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助力师生共同成长

2018-11-30 23:43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家 2018年36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评价

/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一所教育有品质、办学有特色的学校,不仅要有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支撑,还要有校本特色课程实施的保障,更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监督。课程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是动态和多方位的。也就是说,课程评价要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课程育人等多个维度考虑,从学生学习成绩、过程表现、综合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归根究底要关注教师教学活动成效、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以学评教,以教促学,促使师生在教学相长中都有“获得感”,最终指向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课程体验中落实核心素养,养成必备品格,练就关键能力。

立足课程实施评价,确保课程整体育人能力

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课程建设,每位教职员工都以“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为出发点,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意识,提升课程建设能力。

设立课程指导委员会,提高课程领导力。为了保障学校三级五类鼎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得学校课程设置与学校育人目标相契合,实现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学校设立课程指导委员会,成立课程管理中心,统一策划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所有工作。课程中心负责组织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等工作,确保课程计划科学落实,有效实施。

组织主题式研讨,推进课程评价。学校每学期组织课程研讨会,一方面根据学生评教和教学效果对精品课程进行展示、总结交流,邀请专家点评,进行各项培训;另一方面追随课改进程,集体研讨教学困惑,研究改进,力求先进课改理念能够有效落地,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在教学中转化落实。如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集中研讨各学科课程纲要;学科教师与专家、大学教授一起研究制定适合学生的项目研究课程;设计专家讲座、名师示范引领、骨干教师展示、小结式作业研究等系列专题活动;组织老师研究各学科初高中衔接课程、研学课程和项目课程,形成“1+3”项目班贯通培养讲义。

实施项目管理,改进课程方案。基于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评价,学校组织了各种课程设计、研究与调整的系列课程改进推广项目,也使得学校精品课程不断涌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促使学校三级五类课程更系统、更完善,促进了教师课程设计、实施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立足教师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者,通过对教师积极正向、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和专业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通过评价导向,使得学校所有的教学研究活动都指向课堂教学的改进,指向为学生发展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遇到好老师,体验好课堂。教师的教学评价包括他评和自评,他评包括专家评价、学科组评价和学生评价。

专家指导评价,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聘请专家走进课堂,诊断教学。专家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素材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等,以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了解教师对学科素养的理解、对学科核心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落实。深度内省自身的学科素养水平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紧跟名师的引领。

课堂观察评价,促进共同提高。各教研组以研究共同体的形式,各备课组在单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同头备课、互相听课、互为助教。各学科教师根据不同课型和观察目标,集体研究设计课堂观察评价表,设计重点观察维度和侧重点。在听课观察中,一方面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关注老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情境引入、关键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有效性、学科难点的突破、学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以及学科育人功能的体现等。学校也从课程建设、学科教研、评价与改进、学科特色建设等方面对学科组建设进行评价,每学年评出1~2个优秀教研组,2~4个优秀备课组。

学生参与评价,发现优秀教师。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倾听学生对老师教学态度、教学组织、作业布置和批改、课下辅导等方面的评价意见,学校整理后与相关教师进行反馈交流。学生特别喜欢业务精湛、自信开朗、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不乏幽默的好老师,学校也通过学生评教活动能够发现一批敬业奉献、乐于钻研、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老师,并组织校内表彰和优秀事迹的宣传推广。

教师自我评价,反思总结再提升。教师自我教学评价包括平时课后的教学反思和阶段性总结评价。课后反思为即时性的,包括课堂上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活动组织效果如何,课堂生成资源是否有效利用,板书是否整齐能够突出学科特色,等等。学校也定期组织教师基本功的展示,例如板书设计展示评比。每个学期中间和期末,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反思教学过程,思考关键问题和改进策略。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也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有越来越多的老师积极参加不同范围的展示竞赛活动并获奖,有更多的老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和市、区级骨干教师。

立足学生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有设计、有规划的课程体系,有序、有效的课程实施,不但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习推进的深度和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依托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习过程评价。学校依托北京市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通过教师记录和学生记录两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的积累,做好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每一科记录的成绩中,过程性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这样的成绩生成方法,较好的引导学生日常扎实学习,厚积薄发。教师记录的课堂表现,以表扬为主,通过开展赏识教育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学生记录的是本人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收获,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报告等内容。如此不仅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更引导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学段性小结,不断发扬优点,找出不足,制定新规划,促进新发展。

举办多彩学习活动,开展学习深度评价。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学校在开展深度学习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同时,也对学生学习后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除了常见的纸笔考试外,学校还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如《三国演义》是初二学生必读的名著篇目,语文老师为孩子们设计了为期四周的“煮酒品三国”读书活动,通过开展理情节、讲故事、演人物三项有深度递进的阅读活动,从人物、战役、兵法、熟语、诗文等不同角度,将《三国演义》共120回内容通过绘画的形式用24幅海报完整地呈现出来。最吸引学生的是“演人物”:学生自己选择故事,撰写剧本,将“空城计”“诸葛武侯骂王朗”等情节改编成课本剧。通过理出来、讲出来、演出来等不同形式,实现大部头作品内容再现,以此考察学生对知识理解、内化、转化的程度。此外,不同年级还举办了以“铁窗下的心歌”为主题的《红岩》诗歌朗诵会、读《呐喊》做手账活动、英文歌曲大家唱、通用技术研发定位小车等学习成果展示活动。

组织研学旅行,开展学习实践评价。学校在高中年级设计了以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科学探究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形成了学校特有的行前开题课——行中实践探究课——行后结题汇报课的研学旅行课程模式。高一年级将历史课堂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史实为教学素材,教育学生铭记历史,发奋图强;将地理课堂设在紫金山天文台,请专家讲授天文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观测;将通用技术课堂设在南京云锦博物馆,让学生了解云锦织法。高二年级将语文课堂和道德学堂搬到山东的孔孟之乡——曲阜,身临其境的学习儒家文化,洞悉内涵,思考它在现代的社会价值;将书法课搬上泰山,让学生临摹石刻,感受书法的魅力。高三年级将入境教育的地点安排在古老的长安、绵绵的秦岭,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悟自己对民族的责任,在拾阶而上登顶秦岭的过程中,坚定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初中学段,则通过社会大课堂、科学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四个一”活动等,多角度完成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评价。

老师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设计教学和学生学习任务,实现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对接,让学习更加有趣、生动和有实用价值;学生完成学习课题并交流分享,对学习深入、系统的思考,体现出了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内化。

学校通过对课程的管理和实施、教师教学成果和专业水平、学生学业成果及全面发展等多个维度开展课程评价,综合分析评价反馈的数据,与时俱进,修正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策略,激发课堂的教学活力,促使学生发生深度学习,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凸显学校育人特色,提升课程的整体育人能力。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评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超学科”来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