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涛
输尿管结石属于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常见类型, 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患者易出现下腹痛等症状,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临床上治疗输尿管结石常用的方法有ESWL、腔内碎石、开放手术取石等, 而URSL是属于腔内碎石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院对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究,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 女17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0.14±12.2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6例;年龄48~68岁, 平均年龄(51.26±11.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ESWL治疗, 患者不用注入麻醉, 截取结石位置将输尿管结石正确定位后,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ESWL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URSL治疗, 在硬膜外腔麻醉下截取结石位置, 找到结石侧输尿管的开口后, 用MCC液压灌注泵注入水, 将输尿管口冲开[2], 将输尿管镜推至结石下方, 观察结石大小及活动度后, 取出输尿管镜, 置入弹道碎石杆, 用连续脉冲辅助单个脉冲的方式, 击碎结石, 让患者把结石排出体外。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超声造影,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成功碎石率、结石排出率及术后血尿、发热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血尿5例、发热2例、输尿管穿孔6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63%。观察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出现血尿2例、发热1例、输尿管穿孔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一次成功碎石率、结石排出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3.75%、术后结石排出率为96.88%,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75%、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次成功碎石率、结石排出率比较[n(%)]
输尿管结石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往往给患者带来无法忍受的痛苦[3,4]。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运用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创新, 更加合理、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和设备不断普及到临床上。本院探索了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达到的效果较为可观。
ESWL治疗是临床上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5], 治疗过程中不给患者注入麻醉, 直接截取结石的位置, 正确定位输尿管结石后, 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ESWL治疗, 但是ESWL治疗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较低, 需要进行多次碎石操作, 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麻烦, 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ESWL治疗方法是利用体外冲击波对输尿管结石产生的一种击碎作用, 难以达到粉碎结石的效果, 从而导致患者的术后排石率较低。体外冲击波对患者的身体损害较大, 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而且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
URSL是属于腔内碎石法的一种新技术, 是在输尿管镜下将压缩的空气引入碎石器内, 以脉冲的方式撞击结石, 将结石击碎的一种方法[6-8]。整个治疗过程中无电能产生, 对身体的损伤性小, 能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将输尿管结石置于输尿管镜下, 能正确找到结石的位置, 一次碎石成功率较高, 不需要进行多次碎石, 给患者带来了便利, 也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而且输尿管镜的置入操作简便, 成功率高,可减少因盲目试插而导致的并发症[9-12]。URSL治疗中, 由于会置入输尿管镜, 整个治疗过程在输尿管镜下完成, 能准确的判断结石的位置和击碎情况, 对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也能有较好的效果。URSL治疗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采取URSL方法碎石后, 结石易粉碎或变成小颗粒, 患者术后结石排出率较高, 达到比较可观的治疗效果[13-16]。
本研究表明, 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比较优越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3.75%、术后结石排出率为96.88%,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75%、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 使用URSL治疗的效果明显、有效性高、并发症少,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