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鑫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
伴着人类前行的步伐,岁月淘洗出了无数绚丽的文明,其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可以说是举世瞩目。其文化思想、文化元素不仅深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对世界的稳定和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近现代逐步形成的对世界、自然、人生等的态度和看法的思想结晶。中华文化中儒学强调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家主张顺应天命、无为而治,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强调修身立德,就用“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来鞭策自己,这些思想和理念都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上也提出了“文化自信”,以更大文化自信支撑起民族复兴的梦想。我们中国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习以为常而不明言的精神特质,从神话传说中可见一斑:钻木取火,与自然做斗争;大禹治水,与灾难做斗争;愚公移山,与环境抗争;精卫填海,与命运抗争——所以中华文明历久不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发展。“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1]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建设需要,我国的高校教学改革从未停止过,有些改革从方法论的角度已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但还是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人才的培养还有待长足的进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因此,高校教学的改革应具备文化视角,渗透到文化领域。我们提倡的高校教学改革,应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高校改革不能只单纯关注教育教学方法,还需要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审视。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讲授法,教师牢牢地占据了讲台,大说一家之言,偶有提问,也是对那些课堂关注度较高的同学,这样的课堂可谓是精英的课堂,举手的是精英,受表扬的也是精英,而多数学生成了精英者的陪衬,得不到关注和尊重,人在心不在,授课教师和精英者的互动成了多数同学眼中的表演。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很多改革者践行讨论式课堂,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但实效不高,甚至教师都完不成教学任务。针对这些情况,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在2014年自己所教的心理学课上尝试了对分教学法,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不久该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和实践者的口耳相传迅速风行全国,甚至传到国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对分课堂的实践中。“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可简称为PAD课堂。从讲授、课后学习、讨论三个核心环节看,学生对于对分课堂的目标认同度和目标的完成效果很好”。[3]
下面我们从文化视角探究对分课堂的实践意义。
当然,在使用“文化”这个概念时,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它自身只能指文化的某一方面因素,或者说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4]。也就是说我们在探讨文化视角时必须以文化的某个“部分”作为基础和背景,然后再把“对分课堂”教学这个问题纳入到一个可以操作和说明的环境中。
庞朴先生最先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人文主义,他对希腊、印度、中国三大古文明做比较之后指出,中国文化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重视现世世俗生活、重视人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思想,构成了中国的人文主义[5]。
在对分课堂上,人文精神可看做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突出的表现就是开始主动的学习,对知识有了探索的欲望。高校传统课堂的教学,教师把持了课堂,主要采用讲授法,甚至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在对分课堂,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并不是知无不言,常常“抛砖引玉”,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一般给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的框架,点拨重难点,学生对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后,容易课后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课下的作业也能够是自己创造力的体现,而不是机械地抄书。对分课堂顺应人性,释放人的潜力,张扬个性,孕育创造,有可能会显著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6]。
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涵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古圣贤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端,最理想的境界应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由于全民族贵和持正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由此引发出“仁爱宽容”“与人合作”“集体主义”等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而和谐意识,在对分教学模式中鲜明地表现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传统课堂,教师讲课后学生自己学习,缺乏交流机会,感觉枯燥,知难而退,缺少攻坚克难的勇气。学习环境很难为小组学习服务,对分课堂把交流互动提到课堂上,学生带着思考后的问题或成果而来,彼此协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种民主式的课堂重新规划了教学中老师的权利与学生的责任,它赋予学生应有权利的同时也让学生担负学习中的责任,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实现了课堂的民主、和谐,让教学改革生气勃勃。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国人认为时间为宇空间为宙,时空即宇宙是一个整体,上至宇宙下至人物都是整体,有自己的系统,要了解部分必须了解整体,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探寻部分问题表现的实质。
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除了因课堂上小组交流加强了学生的思辨意识之外,还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加深了对问题的整体把握。但这仍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更客观。课下,教师对学生作业评判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也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定了解。对分课堂,教师给了学生更多展示的空间,无论发言表现还是作业展示,教师都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更清晰地了解学生,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这也体现了文化中的整体思维。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忧患意识是人类精神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7]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就是基于对高校教学发展忧患意识的反映,而这种教学模式在全国的迅速推广,无论时间之速还是地域之广还是年级科目之多都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我国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并身体力行走出一条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途径来。优秀的文化可以用于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本身也是一种文化,通过教育手段的恰当选择可以实现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人的塑造。从文化视角审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们更深刻而清晰地理解它施行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对分教学模式,让我们明白饱含文化特质的关注人身心发展的教学改革必将走得更远,同时也将带来中国教学改革的春天。
[1]宇文利.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基本思路[J].北京教育(高教),2017(03).
[2]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究会暨国际儒联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J].孔子研究,2014(09).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09).
[4][7]秦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分析[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12).
[5]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6]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科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