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北京市顺义区开展老年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8-11-30 19:33
教育家 2018年30期
关键词:顺义区老年人社区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年教育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下面,笔者将结合北京市顺义区工作实际,就社区教育如何根据国家政策和区域特点,发挥自身功能,服务老年人学习需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充分认识社区老年教育的形势和特征

认清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同全国的人口发展形势一样,顺义区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顺义区常住人口112.8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1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7%;户籍人口63.5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15.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8%,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未来几年,顺义区将承接北京城区核心区人口的疏散转移,其中大多数为老年人,顺义区的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明确老年教育的重要地位。社区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性,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展的教育活动,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同时,社区教育还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它是紧贴社会发展实际,以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服务社区和谐健康发展而进行的教育。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老年人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老年教育供给增长速度,社区教育活动已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老龄化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老年教育的重要地位,将老年教育纳入社区教育的重点工作当中,增加老年教育供给,推动老年教育进一步发展。

认准老年教育的独特性质。老年教育具有社区教育的一般属性,但同时还具有不同于一般社区教育的特性。除教育对象不同外,其独特性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使老年人养生、养心、养情、养趣、养慧,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教育的内容紧贴生活需求,凡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皆可开发为老年教育课程;学习的形式以研讨交流为主,以体验式学习为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顶层设计完善老年教育的体制和机制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顺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重视文化养老,丰富社区老年教育设施”。《顺义区“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建立18所老年大学分校,在所有社区建立老年教育课堂。区政府督察室将老年教育作为对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将老年教育作为督导镇街社区教育的重点工作。

加强部门协同配合。顺义区老龄委建立成员单位目标责任制,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督促重点工作的落实。建立了区老干部、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协同推进的老年教育工作机制:区老干部局主责区老年大学及老年大学分校建设,实施老年教育与区老干部教育一体化管理;区民政部门将老年教育作为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区教育部门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区妇联将老年教育与和谐家庭建设相结合,营造爱老敬老的家庭文化氛围。

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老年教育。从2016年开始,顺义区评选了16个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更多的特色学习场所。其中,顺义区汉风耕读苑将农耕体验、国学传承、自然教育相融合,深受老年人喜爱;顺义区汉石桥湿地开展“端午文化节”老年学习活动,为游园的老年人宣讲环保科普文化知识。2017年10月,顺义区成立了老年协会,将服务老年人学习作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强化效果的评估检测。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具有对镇街和村居社区教育学校进行业务指导、检查考核和教学效果测评的职能。工作中,社区教育中心加强对老年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与检测,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教学档案、召开学员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镇街和村居社区教育及老年教育工作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拨付社区教育经费的重要依据。

多维推进提升老年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基地建设向基层社区推进。为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学习的愿望,近年来,顺义区加强镇街及村居基层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在社区共建起了59个学习体验室,内容包括西点、中餐、书画、茶艺、形体、农艺、器乐、国学、葡萄酒酿制等。区老年大学在镇街建起了9个分校,并在部分社区开设了社区分课堂。目前,顺义区初步形成了区、镇街、村居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使基层的老年教育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

课程开发向本土特色推进。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开发了家庭礼仪、沟通技巧、家庭理财、书画、摄影、茶艺等12个系列共61门社区教育课程。区老年大学开设书法、太极拳、手工、中医保健、民族舞、瑜伽、写意山水、葫芦丝、诗词鉴赏等21个专业,编写了钢琴、电子琴、葫芦丝、声乐、楷书、工笔花鸟、写意花鸟、芥子园画谱、摄影等15本教材。在开发通用课程的同时,还结合区域特点,重点开发了具有顺义特色的本土教材和特色课程。社区教育中心编写了顺义历史、地理、文化、民生本土教材,开设了顺义民俗、鼻烟壶制作、火绘葫芦、剪纸等课程。目前,正在围绕养生、养心、养情、养趣、养慧等方面,着手开发“五养学堂”老年教育系列课程。

学习场所向网络平台推进。在加强实体资源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老年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做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并重。顺义学习网自上线以来,点击量及注册人数一直居顺义区各网站首位。2016年,开发了顺义学习网手机APP客户端。2017年,区社区教育中心、区老年大学合作开设顺义区老干部(老年)网络大学,设有通知公告、工作动态、网上课程、在线报名等栏目。其中,网上课程资源分为养生健身、国学讲堂、历史文化、艺术欣赏、家教家风、心理健康、旅游天地、党史党建八类,共计3000集,更加方便了老年人学习。顺义区李遂镇利用微信公众号建立李遂慕课大学,通过微信传送学习课程,倡导子女与老人共同学习,既丰富了知识,又融洽了家庭关系。

组织形式向学习共同体推进。顺义区改进老年教育模式,在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进社区老年人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培育了中阮学习共同体,成员有5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大多数学员从零基础学起,现在已经能够弹奏几十首乐曲,活跃在顺义区文艺舞台上; 培育了“8760”糖尿病互助小组,吸引了社区40余名居民参加,每周活动一次,围绕糖尿病基本知识、科学合理饮食、平衡心态、预防并发症、测试血糖的正确方法等开展了200余次小组活动,编辑出《马坡地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工作。目前,全区规模在30人以上的学习共同体有23个。

培训项目向品牌化推进。积极培育学习品牌:“义品经典”国学讲堂以传授国学为主,邀请历史学家阎崇年、清华大学教授彭林等国学大师授课,深受老年人欢迎。“兴农讲堂”以传授农业生产技能为主,面向老年人开展芽苗菜种植等方面的培训,被评为北京市学习品牌。创办“高师讲堂”,面向社区老年人开设书画鉴赏系列课程。开展家文化培训,围绕“家”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需求,分类整理相关教育资源,开发“家文化”系列培训课程,以教育改善家庭,让家庭助力教育。每年举办“书香顺义”全民读书活动,组织老年人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

顺义区在应对老龄化,服务老年人,开展老年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有效提升了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老龄化会越来越严重,老年教育的任务会越来越艰巨,社区教育的责任也会更大。只有扎实工作、努力前行,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才能进一步彰显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强大功能,为完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顺义区老年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顺义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成果应用研究
顺义区首都科技创新券配套补贴效果评估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北京市顺义区第二批光伏发电项目奖励资金发放
一种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