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选择性”理念深入人心,新的高考改革也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如何落实学生的选择权,这是新的高考背景下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命题。
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学生各种核心素养在不同个体身上体现的强弱程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科包含的学科素养也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学校首先将各学科素养科学地加以整合,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而选课走班教学就是一种好的形式。选课走班教学,就是把课程相似的学生或者兴趣相似的学生聚在一起,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造,设计不同的教学路径和方式。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实践,学生人手一张独家的定制课表,使选课走班有序有效地进行。在教室数不能大量增加、教师编制人数相对较紧的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选课走班。
国家基础课程与分层走班教学。包括语数外和高一年级的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学校可以把“尊重差异”与选择,动态反馈与递进作为分层的原则,以学生现有学习水平、能力倾向、学习兴趣、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为依据进行分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申请调层,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调层的机会。分层走班教学有两个突出的难点,一是学生的主动性问题,二是不同层次教学难度与思维训练点的处理问题。
国家选考课程分类走班教学。即政、史、地、理、化、生六门选学科,可以将“6选3”课程分为学业水平(A类),高考选考(B类)两类课程。A类课程的教学要求遵循各省对学科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B类课程的教学要求遵循各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发展要求。
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学生自行选择A类或B类的学习。在学生进行选择后,学校对不同类学生进行编班,各学科备课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两类课程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统筹安排分类课程的进度、难度、作业与试卷的编写。A课程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B类课程兼顾基础和能力。
兴趣课程和选修课程分项走班教学。学校艺术、体育和选修课程可以实施分项教学,学校可以在国家规定掌握的艺术、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分别就兴趣和选修课程学分上作严格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学期选择艺术、体育和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进行修习,保证每一个学生毕业前至少具备两项至三项体育专长和艺术专长,以及完成选修课程。
实行选课走班后,原来的行政班的概念被淡化,班主任的部分职能由科任教师分担。但学校层面上,仍需保留行政班,最好是在班主任制的基础上,辅以“成长导师制”,每位老师负责对十名左右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跟班主任相比,导师辅导的学生人数少、工作更精细,指导更精准。
思想工作“私人定制”。在单一的班主任模式下,为了班级的成长和共同的普适性的教育,一些学生会被否定,被边缘化,很难在班级的成长中找到自我,获取自由。成长导师更多的是一对一的交流。导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爱好特长、高中规划、对导师的期待等资料,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的德育方式和成长路径,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导师可以帮助学生科学选科、职业指导、更好地计划未来。个别深度交流,与家长的沟通,选课指导等,都可以由成长导师根据学生实际“私人订制”,较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师生关系“亦师亦友”。成长导师的身份,不但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而且加强了家校联系。在带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许多成长导师慢慢地走出了学科教师的框框,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和学生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改变了校园的生态,让全员德育成为现实。
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学校要设置学生发展中心、开设生涯指导课,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生涯社团、个人生涯咨询“四合一”的教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合理安排时间,对职业生涯的相关信息作深入了解。初步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涯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生选课指导、生涯指导、常规课程的开发、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实行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方法,提升生涯践行能力。在高一借助常规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让学生思考“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做”的生涯问题;在高二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组织有针对性的生涯探索活动,在学生了解个性特质的基础上,对教育与职业信息,个人与环境之间作重点探索;高三则借考前的心理辅导、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大学生活展望等方式增进学生生涯规划和决策能力。
进行生涯指导实践活动。学校除了开设高中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家长职业面对面、学生职业面对面、职业体验等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生涯讲座、企业单位参访、跟随父母工作一天、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专业访谈、生涯访谈、“二十年以后的我”演讲等。
为适应新高考改革,必须建立相匹配的学习分析体系。
个性化的学情追踪和反馈。学校可利用系统平台对学生作业和考试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利用这些数据形成个性化的班级教学、个性化的学情分析、个性化的学生错题本。通过对比各教学班的每一道题目的得分情况,分析每个教学班的学习状况,有利于教学班开展针对性的教学。通过查看教学班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数据和图片),实现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和导出一段时间的易错题、易错题知识点等资源进行学习分析,有针对性地补偿学习。
辅助性的在线学习和答疑。学校通过系统平台,让教师把某个学习资源指定发送给某几个学生,做到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平板或者答疑教室的平板发帖提问,教师收到之后在平板上直接回复,形成一个视频发给学生,实现突破时空的便捷在线答疑。同时,这个微视频可以作为资源分发给其他学生。
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努力把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更多的授课权交给教师,更多的教育权交给学校,教育内在发展的活力才能更充分地涌流和迸发出来。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选择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得教育不断趋近“好的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学校完全可以通过高考改革,实现学校一次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