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 挑战不可能—实践活动中对最近发展区的运用

2018-11-30 05:20
名师在线 2018年3期
关键词:困难基地挑战

冯 建

(江苏省如东县学生实践基地,江苏如东 226407)

引 言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挑战,不断进阶“挑战不可能”。在成果展示中每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进步,在一次次尝试和课堂的火花中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确定恰当的目标并实现后即可收获继续前行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完善自己。这也实证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围绕“最近发展区”大有文章可做。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

对于人的认知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提出后就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这一理论基于生命个体的认识规律,将人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分为两个不同的水平:其一,目前已经具备的发展状况;其二,基于当前水平,生命个体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教师可从成人的角度引导参与学习的学生通过针对性的活动完成自己以前难以完成的任务,设定学生可以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就必须基于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不断促使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更全面地发展[1]。

如目前收视率极高的综艺节目《挑战不可能》,其不只是简单的奇异技巧展示,更多的是通过普通人长期的努力与坚守,展现人们挑战自我的勇气和精神,对生命潜能的开掘。笔者觉得,当前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活动亦如此,可以让每一个参与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成就更多的发现。

二、基于最近发展区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念变革

1.全面置换传统的教学观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发展较快,很多地区设立专门区域并安排一定时间的课程在一些学段让学生来参与活动。课程的设置相比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有了全面置换,将广阔天地等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着重帮助学生参与多个社会、合作活动,教师主要承担着指引、激励和评价的角色,引导学生找到征服困难的道路并及时总结学生的思考所得。

2.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对学生所提供的帮助其实就是搭建“脚手架”,在支架的帮助下,学生承接了学习的自我管理任务,当教师撤去支架后,学生就可以独立行走了。教师在教学时要走进学生中,及时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点滴表现,绝不是完全成为“甩手掌柜”。学生获取了教师所传授的技能后,立即到新的环境下再次回顾,新学习的知识就可以扎根。当然,支架的搭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是一门要求极高的艺术,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2]。

我工作的实践基地每年会接待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分别到基地参与科普劳技、国防民防、生命生存、爱国感恩等五大板块课程,在具体的课程安排时基地必须考虑到所在年级、地区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积累,不能生搬硬套、敷衍了事。在演练地震逃生时,可让学生先观看对应的视频介绍材料,由解说教师辅助介绍在地震逃生时的注意点,请班级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学习时所获得的地壳运动相关知识,接下来进行演练时,大家就能够很好地知晓这一课程的重要意义,很多同学参与后还能将自己在实践基地掌握的这一技能向家人传授,很好地凸显了基地对于公民防灾、减灾的意义。在学生们制作南通风筝时,教师会介绍南通风筝制作的发展历史,带领大家参观洋口风筝节活动的展示材料,请当地制作风筝的专家为大家介绍制作风筝的方法和技巧,大家会觉得这一课程特别有意思,课堂上的参与也就更为主动了,很多同学将自己在基地制作的风筝带回家保存起来,等春季和家人们一起放飞。

教师在学生参与实践时,根据情况增添一些阶梯,学生搭建支架则可便于他们将自己从学校课堂教学中转换到实践基地的课程中来,参与课程的同时收获实践能力。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具体运用策略

1.引导学生定义困难

在实际教学时,当我们发现学生遭到困难时其实就是他们的思维受阻。教师可适当帮助他们将思路理清,提醒他们及时静下心来回顾教师在教学时提醒他们的若干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先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教师再帮助他们将困难降低难度或者是分解开来。建议学生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可以适当换角度、方法来分析问题,教师绝不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就急于介入,一定要让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对问题有基本的认识,思考对应的知识点和以往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其实学生再次思考后很可能这些困难会迎刃而解。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学生也就不至于因紧张而难以展开思考。

2.调整任务的难度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若学生面对难度较低或者过高的问题时,他们参与的热情会直线降低。教师在给出任务时,就需要注意调整好任务的难度,确保可以让学生从“舒适区”中走出来。倘若教师给出的任务明显超出学生的范围,教师就要有“脚手架”的预案,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若学生一定时间内依然难有进展,还可以将问题化解为多个小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小组一起来探究。在一个个小目标顺利解决的情况下,学生们就会觉得原来解决困难问题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愿意思考就一定可以找到方法。

如在基地的极限挑战项目中,需要个体有挑战困难的勇气,需要团队之间密切协作才能成功完成挑战任务,因学生平时参与此类活动较少,遇到困难总有教师及时伸手援助,当他们自己面对陌生环境挑战时则会退缩。实践基地的教师会让孩子们先挑战难度相对较低的游戏,鼓励大家选择不同的难度,更鼓励团队合作共同解决困难。

学生离开文化课堂来到实践基地挑战自己,在同伴合作和实践基地教师的指引下,他们竟然能够征服多个在课堂上所遇不到的困难,很多同学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在课程结束时更为留恋在基地的生活,在今后自己的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时,也会从容应对。

3.鼓励学生解决困难

最近发展区里理论重在跳一跳的实现,有别于挫折教育。要让学生愿意面对失败,不必对失败过于纠结。在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评价时,对较为困难的问题教师不要过于关注学生对问题解决这一结果,更多地侧重于激励学生敢于着手解决问题。在对学生褒扬时,需要注意一定的尺度,泛泛而谈的表扬学生不可能领情,必须让激励式的评价比较恰当地让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去克服困难,愿意积极地参与到实践课程中来。

如在小学生参与泥塑制作课程时,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美术基础,教师可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若干环节,可先制作学生自己最可以制作的物品(可以展示部分实物给学生观摩);也可以在学生制作一段时间后,教师将学生在制作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做成课件做展示,让大家在自己实践后对整个制作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接下来,很多同学均会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技巧,然后教师再做个体辅导,等大家将作品完成后还可进行投票环节,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品的闪光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结 语

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如何合理设置目标促进每一个生命个体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根据情况及时出手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克服困难,愿意挑战自己的潜能,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更好地将自己的学习应用起来。还可以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寻找到征服困难的方法和乐趣,实践课程必须更多地瞩目学生的前瞻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麻彦坤,叶浩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当代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2):89-93.

猜你喜欢
困难基地挑战
困难中遇见团队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困难我不怕
选择困难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