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中的心灵密码

2018-11-30 23:43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共情舞蹈情绪

/ 电子科技大学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艺术。从人们开始用脚直立行走的那刻起,舞蹈就进入了人类的历史。舞蹈以人的身体为表现工具,通过非语言的形体运动、姿态变化来表达个体的情感与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舞蹈复原了蒙昧时期,人类身体与心灵最为原始而古老的关系。

这种古老的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做一个想象。我们的人类祖先手持长矛,在草原上时而舒展奔跑,时而小心匍匐,配合围猎的场景。他们最后满载而归,回到部落为了庆祝这次成功,也为了向族人描述整个狩猎过程,他们跳起了长长的舞蹈来展示围猎的过程。后来他们的这个围猎舞蹈逐渐成为一种训练,一种仪式。部落中的少年通过反复跳这段舞蹈,提升身体灵巧性与头脑的反应性,最后获得围猎所需的能力。人类的祖先非常聪明,在语言文字产生之前,他们已经知道用身体舞动来记忆某些程序或是提升某些认知功能。他们知道心灵是通过身体和外界的互动来理解和认识世界的。

令人感到奇妙的是,舞蹈中的这种身心交互的能力,人类一直保留至今天。虽然当今的舞蹈已经富于体系、精巧细腻,但只要身躯开始舞动,认知、情感与思想便开始在动作中流动。这一过程得到了非常多的科学研究的支持。研究者甚至发现,舞蹈训练不仅可以提升身体的感受性、感觉运动技能,同时还会进一步提升个体的认知与情感,发生身心相长的神奇现象,即发生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转移效应的现象。

具体来说,通过身体的舞动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语义理解能力、情绪水平、共情能力等诸多方面。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运动科学研究所、德国神经退化疾病研究中心Kathrin Rehfeld等研究发现,舞蹈训练和运动训练都会增进脑内主管记忆的结构——海马体的增大,增大的海马体往往与更好的记忆力、空间巡航能力相关,但是舞蹈对海马体的促进作用比运动更为显著。另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长期从事业余舞蹈训练的老人,其反应速度、认知功能均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老人要好。而奥地利格拉茨大学Andreas Fink等人则发现长期接受专业训练的舞蹈家具有更高的想象力,他们在完成高创造性的想象任务时,其右侧半球的顶叶后部出现更强的alpha一致性。这种结果反映了在进行想象时,较之普通被试,舞蹈家有特定脑回路的参与。巴黎萨克雷大学认知神经成像所Asaf Bachrach等人发现,语言理解与舞蹈动作理解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并具有重合的神经网络。当人们观察理解舞蹈动作的意义时,其颞上回(STS)、眶下额回(IFGorb)、眶上额回(IFGtri)的激活形式与人理解语言时的激活是类似的。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接受舞蹈训练的儿童其阅读理解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舞蹈还是一种情感表达艺术,它和情绪功能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长期接受古典舞训练的被试,与正性情绪相关的左侧的脑岛、颞上回、颞横回等区域的局部一致性增强,与情绪相关脑区功能连接增强,同时情绪状态量表得分也比对照组更良好。可见,舞蹈训练能够影响和提升人的情绪水平。我们的研究发现,接受舞蹈训练的大学生,他们的脑岛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而脑岛是共情能力的重要脑结构。这些增高的功能连接又与共情的认知维度得分高度相关。因此,舞蹈训练可能对受训者共情的认知维度具有促进作用。

读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本文标题中的“心灵密码”到底是指什么了,它其实指的是舞蹈训练中的转移效应,就是一种能力迁移效果。这种因训练而导致的认知或情感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凡的意义。尤其对我们当代的教育。人类学习的演化经过了增强学习(环境交互)、监督学习(学校教育)以及迁移学习(举一反三)三种阶段。目前中国的教育将监督学习用到了极致,其余两种学习模式影响微弱。然而一个真正成功的学习者,应该是三种学习模式的平衡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个体才有可能发展出和谐的人格与认知,并更有可能成功适应社会。而舞蹈、音乐等素质教育,恰恰可以弥补应试教育的弱势,发展学生迁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与感受力。因此,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舞蹈和音乐。

猜你喜欢
共情舞蹈情绪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学舞蹈的男孩子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