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第二小学 张春松
阅读和作文都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紧密相连。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结合阅读进行教学,这也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然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教师需要高瞻远瞩,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都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培育文学素养,进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阅读在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事物见识有限或者太过于片面,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写作时找不到写作角度或者没有内容可写的困境。教师需要及时为学生解决这个困难,否则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而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新的知识和内容,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写作角度的寻找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阅读扩展,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写作角度并丰富写作内容。
例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寻找写作角度,我为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扩展。课本中提到了翠竹、松柏、果园、青山、绿水等内容,我让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为什么用这些来代表大自然的绿色?
(2)这些除了能代表大自然的绿色还能代表什么?
(3)大自然的绿色还能用什么来表示?
学生在思考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思考角度变换,思维会打开,这种思考过程对学生写作角度的寻找大有益处。而且,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我还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几组翠竹、松柏等的图片,以及相应的诗句等。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变换阅读角度寻找写作方向,还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纵观无数名篇大作,没有一篇是没有任何写作技巧、由通篇大白话组成的。所以,让学生进行阅读赏析,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写作技巧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学习写作技巧,并且,在写作中学会应用。
例如:在教学《变色龙》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我对文中的一些段落进行了改写,如:去掉了课文第一段中“大雾弥漫”这个环境描写,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大多数学生觉得不能去掉这句话,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接下来,我针对写作技巧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学习了写作技巧的知识后,学生们意识到文中的环境描写是在烘托气氛,即:因为大雾弥漫,所以能见度较低,工人心理上本就容易紧张,所以在发现变色龙的时候才没有在第一时间认出来,也从侧面烘托出了变色龙的特点和危险度。既然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段话,要求至少用上一种写作技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如:有的学生为了突出天气热这样写:今天天气太热了,晒出去的衣服很快就变干了,等等。由此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赏析,并分析写作技巧,进而学以致用。
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所在,也是这篇文章写作的初衷。所以在阅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此一来,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在写作中就会加入更多的思考和感情,写作深度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金蝉脱壳》时,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有的说是因为作者对金蝉的喜欢;也有的说是因为本文的名字就叫金蝉脱壳;还有的学生说是因为金蝉脱壳的过程很艰辛,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赞赏金蝉的精神,等等。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学生进行阅读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使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感情就能更加充沛,思考也会更加深入,写作深度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能力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对于作文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进而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