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
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的常见疾病, 其发病机理与血流滞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息息相关。深静脉血栓防治不及时,会对患者的行动与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严重者会出现劳动力丧失或肺栓塞死亡[1,2]。因此, 骨科术后积极开展深静脉血栓防治工作, 是提高骨科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56例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展开下肢穴位贴敷加手法按摩的防治。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56例行骨折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男12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63.63±4.32)岁, 平均住院时间(7.2±0.7)d;观察组患者男11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64.18±3.92)岁, 平均住院时间(7.4±1.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四项正常;②患者年龄≤80岁;③治疗前期, 患者无静脉血栓;④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②患者既往出现过深静脉血栓;③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均处于异常状态;④患者骨折伤口位置对手法按摩、下肢穴位贴敷有影响。
1.4 方法 在骨折术后治疗中,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并做好患者日常生活饮食、功能锻炼等护理服务工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下肢穴位贴敷加手法按摩措施,预防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具体操作如下:①手法按摩。股骨颈骨折:取穴髀关、伏兔、足三里、三阴交、委中、承山;胫腓骨骨折:取穴血海、伏兔、三阴交、太冲、涌泉;胸腰椎骨折:取穴伏兔、三阴交、足三里、承山、涌泉;颈椎、腰椎骨手术:取穴伏兔、三阴交、足三里、承山、委中;膝关节手术:取穴血海、髀关、伏兔、环跳、涌泉。首先, 依据患者身寸, 测量出相关具体穴位, 并做好标记。医师基于患者经络方向, 采取自下而上的逆向纵推按手法;其次, 按摩用力均匀、手法柔缓、力度合理。每穴按摩1 min, 当患者出现局部麻、酸、胀感觉后, 维持30 s。依照手法步骤, 反复进行按摩操作, 维持20 min。②穴位贴敷。该操作采用自行研发、由该院制剂中心制作的中药“化瘀通脉膏”进行穴位贴敷。贴敷时将膏状的药物敷于相应穴位, 发挥药物、腧穴和经络联通作用, 达到中医外治疗法的治疗目的。穴位贴敷采取中药制剂, 具体成分为:血竭粉100 g、大黄炭50 g、三七粉100 g、车前子50 g、肉桂10 g、苍术50 g。在对患者手法按摩之后, 将膏药对准穴位贴敷。患者每个穴位贴敷1次/d, 1 g/次。持续2个疗程(1个疗程为5 d)。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 包括D-二聚体、APTT、PT;②治疗10 d后, 经彩超探查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并比较;③采用不记名打分方式, 对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判定标准:满意:评分>80分;基本满意:评分60~80分;不满意:评分<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D-二聚体、APTT、P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D-二聚体、APTT、P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D-二聚体、APTT、PT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D-二聚体(μg/ml) APTT(s) PT(s)观察组 28 干预前 2.12±0.27 20.16±2.95 8.93±1.32干预后 1.61±0.56ab 36.20±3.12ab 15.32±2.25ab对照组 28 干预前 2.09±0.28 19.62±3.20 8.72±2.36干预后 1.96±0.34 20.43±3.58 9.30±1.15
2.2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治疗10 d后,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 对照组为21.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n, %)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为75.0%, 观察组患者为96.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患者在骨折术中长时间仰卧, 且术后需长期卧床制动,进而导致患者静脉血流出现滞缓, 发生深静脉血栓, 对患者术后行动、生活形成较大影响[3,4]。从中医角度而言,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称之为“股肿”, 病机是气虚血瘀、血脉痹阻所致。因此, 在对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 活血化瘀、行气通脉为治疗关键。本研究中, 采用下肢穴位贴敷加手法按摩是遵循此治疗理念的具体实践。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 两组患者D-二聚体、APTT、P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D-二聚体、APTT、P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D-二聚体、APTT、PT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 对照组为21.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为75.0%, 观察组为96.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下肢穴位贴敷加手法按摩在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中, 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下肢穴位贴敷运用了中药贴剂, 贴剂中的三七具有消肿、散瘀止血之效;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之效;苍术具有化浊、止痛之效;肉桂具有温脉止痛之效。在下肢穴位贴敷中, 药物经相关穴位, 起到了静脉联通之作用, 极大地发挥了药效, 对于防治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 起到良好效果[5]。手法按摩具有疏经通脉、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在下肢穴位贴敷的同时, 展开手法按摩, 能够进一步作用于人体穴位,实现对患者局部气血的调和, 强化扶正祛邪之疗效。
综上所述, 下肢穴位贴敷加手法按摩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 改善凝血指标, 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