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冬樱
从《诗经》开始,众多文人墨客就在作品中记录山水风光对内心污浊的洗涤、花草树木对本真性情的寄托、虫鱼鸟兽对生命活力的体现。从此,自然景物就走进了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
本文所说的“校园风物”指的是校园的风光景物。校园风物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仅探讨它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给儿童在任何一个季节、任何一种天气的情况下都能看见自然界的最富于细致差异的美。为了这种教育,十分重要的是找到美的角落和美的时刻,以便让儿童在此时此地去看见、感觉、理解,并把这些东西深印在自己心中。”所以,本文旨在探究让学生身边最易观察却又最易忽略的美——校园风物,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学生的眼中,走进学生的心里,最终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立足本校校园现实和学生实际,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种方式的探索:
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后,教者尝试巧妙引入学校正在盛放的玉兰花。学生首先深入领会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并在“赏玉兰,绘玉兰,悟玉兰”的学习过程中,转化为对玉兰的深层次感悟。
1.学习文章的写法。
针对《紫藤萝瀑布》一文特点,教者设计了相应表格,让学生从紫藤萝的形色味等方面摘录课文原句,进而赏析手法、品味妙处、体悟感情。在此基础上,再将学生带至校园,引导学生集体近距离观赏玉兰。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从感官的各个方面描绘玉兰,并适度展开联想,丰富玉兰的内涵。
2.迁移文章的感悟。
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那么,初中学生面对玉兰又会产生怎样的感悟?有的学生从玉兰开花的时节——春寒料峭时分,感悟它的不惧严寒,勇敢无畏;有的学生从玉兰花期虽短但绚烂无比,感悟生命的精彩程度不是由生命的长度决定的,而应由绽放的程度决定;有的学生从此时此地的玉兰联想到儿时故乡的玉兰,感慨时光流逝,怀念美好亲情。学生个性化的感悟把本属于学校的一株玉兰变成了属于自己的玉兰。
以上两个步骤将经典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物时,不仅要有细致的实写,还要有虚写,将观察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品读玉兰,拉近与经典文章的距离。
四月底五月初,学校的杜鹃花开了。本校曾拥有数量可观、颜色各异的杜鹃花,花开时节蔚为壮观。近年来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杜鹃花数量锐减,但在校园的几处仍保有杜鹃花丛。教者尝试在杜鹃花开时节带领学生赏花,策划了一系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我是杜鹃花小解说员”活动。学生两人合作,给七年级学弟学妹写一段杜鹃花的解说词。大家查找资料,实地观察,针对七年级学生实际组织语言,反复修改,最终形成文稿。成稿后,部分学生带领七年级的学生观赏杜鹃花,担任解说员。此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将语言文字转化为现场表达能力,在活动中触摸语文,并传播学习语文的快乐。
2.“我是杜鹃花宣传大使”活动。教者设计了一系列“自助餐”式的作业来供学生选择。既有侧重品鉴的作业——鉴赏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一诗;也有侧重原创的作业——以“杜鹃花”为主题写作文,文体不限;还有侧重多学科融合的作业——制作绘以“杜鹃花”的贺卡,并附上一首小诗。在第二项作业中,教者打破了以往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此类素材只写散文的惯例,鼓励学生尝试新体裁,如诗歌、文艺性说明文等。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争当校园的“杜鹃花宣传大使”。
3“.我是杜鹃花收藏者”活动。学生关于杜鹃花的作品最后被集结成册,由他们自己设计个性化的封面,并由教师写上总结、鼓励性的话语。这项活动将学生的过程性成果也一并保留,对学生语文学习影响深远。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是主体”“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取长补短,分担任务,分享快乐,共同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一起拥有成长的收获。品读杜鹃,让实践活动更“接地气”。
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出现选材困难,语言空洞的缺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观察和联想。教者尝试结合校园里各种风物的细微变化,引导学生留意玉兰、桂花、茶梅、蜡梅,以及香樟树、银杏、珊瑚树等乔木、灌木。但是,如果仅是对校园风物进行外在的观察,学生的收获甚微。校园里植树栽花种草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它们还应有陶冶情操、塑造性格等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风物的同时,必须提醒他们要注重联想。由外在形象联想到内在气质,由物及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联想必须建立在对风物特点的准确把握上,没有准确而细致的描写,就不可能有丰富而独特的联想。现摘取学生写校园风物的几个片段,展示描写基础上的联想。
片段一:“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这两句本是苏轼赞山茶的,但我觉得用来形容眼前冬日的茶梅倒也妥帖。它有着茶树那样油亮的叶片,但树形更为精致优美;它有着红梅那样的红花黄蕊,但花型更为大方典雅。眼前的它们,花色如胭脂,碧叶绿得化不开,仪态万方,风情千种。它们是冰天雪地里热情的美人。
片段二:远远望去,蜡梅花开得密密匝匝,枝头缀满黄色的花,金灿灿的一片,似乎用手轻摇,就能摇落满地的金屑。
走近细瞧,那一串串花苞挣脱了灰色的包裹,露出紧紧合拢的花瓣,好像金色的小圆珠。盛放的蜡梅花在阳光下恣意舒展着娇嫩的花瓣,那样柔美,那样轻盈,就像初生小鸡的嫩黄绒毛一般。
定睛细数,每朵花有十几片花瓣,几层交错在一起。外层的花瓣晶莹透亮,宛若玉雕;里层的花瓣泛着紫红,好像被身旁花蕊讲的笑话逗红了脸。花蕊呢?分成细长的几柱,一律顶着花药,一片馨香。
眼前即将枯萎的蜡梅花不禁让我感伤,它们的色泽差多了。花瓣黄中带黑,打着卷儿,像久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和色斑。那些掉落在地的蜡梅,黯淡了色泽,失去了神采,但捡起一朵在鼻尖轻嗅,依旧清香自来。
片段三:有人说,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要美丽。可是玉兰,鸟哪有你的幽香?鸟哪有你的风姿?你有“凌寒独自开”的坚强,你有对美的无限渴望,你有对春天的热切期盼……你让我想到了郎平,想到了李娜,想到了屠呦呦,想到了许多我们这个时代的杰出女性,她们高洁似玉兰,她们馨香如玉兰,她们以坚强、拼搏与付出,为我们这个大时代,抹上亮丽的一笔。
可见,在细心观察和着力引导下,校园风物的内在气质已然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诉诸笔端,形成了能引发情感共鸣的文字。品读校园风物,就是品读一首首大地上的诗歌,在各自心里造一个优美的意境。
校园风物毕竟只是囿于一个小圈子里,校园外有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发挥校园风物语文价值最好的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孔新苗也认为:“以兴趣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长久的心性修养和人格素养,是为了培养一个有品位、会生活、懂欣赏的人。”
在充分发挥校园风物的语文价值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生活中的风物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不再是语文学习遥不可及的梦想。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好作品”的评价。学生欣赏真景物、抒发真感情的同时,也应得到优秀作品的引导。张晓风的作品“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林清玄的作品“虚实生辉,禅意深远”,李汉荣的作品“文字素雅,虫鸟可亲”……学生品读关于自然风物的名篇佳作,在与名家名作的心灵凝望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品读大地上的诗歌,领略自然风物之美。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实践活动后,再去学习、阅读以风物为主题的名家名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的感悟,挖掘出从生活感悟到提炼哲思的通道,这对语文学习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