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马府街小学 邵 凯
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家喻户晓,画上眼睛的蛟龙腾空而去,是因为精髓“通了灵”,画就活了。当下,活动化的品德课堂很多时候像一幅栩栩如生、精妙传神的画,令人称赞、欣赏,但仅仅是“人在画中游”似乎还不够,就像未点睛的龙,虽然活灵活现,但终究只停留在墙壁上。品德学科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注重个体对知识的体验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体现学习者本位的知识价值观。让品德课堂抓住点睛的一笔,真正鲜活起来!
以五年级下册《鸦片的背后》一课为例。课文内容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等方面,每个方面都互相牵连,形成网状知识体系,这样庞大的知识系统显然是不可能教授给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教师可以将所有的内容提炼成三个大问题:1.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2.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3.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前两个问题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了解、分析的,第三个问题则是追本溯源,探究事件背后的根本原因。三个问题是鸦片战争整个事件中的关键点,分别涵盖了鸦片战争中的几个典型事件,虽不能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但已能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完成《品德与社会》中年级教学目标——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知道近现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课前安排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进行前期自学。当然不见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去查阅资料,理解资料内容,收集来的资料也不见得能恰当地解决以上三大问题。于是,教者根据三个问题分别准备了三组资料,将它们制作成学习资料包,每个资料包里有四张资料卡,资料卡上的语言简短精练,通俗易懂,一个资料包能集中解决三个大问题的其中一个。教师在课上提出三个问题后,可以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前期所学自由选择问题来作答:一是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对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信心;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单引导,为下面的小组学习埋下伏笔。教师建立起建构主义中的“图式”,让学生将相关内容组织起原始的“框架”,之后让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每一组拿到一个资料包,传阅资料包内的资料,并思考讨论能够利用这些资料解决哪一个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因为缺少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只能跟随教师的指引来学习,虽然最终能到达目的地,但品德课应当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在,教师提前为学生收集好资料,让学生“有备而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学生在小组传阅资料的过程中,先内化教师提供的资料,对书本知识做补充和延伸,对各阶段的事件有了自己的认识之后再将资料整合,以此来判断资料的“指向”,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先后完成建构主义中的“同化”和“顺应”,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列举资料”→“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模式,满足和尊重了学生个体的思考。教师利用资料促进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思考,同时进行资料信息的再加工,最终使其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是灵活的思维个体,课堂因为思维活动而鲜活起来。
视听教育家戴尔曾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首先是从直接经验得来,即是通过人的多种感官,经过思考、实践而获得的,这种经验较为具体,是从实践学习中得来的。第二种经验比较间接,但具有“真实感”,这种经验不一定要亲身体验,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而获得的有“亲切感”的“代替经验”。第三类经验是间接和抽象的,是需要通过思维能力去理解而得到的经验。以上三类经验,从直接经验、代替经验到抽象经验依次由下而上地排列成一个“经验之塔”。笔者由“经验之塔”得到启示,在教学过程中,越是直接具体的经验,就越易于学习,所以课堂资料的内容准备不应该仅有文字材料,而应当具有丰富的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
例如,在教学《南湖游船》一课时,学生对长征的认知大多停留在 “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这样的字面认识上。这样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他们很难真实地感受到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难以深刻地认识到红军为了中国的解放做出的伟大牺牲。所以,教师不仅可以在资料包里放入了长征中的感人故事,还可以放入一张长征路线图,即在中国地图上标示出长征的行进路径,迂回曲折的路线一下子就让学生对长征的路线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播放一段长征的视频,视频中危险的沼泽、寒冷的雪山,风餐露宿的红军战士都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样学生对于长征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文字和想象中,而是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感叹长征的艰苦,红军的伟大。打破单纯的认知,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了自我的情感体验,仿佛在与历史事件“对话”,由于“对话”内容的丰富和具体,所以“对话”的所思所感会真实而深刻。学生入情入境,课堂因为情感的迸发而鲜活起来。
在课堂上,教师在抛出问题后,可以给予学生一个“积蓄力量”的准备期,让他们小组讨论交流,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大量的文字和视频的资料,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以及身残志坚的顽强品质。在看完这些材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能立刻将自己的感受组织成语言表述出来;有的学生有感受,但语言表述能力欠缺,不知该如何表达;还有的学生感受不够丰富,表述的内容也就较为简单。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名回答,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或者同桌之间说一说,议一议。学生在小组之间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从交流中捕捉到一些信息,有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的,有些是没有想好怎样表达的,哪怕是一个观点、一个词语,也能给予自己灵感,从而把单一零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学生既有独立自主的个体见解,又因团队的合作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课堂因为交流的生成而鲜活起来。
在新型知识观下,知识像一颗种子,教师要将它们播种在学生的心中。新型知识观下的课堂,要让学生自己“松土、浇水、施肥”,让知识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演绎生命的进化,让学生收获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