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校本课程助学生全面发展

2018-11-30 20:55
教育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校本海洋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只有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才能保持与强化办学特色及优势,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着力点。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嘉陵江路小学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步实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和特色发展。

开展读书课程开设读写绘课程,晨诵、午读课程。一年级、二年级开设了读写绘课程,全校开设晨诵、午读等儿童课程。开展亲子共读课程。每天晚上家长陪同学生读书半小时,与孩子交流感受。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学校制定切实的读书方案,要求教师做到“读写结合”“读训结合”“读教结合”“读育结合”。

开设特色教育课程积极落实体育、艺术“二加一”活动项目,即每位学生要有一项艺术特长。围绕“习得一项终身可享用的健身技能、发展一项健康时尚的闲暇兴趣、参与一次合作探索的创作表现”的课程目标,在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的同时,为全校学生开设了47门选修课程。其中艺术类占比70%,为不同发展类型、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广阔发展空间。

开设德育课程完善的德育课程打造德育品牌。学校整合一套充满爱的德育课程体系,使得学校“年年有节日教育课程、月月有主题教育实践课程、周周有班队会教育课程、天天有班级自主教育活动”,以教育和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爱、懂爱、会爱的人。学校以“每月一事”为切入点,做到“月月有主题,时时有教育,事事有成效”。学校以节日民俗确定教育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诵读擂台、写作评比以及自主实践等形式,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为学生架起“了解节日、感悟文化、继承精神”的桥梁。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成长的动力,围绕学校的“育爱”目标,分年级、分阶段完善和细化每月一事的实施、评价细则和标准,逐渐形成了1~6年级系列、螺旋上升的学生德育发展体系。

开展文化、海洋类课程在各学科知识中拓展,教师选用、改编、新编形成序列的校本课程教材,如书法课程、海洋课程等。学校组织了“海洋科普知识竞赛”、绘画、折纸、写作等参与性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海洋的了解,并将“蓝色经济”概念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课题研究,写出了形式各样的海洋研究性报告,丰富了以海洋文化为载体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针对课程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学生作品的表现性评价以及竞赛的终结性评价相融合的策略,把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评价相融合,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与创造能力。家长评价重在学习过程,督促练琴等,教师评价重在管理,学期结束后由社团老师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选出“优秀小社员”。

总之,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立足于“精彩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充分挖掘课内外资源,逐步建立并完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校本海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