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李鸿泉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是在原有理论知识技能教学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通过综合性的眼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使用数学,体会数学的实质以及思想。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厌烦心理,觉得数学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而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则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乐意去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提升,还要注重整体数学的发展情况。
初中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转折时期,从小学稚嫩的时期走过,来到初中,暂时没有高中紧迫的升学压力,所以这个时期学生认识数学非常重要。数学逻辑性非常强,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非常实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只注重教授学生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解题的方法,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而且一些学生还会有抵触的心理。所以在核心素养下,老师首先要建立全面的数学教学观念,设计有益的数学教学目标和内容,多方位地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综合领会数学的价值,并且能够良好地使用。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数学文化价值和内涵的知识,而且要掌握数学可以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老师本身要会欣赏数学,可以真正领会数学的价值。总的来说,老师首先要树立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观念,将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融入数学教学内容中,然后培养学生主动领会数学价值以及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整合了传统单一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做出了全面的改革,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全面成长。课堂中的教学更加开放,以学生为中心,自主互动探究,老师仅仅是引导者,制定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之后,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从本质上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其严谨性以及逻辑性的特点,并且主动去探究,灵活地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从深处培养了他们终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而且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老师来说,综合素质下的数学教学更体现出先进的教学方法,顺应了当下教学改革的趋势,教学成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首要的是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乐于学习数学,勤于使用数学知识,因此引入阶段非常关键。教师可以结合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故事或者是实际使用的案例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同时也可以带动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内容的预习,让他们主动去搜集每一课相关的数学知识由来以及举例生活中可以应用到的地方,以小组的方式在课前几分钟进行讲解,搜集和讲解数学有关知识,可以让他们自主感受数学价值,潜移默化地喜欢上数学。将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引入课堂,打破了传统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今后全面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数学综合素质所必须采取的,学习数学更多地需要掌握解题的技巧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多学生喜欢自我探究,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但是很多时候思维会有局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数学,体会多种思维角度的数学观念,同时也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通常都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准备课堂资料,然后让小组成员发言讨论,之后进行总结,老师对每一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指导并且给出意见,实现最终自主学习的目的。
初中数学课本中有很多关于图形面积的知识内容,比如圆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中的一人准备圆形图案,一人画出圆形,一部分搜集生活中常见到的圆形物体以及圆形面积计算的由来,然后共同讨论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而给予结论性的指导。这种合作探究的方式不仅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实质性掌握,而且合作的过程可以加强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下综合教学目的。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当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随着教育变革的速度加快,学生接受的教学不再是单一模式,需要多途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征展开教学,特别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也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将书本上抽象的图形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多角度演示图形变化的特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此外,还可以进行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内容组织实验活动,将数学知识变成有趣的探索过程。在核心素养下,多元化数学教学模式考虑了初中学生发展的特征,更容易让他们深入领会并且掌握数学知识。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以学生全面学习数学为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兴趣的基础上领会数学本质,并且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讲解知识技能的模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核心素养下,老师首先要将这个观念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清楚其价值所在,在今后学习中注重数学全面的发展,然后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共同合作,探究数学知识的真正内涵,切实领会方法技巧,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