需注意及时就诊。此病多于新生儿生后不久即可出现症状。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本病多由于新生儿窒息、缺氧、感染或者喂养不耐受引起肠黏膜损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临床常以腹胀为首发症状,早产儿常见。
只要发现宝宝有饥饿的表情或迹象(把手放在宝宝嘴周围,看看有没有觅食反应),就要喂奶,而不要等宝宝哭很久才喂奶。因为宝宝在哭闹的过程中会吸入过多空气而造成胀气;而且如果饿太久,宝宝吃奶的时候会更用力,同时吸进的空气就更多。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定要注意宝宝的衔乳姿势,让宝宝含住全部乳晕,并且让乳头达到宝宝的软腭处,这样既有利于宝宝吮吸,又可以避免妈妈乳头破损;人工喂养的宝宝注意让乳液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
根据宝宝的年龄段选择奶嘴,不要图方便选择奶嘴孔过大的。喂奶时,瓶身的倾斜度不要太大,通常让宝宝在10到15分钟内吃完180ml的奶水为宜,这样就不容易造成空气进入奶嘴,并随着宝宝喝奶时进入体内。
宝宝哭闹严重会加重腹胀,家长尽可能地通过调整情绪减少宝宝哭闹时间。
如果妈妈吃过多糖分就要注意了,因为会增加乳汁中的含糖量,宝宝消化不了就会加重腹胀;另外,如果怀疑自己的膳食中有食物会导致宝宝腹胀,就要减少食用量,如豆类、红薯或辛辣食物。
新生儿胃肠蠕动弱,加上活动能力较差,所以家长可以帮宝宝做一些腹部按摩或活动来促进胃肠蠕动。介绍3种辅助运动的方法
顺时针按摩 顺时针按摩5分钟,或腹部使用温毛巾敷盖,有助于肠胃蠕动,从而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气体排出。
“I Love U”式抚摸 在宝宝的肚子上画一个颠倒的字母“U”,字母下方便是宝宝发紧的肠道,肠道需要放松,按摩可以帮宝宝排气。在你手上抹一些温热的按摩油,手指放平,在宝宝肚子上画圆圈。一开始先在宝宝的左腹部,自上而下画一个字母“I”,这个动作能使肠道的气体往下走,通过结肠排出体外;接着做一个颠倒的“L”形按摩,使气体沿着横向的肠道往下走,排出体外;然后做上下颠倒的“U”形按摩,即先沿着向上的肠道,经过横向肠道,然后到达向下的肠道。
做这些按摩时最好把宝宝放在你大腿上,脚对着你,或是在温暖的浴缸里,一边泡澡一边在你大腿上按摩。
自行车式蹬腿 让宝宝仰卧在床,握住他的小脚丫帮助他轻缓地蹬腿,就像蹬踏自行车的模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等到喂奶至少一个半小时后才能尝试这种方法。
扶着宝宝竖直地坐在你腿上,手掌呈空心状,轻轻地拍宝宝的背,直到他打嗝;或者让宝宝趴在你的肩膀上拍他的后背,这个时候要注意一点:因为你看不到宝宝的嘴巴,而宝宝又太小不会挪动头部,所以要避免你的衣服堵住宝宝的口鼻。还有就是宝宝吐奶也会看不到,所以妈妈要细心,最好对着镜子,这样就能看到宝宝的状况了。也可以让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比如吃了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给他拍拍嗝。
因为宝宝消化能力太弱,可以根据医嘱给宝宝吃一些“益生菌”或者“乳酶生”,以调节小宝宝的肠胃,帮助他减轻症状。
新生儿体质弱,临床表现隐匿,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果经过以上预防处理,宝宝仍持续腹胀,这时妈妈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给宝宝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