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 陈 加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有着明确的介绍,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序地讲授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级知识,为学生步入大学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有必要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由此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与质量。
与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有所不同的是,高中数学教学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想提升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数学解题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数学解题方法之后,还应该有意识地全面锻炼、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同一类题型的完全解答。数学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考查,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还有较高的数学能力。例如学生在解答一道函数与立体几何相结合的综合类题型时,仅仅简单掌握函数与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掌握联想、对比、假设等数学方法,有着较高的数学能力才能顺利求解题目。
我们不难发现,在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考试过程中,考试题目会涉及较多的书本知识,照搬书本知识就可以进行题目的求解。然而数学却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定理之后,还要在具体题目之中加以思考,将公式、定理与题目中的材料与数字进行充分的结合,要求学生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简单地理解、背诵三角函数的公式定理未必能够顺利解答数学题目,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通过熟练的思考达到灵活运用公式定理的目的。
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换位思考的教学方法加以充分的利用。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更多的尊重,教师更多地扮演辅导者的角色。顺应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教师应该通过换位思考的教学方法,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设,仔细分析在数学重点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可能提出的问题,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全面的演绎与假设,由此不断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坚持换位思考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不仅仅局限于一道题、一个公式的讲解,而应该着眼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数学方法的掌握,通过换位思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高中数学教师也应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信息化教学,由此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象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对数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动态化的演绎,由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锻炼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传统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很容易选择放弃。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对特定题目解答方法的分析,掌握整个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相比较于题海战术,系统化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规律。通过系统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方法有着全面的把握,由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讲解正弦定理这类数学题目时,高中数学教师还应该适当贯穿余弦定理、反三角函数题目的讲解,引导学生对该类题目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由此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系统优化、合理排序,设计系统化的教学课程,同时顺应课程教学改革,选取贴近现实的教学实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
通过高中数学教学,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量,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加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思考。为了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高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采用换位思考、信息化教学、系统化教学等教学方法,不断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