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黑龙江依兰县第三高级中学)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方面上的发展,而且是道德、品行、审美、身心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中班主任应认真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充分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规范班级管理要求,制定行之有效、新颖的管理方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促进高中生健康快乐成长。
班主任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创造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通过良好契机,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为人师表和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第一,班主任应建立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氛围,以班委会、班级口号、班级文化墙、共青团组织和班歌等形式展开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集体氛围中感受快乐,放松心情。第二,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维护和调试能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通过情绪表现出来,而情绪可以反映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因此,班主任应提升学生的自我心理维护和调试能力,学会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时,能够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从而收获个人的成长,实现心理辅导中助人自助的目的。
在学校中,由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和师生的特殊地位,往往会形成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高中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比如,有些教师经常过分强调自己的思想,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通常造成了呆板拘束的气氛,限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营造一个民族、宽松的环境,是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中普遍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是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主要人物。高中班主任接受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是可以担任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心里健康选修课主要是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健康基础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发展状况和特点,及时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自我调试或者寻求帮助解决自身问题,从而促进全面发展。比如,班主任可通过设置一系列活动形式,如,情境设计、问题辨析、游戏辅导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基础的心理保健知识,提升心理素质。
进行个别辅导,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直接诊断、指导和矫治,是心理健康指导的有效途径。在高中阶段,不仅课程进度快,而且知识密度大,难度加深,因此,需要进行分层辅导。比如,对于高中三个阶段来说:高一的学生需应对新环境,因此,需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快速地适应高中生活。高二的学生,由于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从而提高了自主性和独立性,但心理闭锁性也更加明显,因此,班主任应及时引导,注重引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通过心理训练,形成正确的交往观,同时,克服自卑心理,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并且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三的学生,由于临近高考,来自家长、教师的期望导致压力大,特别是一些家长对考试成绩看得很重,导致有些学生不堪重负,心理容易疲惫和烦躁,这个时候,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减压,以平常心看待考试成绩,并学会在日常学习中确定目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进步。
班主任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学生,如果发现个别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给予专门的测试和指导,同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积极联系其家长,共同处理,可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进行治疗。
高中班主任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心理指导途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自我调适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形成良好个性品质,为未来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1]张四海.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