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归思想,助力解决数学函数问题

2018-11-30 04:49江苏省姜堰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1期
关键词:式子零点变量

江苏省姜堰中学 周 鹏

化归思想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简单来说,所有将问题由难变易的过程都可以称为化归,它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函数是许多学生较为薄弱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它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其他部分知识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可以说,只有掌握了函数知识,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因此,对于函数的教学,教师更要多加重视,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化归思想,将复杂的函数问题简单化,提升解题能力。

一、正面反面化归,改变方向

正面和反面是既有矛盾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当遇到一些正面求解较为困难的题目时,不妨转换思路,改变解题方向,试着求一求问题的反面,往往能够减少许多计算量,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

在函数零点这一部分经常会有已知零点个数,要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比如:若函数f(x)=x²-2ax+2在区间[0,4]上至少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在拿到这道问题时,许多学生都会下意识地根据题目中存在零点的条件进行求解,但是由于至少一个零点就意味着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同时由于a的存在导致对称轴无法确定,还有一个区间范围的限制,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且使得解题过程十分复杂。因此,不如引导学生试着从没有零点这个反面情况考虑,函数在[0,4]上没有零点,即没有实数根,转化为数学语言就是x²-2ax+2≠0,即观察这个式子的结构,很容易联想到所以说也即当时,方程才没有实根。而题目条件是至少有一个零点,即要求的是方程有实根时a的范围,所以结果应为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对于含有“至少”这一类字眼的函数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反面进行尝试。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定要再回到题目中去,回答真正的问题。

二、常量变量化归,减少变元

许多函数问题中经常会伴随参数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要区分开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可以将常量和变量进行互换,把函数中的参数变成主元,帮助减少不定因素,使得问题更加容易求解。

例如有这样一道有代表性的例题:当|k|≤1时,不等式(lgx)²-(2+`k)lgx+k-1>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在这道题目中,不等式是关于x的式子,k是其中的参数,即x是变量,而k为常量,相比于将函数变为关于lgx的函数,观察式子不难看出,倘若将其变为关于k的式子,则是一个一次函数,且题目中还给出了k的范围,显然一次函数更加简单。因此,题目就变成了:当|k|≤1时,不等式 f(k)=(1-lgx)k+[(lgx)²-2lgx-1]>0 恒成立,求 x 的取值范围。这样,k就变成了函数中的变量,而x则变为常量,即实现了变量和常量的互化。问题简单了,对于一次函数而言,只能增或减,再者不变,因此,想要在|k|≤1的范围内让f(k)>0,只需要让f(-1)>0 和f(1)>0即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回顾这道题目,学生更容易想到的思路是生成一个新的变量来代替lgx,然后将其变成一个二次函数,这种方法虽然也可行,但是增加了一个未知的量,意味着求解过程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学生会更加容易出现混乱,因此,如何将变元减少才是应该考虑的方向,这也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的一个重要解题思路。

三、特殊一般化归,捕获规律

特殊和一般的思想也是数学中经常存在的一种思想,一般规律的发展往往是从特殊问题引发而来的,而一般的结论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成立,这个相互转化的过程应用在解题中,也可以帮助解决一系列函数问题。

以函数性质的教学为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函数f(x)在R上任意可导,若(x-2)f’(x)≥0成立,则f(1)+f(3)和2f(2)之间有什么关系?观察问题,f(1)、f(3)和f(2)都是指具体的函数值,学生看到这种要求函数值的问题,经常会先想到要求出函数的表达式。这种思路是万万不可取的,一般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很难直接得出函数具体的式子,但是我们可以分析出函数的性质。在这道题目中,根据(x-2)f’(x)≥0这个不等关系可以很容易地推导出:当x≥2时,f’(x)≥0;当x<2时,f’(x)<0,翻译在图像上就意味着:当x>2时,函数图像递增;当x<2时,函数图像递减;当x=2时,函数能够取得最小值。根据这个规律可得f(1)≥f(2),f(3)≥f(2),所以f(1)+f(3)≥2f(2)。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利用一般规律来求解特殊值的例子,其中分析出的函数的单调性就是根据题目信息得到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面对许多无法直接求出函数表达式的问题时,都需要学会分析函数性质来解决问题,同样的,在遇到需要求解函数一般表达式的问题时,也要学会利用特殊值代入的方法进行解答。

四、相等不等化归,建立关系

相等和不等也是数学中常出现的两种对立关系,在函数问题中经常出现不等或相等关系,那么充分利用这些关系,并学会将其互相转化,在问题和条件中建立一定的关系,也能够帮助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这道题目: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对任意实数x都有f(x+3)≤ f(x)+3和f(x+2)≥ f(x)+2,且 f(1)=1,求 f(2003)的值。在拿到题目时,学生往往看到2003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但是其实这一类问题很简单,题目让求的是当x=2003时,f(x)的值,但是条件却给的是两个不等关系,所以,不如利用f(2003)所存在的不等关系进行求解。根据第一个不等式可以列出式子:f(2003)≤f(2000)+3≤f(1997)+3+3≤…≤f(2)+2001,同样根据第二个不等式也可以得出:f(2003)≥f(2001)+2≥f(1999)+2+2≥…≥f(1)+2002。将这两个不等式合并之后可以得到一个最终的不等关系:f(1)+2002≤f(2003)≤f(2)+2001,因此,只需要知道 f(1)和 f(2)的值,就可以知道f(2003)的范围,题目中已给出f(1)=1,所以仅求出f(2)即可。在求解时,要对题目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分别让x=1,0和-1,并代入这两个不等关系中,最终可以求出f(2)=2,所以,2003≤f(2003)≤2003,即f(2003)=2003。函数问题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求函数值的问题,许多学生看到x的值很大,就会产生害怕心理,不敢继续做下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胆怯,类似f(2003)的式子最终都会根据不等关系而转化为求一个像f(2)一样的式子,很轻易地就能够得到结果。

函数问题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够正确判断出题目的类型和解决这类题目的化归方法,所有问题就都会变得简单而有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运用化归思想,不断重复,建立学生学会用转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再配合不断的练习,真正实现函数问题上的突破。

猜你喜欢
式子零点变量
函数零点、不等式恒成立
用一样的数字
导数与函数零点的不解之缘
透视函数的零点问题
抓住不变量解题
发掘对称关系,把握求解策略
研究式子的常用工具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