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市三厂小学 卞丽娟
打造高效阅读课堂,必须要构建合理而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梳理教学板块与具体环节,运用巧妙而集中的教学策略,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保障。只有集中教学,才能够整合教学活动涉及的每一项要素,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辨析、体悟等行为,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效益。
问题设计的科学化是判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项重要标准,有效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沉浸文本,提升思维辨析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以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完成文本的整体感知,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时,一位教师运用层层推进设置问题的方式,实现纵深理解。课堂开始之初,教师抛出问题:“孙悟空曾大闹天宫,有上天入地的本领,可是在对付白骨精时,却阴沟里翻了船,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思维打开一扇大门,学生听到问题后,在第一时间就想走进文本,探索原因。这一问题解决之后,教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孙悟空一路竭尽全力保护唐僧,可是唐僧却总是责备他,师徒二人之间的矛盾根源来自哪里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更深层次的内容,将焦点关注到文本本质与根源上。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完成问题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白骨精仅三次变化,可是在对决过程中,为什么白骨精总是占据上风?还有谁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作用?”教师借助这些问题使学生不仅关注到孙悟空与白骨精,还关注到唐僧等人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感受到不同人物的作用。
以上案例中,教师通过三个逐层深入的问题,构建起集中的思维合力,教学环节指向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由浅入深,教学效果显著。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小学生就能够对《三打白骨精》这一篇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在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文本把握不应停留在整体感知层面,而应该运用多种策略,展开更深层次、更加透彻的研读,所以,细节关注更为重要。教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读局部细节,把握创作意图。
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时,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的题材是经典的记人散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该集中到品味人物形象方面。一位教师从外貌描写着手,抓住“瘦削的脸……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一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品读,学生感受到老人的饱经风霜、朴实质朴等特征;继而紧扣“喝的是雪花泉的水……我能舍得走吗?”一句的语言描写,解析老人内在开朗豁达的品质以及对天游峰的情感。对细节语句展开解读与品析后,教师加以总结:作者运用语言、外貌等描写方法,凸显人物性格,点明本文构思之精巧。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目标出发,为目标服务,从而把握作者的创作策略,只有教学指向集中,才能够形成合力,提升课堂效率。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悉心捕捉了文本的细节内容,才有效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把握了文本的构思,实现了文本阅读的高效化。
各学科知识之间具有相通的特征,特别是语文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与其他学科形成关联。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获得整体认知,若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与其他学科形成关联。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应该构建起主题拓展视角,与其他学科形成合力,形成跨界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做一片美的树叶》这篇散文时,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知识的汲取,同样应该重视语文的育人功用。一位教师为了达成育人目标,设计了以“小小的叶片”为主题的拓展与探究活动。在数学课堂上,根据三年级教学内容《长方形的周长》,提出了探究“知性叶子篇——测量不规则叶子的周长”的话题;英语课作为语言学科,同样能够构建起关联,提出“诗性叶子篇——Leaves”为主题的活动;音乐课堂开展“乐性叶子篇——树叶儿飘飘”活动;科学课堂形成“理性叶子篇——秋叶为什么这样红”的探究活动。此外,让学生在课外制作叶脉书签等手工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语文课不再是孤立的知识体系,而与其他学科形成紧密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主体意识,身心得到整体性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科知识整合过程中,跨界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累加,而是形成合力,共同发挥教育的育人功用。在联合教学模式下,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在一起,形成有机对话,提升整体教学效率,达到“1+1>2”的整合效应,将教育的核心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达成教学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集中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打造优质课堂。只有基于文本本位、学生本位进行整合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把握文本的内容与情感,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